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539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427篇
地质学   1389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测井电缆因长途颠簸、拉伸及绞车缠绕挤压,电缆连接器、电缆、绞车滑环、滑环连线等部位极易出现故障。电容测试法是一种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该法可在现场准确诊断出故障电缆的位置。以四芯铠装电缆为例,每根缆芯的正常阻值约为80Ω/1 000m,两缆芯间的分布电容约为170PPF/1 000m。在实际检测中,根据电容较小时测点的位置,可以有效判断故障部位;而电缆故障位置则可利用电阻及电容的线性关系进行计算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32.
葛亭煤矿1160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济宁煤田鲁西南断块坳陷区济宁地堑西侧的葛亭矿井,构造类型为中等-复杂型.在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第四系含水层岩组,山西组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和奥陶系岩溶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断裂带及陷落柱是充水的主要通道.奥灰水会由于强大的水压力向上冲破煤层至奥灰顶界面之间的压盖隔水层而涌人矿井造成奥灰水底鼓.根据对矿区16煤和17煤层突水系数的分析计算,认为16煤层在-265m以浅区域开采是安全的,17煤层在-220m以浅是安全的.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陷落柱的观测,对主要断层应留足防水煤柱,加强探放水工作.  相似文献   
33.
针对野外数据采集参数对分辨率的影响,对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反褶积、速度分析、Q补偿及谱白化等几个重要模块原理进行分析,指出在高速岩层中数据采集,应采用小药量激发,小道距,小排列,全三维,不组合、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高密度多点采集,能够充分保护有效地质信息的高频成份,在更大范围内满足高分辨地震勘探的要求。资料处理过程中,在保证同相叠加和高信噪比的前提下,采用提高分辨率的模块以弥补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损失的高频成份。实践证明通过高保真、宽频带数据采集和高信噪比前提下的高分辨率数据处理,完全能够为矿井采掘提供高精度地震勘探资料。  相似文献   
34.
随着地形高差增大、地貌单元多变、近地表模型复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初至折射静校正的精度已无法满足精细勘探的要求。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由给定的初始模型进行正演,用射线追踪方法得到初始模型的初至波,利用该初至波和实际拾取的初至波进行比较,计算地表模型的修正量,反复迭代求得准确的地表模型。山西省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390水平九采扩区地表标高940~1100m,地貌单元复杂,在对该区资料处理时,利用初至层析折射静校正,经9次迭代计算后,真实地刻划出近地表模型。在二种静校正技术对比中,初至折射静校正不但近地表模型精度低于层析折射静校正,而且其叠加剖面精细程度也远低于层析静校正,如在初至折射静校正叠加剖面同相轴上呈现的凹凸形态,在层析静校正叠加剖面并无显示,且后者剖面的信噪比也比前者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5.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6.
在山区或地表复杂地区进行地震勘探,采用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的静校正将会严重影响勘探效果,该影响主要源于地表一致性假设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如较高的低速带、巨厚的低速带、基岩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等。为分析一致性假设静校正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大小.构建一地形起伏、基岩出露的复杂模型,通过正演其射线路径,对比其时距曲线与理论时距曲线的差异,以及二者静校正量误差大小。模型分析证实该差异与偏移距、地震波穿透深度及基准面高程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据此提出了改进方法,如浮动基准面校正及分块静校正等。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试算表明,使用改进的方法可有效改善地震时间刮面同相轴聚焦效果及连续性。  相似文献   
37.
张昭栋  邹泉生 《地震》1993,(2):61-66
本文介绍了鲁23井“动水位”观测情况。提出了一个分析有泄流的“动水位”的新方法,即把流量换算成水位,以等效静水位来表示“动水位”与流量。由于把“动水位”与流量用一个量来计算,从而为“动水位”观测定量的、统一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这对提高“动水位”井的监测预报地震能力起一定的作用。 本文还以鲁23井“动水位”观测资料为例,利用新方法进行处理的观测分析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8.
2005年12月23日~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分析质量检查组对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试所承担的“江苏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多元素分析测试工作进行了最终成果评审和评级验收。检查组听取了情况汇报,了解了数据的使用情况,随后逐一审阅了54项分析指标的地球化学图,同时对外部标准控制样的各项质量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查阅了分析测试的原始记录。检查组认为,“江苏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土壤样品多元素分析工作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规范要求,地球化学图图面效果好,元素空间分布规律与地质背景特征和生态环境特征相吻合,分析数据准确、可…  相似文献   
39.
在当前的地理讲评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的问题。对此课型少有探讨,笔在此谈点体会,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在复杂探区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及黄土塬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形起伏大、低降速带横向变化剧烈,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难度加大。长波长静校正容易引起构造形态畸变,短波长静校正影响地震剖面信噪比。针对此类问题,从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及短波长地表非一致性问题分析入手,提出部分炮检距叠加识别长波长静校正技术及分段统计逼近地表非一致性校正技术。该技术在复杂地表区与其它相关技术综合应用,可有效解决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