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708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284篇
地质学   2493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51篇
自然地理   29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3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门源6.4级地震前后加卸载响应比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佐唐 《地震工程学报》1997,19(4):47-50,97
研究了门源6.4级地震前后加卸载响应比的异常变化.门源地震前响应比呈明显高值异常.门源地区响应比的动态变化反映了该区域的地震孕育过程.  相似文献   
992.
刘义德 《辽宁地质》1995,(3):194-198
家峪-北五台沟-带太古宙变质岩经过韧性剪切作用。变质岩中石英的应变特征揭示了该韧性剪切带各种因素的量,经分析计算差异应力为σ1-σ3=122.87MPa,最大剪切应力为τmax=61.44MPa,剪切带的温度为550-650℃,剪切带形成深度为18-22km,静压力即围压为450-600MPa,弗林指数K=0.49-0.50,经历三维应变,X轴增加60%,Y轴增加25%,Z轴缩短50%,体积缩小3  相似文献   
993.
994.
金山金矿田是80年代中后期在西秦岭甘肃境内礼(县)—岷(县)成矿带发现的卡琳型(微细浸染型)大中型金矿田之一,包括金山、大山、阳山、张皮沟、小峪河、竹园沟、坪沟等7个矿床,而张皮沟及小峪河矿床均位于F1断层的旁侧。这一断层对其成矿有着很特殊的作用。1...  相似文献   
995.
笔者把下奥陶统新二台组分为三个岩性段,下奥陶统新建五个笔石带、北天山西段以笔石带化石的混生为显著特点,除巳公布的Cardiograptus-Oncograptus混生外,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的混生为一新的例证、Anisograptus和Triograptus在我国华南它们分别是新厂期X_1和X_2的笔石带化石,而在果子沟它们上延到相当华南新厂期X_3的层位、此两笔石属的个别分子可继续上延到Tetragraptus(Etagraptus)approximatus带的底部和T.fruticosus带、风沟组被厘定为中奥陶统下部.在科古琴地区发现有中奥陶统上部层位和晚奥陶世地层.  相似文献   
996.
通过50多个火山一侵入杂岩体近百个岩石化学分析和部分微量元素分析资料,认为柳树沟、寿王坟等岩体是斑岩型铜矿的远景区;洼子店崖门子等岩体为多金属矿床的远景区;雾灵山、水泉子等岩体是金的有望区。  相似文献   
997.
998.
新疆黄山地区蛇绿岩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黄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堆积杂岩,岩体小而分异好,岩体边部受构造作用强烈,属蛇绿岩中的堆积杂岩,过渡元素的配分曲线为较明显的“W”型。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LREE弱富集的平坦型。其中辉长岩单元为高钛型(TiO_2最大值为5.20%),这些均反映了堆积杂岩形成环境为洋中脊,分布于现在的位置是板块运动的结果。结合上述事实,通过沉积建造分析,该区在中石炭统曾存在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999.
博格达山北缘是准噶尔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之间的关键部位,是研究盆山关系的重点区域。博格达山北缘二叠纪中、晚期的构造演化与沉积时空演变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勘测、镜下岩石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实验和地震资料解析等方法,针对博格达山北缘东、西部两条剖面—大龙口剖面和井井子沟剖面开展研究,分析其沉积类型和演变过程,解析盆山构造变形和发育特征,探讨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瓜德鲁普统乌拉泊组为湖成三角洲相,井井子沟组至红雁池组为湖泊相,乐平统泉子街组为冲积扇—河流相沉积,梧桐沟组和锅底坑组为滨浅湖—三角洲相沉积;研究区可分为两个主要构造层,下构造层以伸展断陷为主要结构,上构造层以前陆冲断为主要构造变形;多期构造活动控制瓜德鲁普统、乐平统沉积演化过程,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瓜德鲁普统的湖泊相转变为乐平统冲积扇—河流相沉积,晚期构造活动趋于稳定,区域进入准平原化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00.
坡面细沟侵蚀产沙时空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放水冲刷试验结合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对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径流冲刷下,坡面侵蚀产沙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对应不同的产沙特征。其空间变化表现为,在6°、9°情况下,坡面不同坡段的相对侵蚀量沿下坡方向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12°小流量情况下,坡面各坡段的相对侵蚀量与坡度较小的情况相似,当流量较大时,坡面各不同坡段的相对侵蚀量随坡长的增大而减小。但坡面最下端坡段的相对侵蚀量总是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而减小,其余各坡段的相对侵蚀量则呈现出缓慢的波动式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