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8篇
  免费   1279篇
  国内免费   2722篇
测绘学   707篇
大气科学   433篇
地球物理   854篇
地质学   7709篇
海洋学   448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28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塌山黄土滑坡为例.运用有限元法探索黄土滑坡的三维稳定性评价分析方法。针对黄土滑坡体结构构造的复杂性和滑体、滑带、滑床的显著差异性.运用有限元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滑体与滑带不同部位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塌山黄土滑坡现今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滑体不同部位的稳定性系数与野外调查滑体现今的变形迹象基本一致.表明该评价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基本适用于黄土地区滑坡的三维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2.
均匀设计与灰色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考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主次.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粘聚力、内摩擦角、重度、预应力、锚索间排距、锚索长度、锚固段长度、锚固角.可见,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最重要参数,其次是岩体的容重,而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参数对边坡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这一分析结果为边坡开挖设计和加固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主采煤层顶底板岩体岩性类型及结构面发育程度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72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一不稳定类型为主,82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类型为主,10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一稳定类型为主。在大量统计见煤点硬质岩百分含量(k值)的基础上,结合顶板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对各主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72煤层以一、二类顶板为主,82、10煤层均以五类顶板为主。综合评价该矿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即Ⅲ类二型。根据研究成果,指出该矿在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依此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龙固井田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煤田,位于巨野煤田中部,其首采扩大区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考虑3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受其顶板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影响,因此首先依据三维地震勘探综合解释成果及波阻抗反演解释成果对二者进行定量化,然后对波阻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波阻抗数据和量化后的构造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范围及等量贡献。在此距离范围内构造和岩性的权值各为0.5,依此生成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分析3煤层顶板以上10m、20m处的综合因素煤层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图可以发现,该区3煤层顶板稳定性比较好。且其稳定性主要是受构造因素控制,岩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5.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我国首条大型电力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动化监测在超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工程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将对工程的安全、预判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为工程节约大量资金情况下,提高预判安全施工的能力,是提高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坡积-滑坡土、残积-坡积和人类经济活动填土强度指数易变性调查结果。给出了根据实验方法制定出的,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充分条件下对危险斜坡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建议。提出了土体位移风险评价方法,以便论证选择防止滑坡工程设施的工程保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7.
镁铁- 超镁铁岩是揭示地幔物质组成和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也是Ni- Cu- PGE- Cr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载体。不同的镁铁- 超镁铁岩体赋矿特征明显不同:蛇绿岩以产出铬铁矿床为特征,阿拉斯加型岩体主要赋含铂族元素(PGE)矿床,大型层状岩体则可同时产出铬铁矿床、PGE矿床和Cu- Ni硫化物矿床。这种成矿差异显然与赋矿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母岩浆经历的岩浆演化过程有关,但缺少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前人对上述不同种类矿床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或岩浆房内的围岩混染和结晶分异等岩浆过程,而极少关注流体作用。近年来,实验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均表明幔源岩浆演化过程中的流体活动可能对成矿元素的富集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配系数也在不断更新。厘清Cr和PGE在熔体演化——尤其是流体出溶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刻画并揭示其迁移富集、分离和再富集的成矿过程及控制因素,已成为当前岩浆矿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富水流体与铬铁矿和PGE成矿关系的科学问题,总结了不同镁铁- 超镁铁岩体的成矿差异以及铬铁矿和PGE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活动记录,提出流体性质和组分对铬铁矿和PGE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强调有必要开展蛇绿岩、大型层状镁铁- 超镁铁岩体和阿拉斯加型岩体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梁湛  梁焕周  江林 《北京测绘》2021,35(5):684-687
周边工程施工威胁着铁路隧道运营安全,为了实时了解铁路隧道结构变化情况,需要进行隧道监测.探地雷达具有较好的探测和显示功能,常用于建筑结构物体的无损探测.为了弥补测绘技术不能探测隧道内部结构体的不足,将探地雷达技术应用于隧道结构监测.着重介绍了隧道探测的技术特点和探测参数设置,根据隧道介质反射图像特征,确定隧道内部结构信息.结果证明了隧道探测技术的有效性,研究内容可为相关工程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桩基施工将引起周边地层位移和邻近隧道结构变形,以南京龙津桥改建项目桩基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分析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各工况条件对地层位移场和邻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钢套管的护壁作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地层位移和隧道结构变形较小,说明采用“钢套管边旋压边取土”、“群桩间跳施工”等工艺,对周围土体扰动影响程度较小,建议近隧桩基工程采用全套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监测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张维正 《探矿工程》2006,33(6):1-3,7
以沈阳市某深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在密集建筑群中施工为例,介绍了该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阐述了该工程变形监测方法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沈阳地区密集建筑群中进行基坑开挖的设计与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