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富满油田目前是塔里木盆地断控缝洞型储层油气开发热点区块,F19断裂带属于目前重点增储上产区,但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利用相干、最大似然及储层振幅变化率等多种地震属性,对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进行精密解释,厘定断裂平剖发育特征,表征断裂空间展布结构;基于地层垂向升降幅度及断裂破碎带宽度,反映断裂活动强度;结合断裂变形特征与周缘造山带活动规律,分析了断裂演化期次并建立了断裂发育模型;叠加储层发育特征与断裂展布规律,初步分析了断裂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具有显著平面分段特征,依据走向变化由北往南可大致划分为3段,北段、中段和南段;垂向上依据断裂变形特征,由下往上,可划分为下构造层(T∈3以下)、中构造层(T∈3—TO3t)以及上构造层(TO3t以上)。断裂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多期性,F19断裂的演化过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加里东早期(中晚寒武世末)、加里东中期(奥陶纪)及加里东晚期(志留纪),且在该区域的主要活动阶段为加里东中期,具有多幕性...  相似文献   
92.
雅满苏花岗岩体由27个侵入体组成,按岩石谱系划分为三个岩相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其为同一次岩浆熔融事件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三次岩浆侵入活动而形成的椭圆形的深成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雅满苏岩体侵位于中三叠世(227~230Ma),为印支中期的产物。来自岩体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ε_(Hf)(t)值变化于7.7~11.5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530~776Ma之间,表明其岩浆源区均为来源于亏损地幔的新生地壳岩石。该岩体总体富硅(SiO_2为70.73%~78.12%),富碱(K_2O+Na_2O为7.17%~8.53%),富钾(K_2O/Na_2O为1.1~1.89),而Ti、Ca、Fe和Mg含量较低,(K_2O+Na_2O)/Al_2O_3为0.75~0.91,A/CNK为0.98~1.03,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和高场强元素(HFSE)Th,但贫Hf、Zr、Sm、Y及Yb,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大,轻稀土分异明显,而重稀土分异不显著,铕呈现弱负异常(δEu=0.38~0.74)。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雅满苏岩体形成与幔源岩浆的内侵使得新元古代年轻的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有关。岩浆侵入活动的动力来源于海西晚期至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和碰撞及随后的板内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93.
重力场多尺度刻痕分析与满加尔坳陷深层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高精度重力场测量可以获得关于沉积盆地深部构造的丰富信息。本文在分析满加尔坳陷内部深层构造探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了重力测量,并采用重力异常的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刻痕分析等新方法,研究了满加尔坳陷内部深层构造,揭示了坳陷内早古生代地层的密度分带。应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可以把只与深层构造有关的地质信息提取出来。运用新的人工智能原理把隐含在区域重力场中有关刻痕的所有特征参数提取出来,可以客观地为沉积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提供可靠依据。结合区域重力场多尺度分析及刻痕分析的信息提取新方法,称为多尺度刻痕分析。比较研究区深层(7~8km)密度扰动与电阻率异常可见,满加尔坳陷内沿纬度40°线北侧和经度85°线同时都有低密度扰动和低电阻率异常分布,说明坳陷内深层沉积岩低密度扰动与流体活动通道有一定关系。综合脊形化系数图和边界刻痕系数图,圈定了深层满中高密度扰动带和满南和满北低密度扰动带,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4.
雅满苏地区跨越多个区域构造带,过往研究对于每个构造带的形成、相对构造运动形式、相对构造运动规模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采集不同构造带内中酸性岩体的岩石样品,对雅满苏地区3个构造带内的中酸性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除苦水混杂岩带花岗斑岩(TW-1)为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他2个构...  相似文献   
95.
根据地层与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性特征、成岩作用,结合微量元素组分含量和某些元素的比值、饱和烃气相色谱地球化学参数,综合研究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二叠系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环境,为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银-额盆地中二叠世末期发生过大范围的海退,晚二叠世哈尔苏海组海相沉积主要发育于额济纳旗—雅干—杭乌拉一带,以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说明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二叠系哈尔苏海组形成于半咸水的浅海-滨海-海陆交替的环境。  相似文献   
96.
作者通过参加《遥感技术在新疆托里-艾比湖地区金矿资源的探测》课题,对西准噶尔地区优选出的四个找矿远景区进行红外细分航空飞行及其图象处理和地质验证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对雅玛图航区的构造、侵入岩、地层以及金矿化色调异常特征进行解译和分析.探讨本航区金矿化异常的展布特征和矿化类型及其金的成矿机理,圈定出三个找金远景区.从而为在玛依勒断裂带寻找金矿开辟了一个“窗口”,证明了利用红外细分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找金矿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7.
中国西北部北祁连褶皱带马雅雪山地区的奥陶纪火山岩普遍蚀变或变质,含有大量次生矿物,如钠长石、绿泥石、葡萄石、绿纤石、阳起石、榍石、石英和(或)方解石。根据岩相特征和矿物组合,它们原定为细碧岩或细碧质岩石。其变质程度同夹杂的变碎屑岩。这表明马雅雪山地区的细碧质火山岩和变碎屑岩是由加里东尼亚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作者建议原定的细碧质岩石或蚀变火山岩应重新定为变玄武岩或变玄武质岩石。火山岩的变质程度随它们的年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8.
一提起水虎鱼,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它们对毫无防备的人们发动的疯狂攻击:短短几分钟内,受害人就只剩一堆白骨。事实上,大批当地儿童每天都在水虎鱼出没的水域洗澡与嬉戏。南美的内陆湖遍布各种水虎鱼。撇开它们可怕的名声和早期探险添油加醋的传说,水虎鱼在河流与湖泊的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水虎鱼捕食赢弱、受伤或死亡的猎物,从而清除了水中的腐烂物质。它们很少会主动攻击强壮而健康的动物。  相似文献   
99.
谱修正迭代结果的协因数矩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出了谱修正迭代结果的协因数矩阵Q^↑x^↑x,证明了当法方程系数矩阵N满秩且呈良态时,Q^↑x^↑x就是N的凯利逆N^-1;当N秩亏时,Q^↑x^↑x就是N的Moore-Penrose逆N^ 。  相似文献   
100.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的提出是“源控论”与“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发展,它对深化和扩大油气勘探领域的意义在于可使油气勘探跳出二级构造带范围,实现“满凹勘探”。阐述了富油气凹陷和“满凹含油”的基本概念。以松辽等陆相盆地实例论述了“满凹含油”的形成条件是盆地中的烃源岩质量好、规模大、砂泥岩频繁交互、热演化适度以及生烃量和聚集量大。所形成的岩性一地层油气藏主要受三个“面”(最大湖泛面、不整合面、断层面)的控制,油气主要分布于五个“带”(有利沉积相带、岩性或地层尖灭带、古地形坡折带、裂缝带、次生孔隙发育带).指出应坚持满凹勘探,重点寻找“甜点”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