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0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1552篇
测绘学   530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67篇
地质学   5443篇
海洋学   255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11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沈亚明 《河南地质》2008,(4):F0003-F0003
巍巍小秦岭,藏金埋银地。在豫西小秦岭金矿区,驻守着这么一支队伍——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用忠诚捍卫着“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法律尊严,用血汗维护了矿业秩序的长久稳定,被人们誉为“小秦岭矿产资源保护神”。这就是灵宝市地矿局所属的9个基层矿管所。  相似文献   
82.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工程,对晋城矿区进行了旨在提高小断层,小陷落柱探测能力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根据面元选择因素及该区地质任务,采用5m×5m网格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考虑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排列片横纵比及煤层埋深(350~500m)等因素,采用中点放炮、60道接收,24次覆盖(横向4次,纵向6次)的8线16炮束状观测系统,基岩中激发。原始资料经同一处理流程后,获得5m×5m×1ms、5m×10m×1ms、10m×10m×1ms及2.5m×2.5m×1ms不同单元的三维数据体多个,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小断层,小陷落柱在其小面元叠加时间剖面、顺层切片及相干切片都有清晰的反映。实例说明,小面元采集技术可以提高对小构造的纵、横向分辨能力,满足山区对三维地震精确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3.
大泉水-白沙岘矿区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靖远组和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可划分为两个沉积旋回。该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组赋存于羊虎沟组,厚1.71~9.00m,沿走向由西向东厚度变小,在大泉水井田可采厚度主要分布在V线以西,其东区段只是零星分布且不可采;在白沙岘井田煤层总厚度为2.99~5.15m,厚度变化小,属稳定煤层。煤:层组赋存于靖远组,仅分布在大泉水井田,厚1.33~8.88m,沿走向由西向东呈长透镜体状,西段和中段煤层发育较好.V线以东区段煤层变薄并出现无煤区。  相似文献   
84.
靖远矿区采煤沉陷区复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靖远矿区为例,从土地复垦和恢复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靖远矿区采煤沉陷区复垦综合评价系统,选择土壤条件(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地形改造条件(地面坡度、地表破坏程度、改造难易程度)、气候及水文条件(年降雨量、灌溉条件)作为分类及评价因子对复垦潜力进行评价。将采煤沉陷地分为四种潜力区,对每种潜力类型区的复垦开发利用方向进行了优化设计,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靖远矿区采煤沉陷地的复垦能力以及复垦过程中用地结构的优化作了探讨,以期对当地沉陷地的复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FS方法及其在综合多项震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方法--FS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取为某些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先以每三个原始特征组成子分类器的特征集,“训练”这些分类器,然后对子分类器进行筛选,最后用筛选出的子分类器的“软”分类结果的加权平均作为判别函数,形成总的分类决策.将FS方法应用于综合多项震兆,并进行了一系列控制试验,还与地震学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S方法是稳定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6.
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地槽及地槽阶段、地台阶段和地洼阶段。地槽演化阶段即有锡的初步富集;地台演化阶段的早期即初“定”期,由于受基底活动余波的影响,地壳仍有较大的活动性,在滇东南一带产生了强烈的断拉谷运动及与之伴生的海底火山成矿作用,造成锡铜多金属的再次富集;当壳体演化至燕山期地洼阶段,早期北东向断拉谷系统再次活化,形成大规模的深部壳源重熔岩浆,岩浆重熔及上侵定位过程中同熔或萃取了大量的深源锡铜等成矿元素,在构造有利部位对先成矿体或矿化体进行再造和叠加富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具后生成矿特征的矿化类型。文章阐述了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87.
Metals, including heavy metals and metalloids, are a common group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Their sources in the environment are geogenic or anthropogenic. The growing trend in global industrialization ensures that more metals could be dispersed even in pristine ecosystems. To fuel industrialization, more metal ore mines have to be discovered and explored. These explorations often result in landscape disturbance, soil degrad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by unwanted mining constituents. Mine tailings brought up to the ground surface often serve as the main source of contaminants when these pyrite-rich materials oxidize. The oxidation of mine tailings results in proton generation, coupled with the dissolution of metals and other cations Unwanted anionic constituents are also produced. The so-called "acid mine drainage" may affect the productivity of farmlands and stability of receiving streams and other bodies of water-acidifying the waters and enriching the ecosystem with metals, i.e., high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he acidified overburden materials become inhospitable to plant and microbial life as they are typically low in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infertile. This exposes the landscape to runoff and erosion.  相似文献   
88.
讨论了回转钻进工艺、跟管钻进工艺、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顶驱式回转钻进工艺以及振孔高喷成孔工艺在砂卵石层高压旋喷灌浆成墙中成孔施工适应性、有效性以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89.
油页岩综合利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抚顺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能源日益减少的局面为油页岩的开发应用带来广阔的前景,但油页岩工业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亦不容忽视。以抚顺油页岩为例,从油页岩综合利用和油页岩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系统讨论了在我国发展油页岩工业时,如何本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利用现有先进技术,科学发展油页岩工业,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固、液、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90.
尾矿是块宝——实施矿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选冶提取出有用物质以后,剩下的就是人们所说的尾矿了。人们除用少部分尾矿回填坑道采场和制砖铺路或他用外,绝大部分却长年累月堆放在矿区,形成一个个尾矿坝(库)。这些尾矿坝(库)不仅占据大片土地,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尾矿不可废,尾矿是块宝”。利用先进技术不仅从尾矿中可提取大量有用矿物,而且围岩矿渣也大有用场,有的经过加工甚至可以成为高价值产品。与此同时,伴随尾矿的利用和消化,周边生态环境也可得到彻底治理和恢复。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把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