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6篇
  免费   1211篇
  国内免费   2084篇
测绘学   557篇
大气科学   1026篇
地球物理   1034篇
地质学   4397篇
海洋学   684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706篇
自然地理   58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湖北铁山与川西北地区发现不对称鱼嘴构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云峰  曾佐勋 《地学前缘》2002,9(3):182-182
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石香肠构造的描述与研究。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以及观测和实验手段的不断提高,其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新的构造样式的出现,总是迫使人们突破原有的理论格架,重新认识、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32.
刘伟 《地学前缘》2002,9(4):423-428
耦合的质量传输和动力学限制的同位素交换模型综合考虑了平流、扩散、热液弥散 ,以及岩石与水之间的不平衡同位素交换等项因素。把耦合模型应用于 2个构造环境下的古热液系统 ,进而解释稳定同位素数据。对于造成环绕浅成侵入岩体分布的18O亏损环带的流体的流动几何学 ,以及浅部正断层流体流动的几何学 ,耦合模型提供了不同于单一同位素交换模型的解释。耦合模型也提供了关于同位素相对交换速率和同位素交换机制的信息。结果表明 ,断层带的动态重结晶促进了表面反应 ,进而便利了同位素交换 ;在化学不反应性和未变形的矿物中 ,同位素交换可能受制于固态条件下的扩散。  相似文献   
133.
白云鄂博群中两个重要不整合界面特征及区域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顶部的钙质风化壳和比鲁特组顶部的铁质风化壳分别代表长城系与蓟县系及蓟县系与青白口系的分界,并具较大区域上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不整合界面的重新厘定,必然导致白云鄂博群的解体或改为白云鄂博超群。  相似文献   
134.
淮河入海水道南堤在施工时由于受当时的条件和环境的限制,造成堤身存在架空、裂缝、孔洞等隐患,不能满足渗透稳定要求。针对此种情况,引进劈裂灌浆进行处理。通过对其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质量检查、及灌浆效果分析,论证了劈裂灌浆在解决中低水头堤坝渗透稳定问题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5.
储层流动单元被应用于油气田开发储层描述以来,对研究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内油气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气分布规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有助于指导油气开发不同阶段开发方案的制订、实施和完善。作者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以双河油田为例,重点分析解剖储层流动单元的层次性,探讨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流动单元层次性的关系,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6.
断裂构造的分形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章详细总结了断裂构造分形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可以定量描述断裂分布的复杂性和构造演化的成熟度,它是断层数,规模,发育程度,组合方式及动力学的体现,断裂的分形结构特征与流体劝,油气运移成藏和矿床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断裂的分维值越高,断裂连通性越高,越有利于流体流动汇聚和矿床的形成。此外,还可以从活动断裂的分形分析来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及其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地震预测。文中总结了目前断裂分形研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法以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7.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 (东经 1 1 7°0 0′— 1 2 6°0 0′ ,北纬 36°0 0′— 44°0 0′) 1 980— 1 997年的 380 0 0余条P波走时数据 ,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 .通过分析及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详细对比 ,证明了成像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地壳上地幔介质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直至 1 2 0km深度处依然明显 ;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清楚地反映了不同岩石单元的分布与该区不同性质的基岩分布基本吻合 ;从上、中地壳的速度图像中发现了研究区存在海城、朝阳、义县、丹东南、唐山等几个低速异常区(即速度逆反层区 ) ,其中海城、唐山、朝阳等地区的壳内低速层已由深地震测深资料所证实 ;研究区陆地发生的几次强震均发生于壳内低速层上方的高速脆性介质内 ,而渤海发生的强震 ,此现象不明显 ,但都发生于横向介质速度显著突变的位置 ;在地壳不同深度上发现了普兰店至山海关横跨渤海的北西向低速异常带 ;地震层析二维速度图像与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对比表明 ,研究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与人工地震测深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8.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性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结构是引起掩星资料反演的主要误差源.本文模拟不均匀结构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首先利用3-D全球射线追踪技术进行了模拟.结果指出:电离层电子密度20%的变化可能引起GPS的时延增加约12m.其次,将90%的掩星时延对应的路径长度,定义为电离层掩星测量的水平分辨率,其值为1200-2000 km.最后,计算了不同纬度电离层当地正午、子夜和日出时的电离层水平不对称指数.它表明:低纬夏季日出时,不对称指数达-78%,反演结果可能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39.
流动成像测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流动成像测井属于对非均匀介质动态的非线性测量,通过对油气井内多相流体信息的投影扫描和反演处理,实时成像显示流体分布及流动状况,国外研制的电导法,电容法仪器采用电导探针或电容元件构成阵列测量探头,分别利用油气与水的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差异辨识井内流体,对流动截面的测量局限于个别点上,已在水平井中见到应用效果,但对物场信息投影测量的数据量和分辨率未能满足成像要求。我国提出的电磁法采用环状阵列电极构成测量探头,综合利用油气与水的导电和介电特性差异辨识井内流体,可以测量获得多相流体流动截面的清晰图像,为研究开发全新的流动成像测井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0.
目前分析堆石坝下游坡的抗震稳定性仍采用瑞典圆弧法和简化毕肖普法,土体的抗剪强度多用莫尔-库仑准则。试验表明堆石材料的抗剪强度更符合非线性表达式。已有文献采用非线性抗剪强度分析堆石坝的抗震稳定性,但该方法的安全标准少见论证。本文对采用线性与非线性抗剪强度的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分析堆石坝坝坡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毕肖普法安全系数比瑞典法高2%-10%,采用非线性抗剪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比采用线性抗剪强度高15%-25%。与毕肖普法容许安全系数比瑞典法高同理,用非线性抗剪强度准则进行堆石坝坝坡稳定计算,其容许安全系数也应在线性准则的基础上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