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崔军文 《地质论评》1994,40(2):106-110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石圈中存在的碰撞→收缩(重力不均衡)→伸展(均衡调整)的正向转变和由伸展→收缩的逆向转变的反复交替。据此将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喜马拉雅型、冈底斯型和昆仑型。  相似文献   
32.
湖南雪峰降起区构造变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分析湖南雪峰隆起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入手,划分了该隆起区从中元古代以来所经历的三次大的构造变形阶段:元古代中期未的武陵构造变形-北部雪峰隆起初步形成(隆起雏型)阶段;古生代早期末的加里东构造变形-南部雪峰隆起形成并使统一连贯的雪峰隆起初具成型的阶段;中生代印支,燕山叠加构造变形-雪峰隆起成型并定型阶段。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是形成雪峰隆起的重要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扼要地评述了国内外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关于青藏高原地壳隆升与增厚机制的研究成果,并对大地测量学者深入该项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5.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总被引:69,自引:11,他引:6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树根 Demis.  A 《地质学报》1995,69(3):204-214
通过龙门山区和川西前陆盆地岩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和计算机模拟得出:1)松潘-甘孜褶皱带10Ma以来至少隆升了3-4km,隆升速率最低为0.3-0.4mm/a;(2)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10Ma以来至少隆升了5-6km,隆升速率最低为0.016-0.032mm/a;(4)川西前陆盆地60Ma以来降升1-2km,降升速率为0.028-0.05mm/a;(5)10Ma以来北川-映秀-小关  相似文献   
36.
大陆造山带中局部隆起-分层滑脱构造系(简称隆-滑构造)是对造山带的深入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构造形式。它是在前造山期伸展构造作用体制下形成的,其结构由内核、外壳及接合面三部分组成。由于它与后造山期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构造有着形貌相似的特点,因而很容易误将其归属为变质核杂岩构造。由于隆-滑构造有其特定的形成时间和独特的组合样式及构造特征,在造山带构造变形演化序列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这类构造的识别和确立对造山带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隆-滑构造形成后又受到造山期收缩作用的挤压改造,它的原始形象已不甚明确,但一般常可以在复背斜构造中首先发现前造山期隆-滑构造的存在。由于隆-滑构造的特殊性,它对于造山带的构造学、地层学、变质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等的研究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7.
江西安远热隆基本地质特征及其铀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安远-寻乌地区位于地幔隆起部位,为一热隆伸展构造区,称安远热隆。在阐述安远热隆基本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化学)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热隆边部火山盆地中铀矿成矿潜力较大,具有进一步勘查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嘧磺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防除杂草的效果和用量方面,而对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本文以某市用地下水灌溉蔬菜后相继出现受害事件展开调查,通过实地勘察农作物及其他野生植物的受害症状和特征,对污染区的潜水进行了全量分析,排除了地下水中无机物污染的可能。通过相关有机物的确认模拟试验,初步认定潜水遭受污染可能与嘧磺隆有关。在检测污染区及非污染区潜水中嘧磺隆含量和分析污染区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了地下水确系嘧磺隆污染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为受害区农业生产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东准噶尔鲍尔羌吉——带热隆伸展构造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准噶尔1:25万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过程中,在鲍尔羌吉一带发现较为典型的伸展构造,与许志琴等提出的热隆伸展构造有相似之处,其隆升与晚古生代造山后期抬升侵位的花岗岩有关,重熔花岗岩侵位上隆形成“热穹隆”构造,在岩体顶部垂直主应力作用下导致上部地壳伸展减薄,形成以晚古生代花岩为核心的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40.
关于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宋鸿林 《地质通报》2002,21(4):193-197
核杂岩顶部代表深处韧性变形的长英质糜棱岩,其实是温度敏感型的,在异常高的古地温梯度或同构造岩浆活动的情况下,不一定代表中地壳变形的产物。伸展的剥离断层造成相当厚的地壳柱的切失,但在长期受到剥蚀的古老岩系出露处,年轻岩层(如白垩系或第三系)直接覆盖于太古宇之上,究竟是沉积缺失还是构造切失,必须加以具体分析。核杂岩隆升至地面,难以单纯用地变薄的重力均衡作用来解释。与变质核杂岩密切相关的局部的古地热异常、同构造岩浆岩的强力侵位等。揭示出热隆和岩浆作用在核杂岩隆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核杂岩的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晚造山的伸展不一定是变质核杂质所反映的伸展作用的唯一起因。一个地区可以有多次伸缩交替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