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678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3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51.
金秋十月,海拔3500多米的天峻草原,已经是秋意萧瑟,寒意阵阵。10月13日,在“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即将来临之际,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宋建国带队的8名下乡扶贫干部来到联点扶贫的天峻县快尔玛乡莫日通村,让村民们感觉到一股股如春天般的温暖。  相似文献   
952.
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下降,呼唤着地质找矿必须取得重大突破。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国内,找大矿、找好矿,缓解资源压力。立足国内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国有地勘单位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我国幅员辽阔,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相似文献   
953.
9月22日,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对口援青工作座谈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主持会议并讲话,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福顺在会上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954.
近日,总投资1748万元,治理面积达3674亩的青海省地质环境治理设计(门源段)通过专家评审,项目由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组织实施,于2012年完工。  相似文献   
95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展现国土执法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和谐国土文化,6月24日下午,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组织开展了迎“七一”摄影作品比赛活动。总队对此次比赛给予了高度重视,各支队也为比赛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职工的参赛热情高涨,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一件件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摄影作品,共收到参展摄影作品130幅。  相似文献   
956.
6月20日上午,“武警黄金部队进驻青海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座谈会”在青海省会西宁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福顺和武警黄金指挥部主任周锁海少将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957.
为配合青洽会的隆重召开,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广泛引进社会资金,加快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步伐,实现找矿突破,6月10日,省国土资源厅筛选推出的10个矿业权,在青海省矿业权交易中心交易大厅举槌开拍。  相似文献   
958.
青海岗察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涛  张德会  杨兵 《岩石学报》2014,30(9):2739-2748
青海岗察岩体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西段,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体组成,各岩体虽然地质特征和岩性有所差异,但成因和形成的时间基本一致,是不同时期同一成因的产物,由早向晚由中性向酸性演化,属"I"型花岗岩系列。尽管前人对其中个别阶段岩体进行过年龄测定,但没有对多期岩体进行过系统的年代学精测。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HRIMP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系统测定了岩体中单颗粒锆石的206Pb/238U年龄,结果显示岩体经历了243.8~242Ma、238~234Ma、215Ma三个侵入阶段,是同源、不同期次岩浆脉动形成的产物。岗察岩体周边的铜、金、钨、钼、铁矿床成矿与岩体关系密切,成矿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作用与岩体的形成时间一致,形成统一的成岩成矿地质事件,与区域西秦岭-东昆仑三叠纪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时代一致,构成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成矿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构造环境分析,得出岗察岩体产于后碰撞(晚碰撞)构造环境,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西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碰撞拼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9.
Located o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angtang terrane between the Jinshajiang suture zone and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 the Dongmozhazhua and Mohailaheng Pb-Zn deposits in the Yushu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are representative Pb-Zn deposits of the Pb-Zn-Cu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bel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ujiang-Lancangjiang-Jinshajiang area, which are in the front belt of the Yushu thrust nappe system. The formed environments of these two deposi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sediment-hosted base metal deposit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y were formed during the Indian-Asian 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developed within the foldthrust belt combined with thrust and strike-slip-related Cenozoic basins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ollisional zone. Studying on the metallogenic epochs of these two deposits is helpfu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ore-forming regularity of the regional Pb-Zn-Cu mineralization belt and also to the search for new deposits in this region. The age of the Dongmozhazhua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Rb-Sr isochron method for sphalerite residues, whereas the age of the Mohailaheng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Rb-Sr isochron method for sphalerite residues and the Sm-Nd isochron method for fluorite. The age of the Dongmozhazhua deposit is 35.0±0.0 Ma((87Sr/86Sr)0=0.708807) for sphalerite residues. The age of the Mohailaheng deposit is 32.2±0.4 Ma((87Sr/86Sr)0=0.708514) for sphalerite residues and 31.8±0.3 Ma((143Nd/144Nd)0=0.512362) for fluorite with an average of 32.0 Ma. Together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during mineralization, a possible tectonic model for metallogeny of the Dongmozhazhua and Mohailaheng Pb-Zn deposit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se two ages are close to the ages of the Pb-Zn deposits in the Lanping and Tuotuohe basins, indicating tha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narrow 1000-kilometer-long belt controlled by a thrust nappe system on the eastern and northern margi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ould be a giant Pb-Zn mineralized belt.  相似文献   
960.
青海抗得弄舍重晶石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得弄舍重晶石型金多金属矿床为近几年在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典型的热水喷流沉积型金多金属矿床,目前该矿床金矿和铅锌矿的规模均已达大型以上,矿床的发现对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的找矿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该矿床以典型的热水沉积岩重晶石含金矿为特点,矿床受地层岩性和同生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化与蚀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特征。研究表明硫化物中的铅主要来自地幔,硫来自海水或者海相硫酸盐。指出成矿作用经历了早期喷流沉积成矿期,主要在中低温条件下形成铅锌硫化物矿;晚期热水沉积成矿期,主要在低温条件下形成重晶石和金矿;后期热液及构造活动对矿床有了进一步的富集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