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977篇
测绘学   37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28篇
地质学   225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沿线地震动的影响(II):数值结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级数解答,定量分析了入射波长、入射角度、隧道直径、衬砌刚度等因素对沿线地表位移放大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频率较低时,地下隧道的存在对地表位移幅值影响不大;而当入射频率较高时,地表位移幅值可以达到无隧道情况的4.5倍以上;衬砌情况下地表位移幅值可以高出非衬砌情况的87.8%。建议在地铁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地下隧道的建设对隧道沿线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盾构法施工的要点是需要在井下布设高精度的控制支导线,当我们根据盾构推进进度对导线接测时,由于观测条件、观测方法、观测仪器基本相同,但观测、的成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我们无法直接判断成果的正确与否,此时,采用测量平差中的统计检验的方法来分析这些观测数据,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周山  罗磊 《浙江测绘》2005,(3):33-35
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利用实测数据建立了用于大断面隧道收敛变形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使用方便灵活,适合于复杂系统的特点,是解决隧道变形预测问题的一种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34.
介绍虚拟专用网 (VPN)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 ,通过气象部门对虚拟专用网的需求分析 ,叙述构建气象虚拟专用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35.
隧道塌方的尖点灾变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隧道塌方失稳问题,运用灾变理论建立隧道塌方失稳的尖点灾变模型。基于平衡曲面方程,可求得隧道围岩体内承载区介质刚度与对应的松驰区弱化介质本构曲线拐点处理刚度之比值K,并给出了塌方与否的判据,当K≤1时,隧道将发生塌方失稳;当K>1时,隧道将不会发生塌方失稳。根据此模型,笔者解释了隧道中几种常见的灾变破坏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6.
对云南铝厂一期技改工程总图运输设计进行总结,归纳出几点设计创新和效果。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影响管棚施工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分析,介绍了管棚施工设备的选择原则,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MK系列钻机的特点及在管棚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8.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气体的深埋长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现象之一。本文在现场调查及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探讨了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为有害气体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40.
王燊  邓晓海  陈少华  秦峰 《地质与勘探》2003,39(Z2):169-172
南洲Ⅰ号隧道是小净距隧道,从结构型式上看它介于普通两洞隧道与连拱隧道,工程应用中有许多的优点: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投资节约、公路整体线型规划方便等,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对这种结构型式的围岩与支护结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可能在一些地质条件出现险情.根据南洲Ⅰ号隧道在施工中出现的病害,结合小净距隧道的结构受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提出了合理的病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