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407篇
海洋学   166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康山“沥青脉”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康山固体可燃脉体产状、脉石矿物性质、构造发展史的综合分析,认为民因很可能是下寒武统荷塘组中的的软沥青和有机质,在加里东运动期间,由于区域应力体系的变化而爆炸运移形成的。康山脉石矿物是沥青和有机质,不是煤和无机物。沥青的源岩为下武统荷组富有机质的黑色泥岩、硅质泥岩、硅质岩。康山脉中的固体沥青和有机质,当初挤入时应呈塑性流动状态,康山沥青系由石油经热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42.
准噶 盆地砂岩储集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气储集岩粒间孔隙中自由状态的油气组分,与各种矿物相互吸附,结合的油气组分,以及矿物内部的油气包裹体之间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成藏阶段油气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展示了油气藏油气人过程。为油源对比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3.
有一套新的图件能够帮助分析断层对合情况和密封作用。这套图件依据岩性和断层位移大小间的相互影响确定断层的对合和密封类型,其优点是无需作出地层面和断层面的详细三维图件即可评价断层封闭性,并可用于绘制断层带的渗透率、封闭性和传导能力值图件,用这些图件可以快捷地确定临界断层的断距和对合情况,这种对合需要作出相关的图件以确定油气储层内的不同区块。  相似文献   
44.
中古新统Beda组,在锡尔特盆地西南Nc74块被井钻穿。主要以泻湖、潮间带,潮上带岩石为主,包括封闭式浅泻湖中的原始蒸发岩。  相似文献   
45.
46.
东北亚多数有探明或概算油气储量的沉积盆地均为海盆或近滨大陆架盆地。这些盆地集中在西太平洋过渡带内。  相似文献   
47.
李忠  周海民 《沉积学报》1997,15(A12):114-119
成岩场分析对区域储层预测和评价具有快速,有效的掼作用。南堡凹陷下第三系由于高柳断裂而分割成两个二级断块。断裂上升盘具有二次埋藏和相应的二次无机-有机成岩过程,发育中深部异常高压,同时局部存在大气水明显的淡化改造;下降盘则以持续深埋藏为特征,具存在深部热流体活动和异常高压囊的条件。  相似文献   
48.
埕岛油田古生界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目的是分析埕岛油田古生界潜山的成藏条件,介绍了油田构造特征,详细地分析了潜山储集空间的溶孔,溶洞,裂缝三种类型,讨论了影响储集物性因素和储层分布规律,分析研究了圈闭条件及运移通道,总结了研究区古潜山油气藏的富集规律,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9.
时频分析方法预测储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所述时频分析方法是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间域地震记录变换为频率域的能谱记录,进而对储层进行预测的一种地震新方法。通过对不同厚度组合地层模型及储层含油气模型的时频特征分析发现:时频特征值变化的方向性取决于地层厚度的变化方向;时频能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层组合、子波波形特征及反射系数的变化。因此,在已知某地区地质条件下,可据时频能量的变化定性地预测储层的含油性,反演储层的厚度。据此,针对胜利复式油  相似文献   
50.
东营凹陷地质构造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重力异常图和贯穿全区的地质剖面,明确了东营凹陷的次级洼陷是东营东部洼陷和博兴洼陷,纯化-乐安隆起带是两者之间的中央隆起带。东营东部洼陷内的东辛构造带位于洼陷中心部位,基底无隆起,是膏盐层上拱而成的底辟构造,形成时还受基底掀斜、左旋张扭应力,东营三角洲挤压等影响。该构造带于沙三段沉积时期开始形成,其边围形成了牛庄,利津,民丰等三级洼陷,因此该构造带是东营东部洼陷的中央构造带,而非整个东营凹陷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