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3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412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145篇
海洋学   115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地理   9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61.
卫星遥感监测ET方法及其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流域蒸发(ET)用于流域水管理的研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ET比传统地面监测ET方法具有更高的经济合理性和实用性;通过遥感监测的ET,不仅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系统性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还可服务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ET的方法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2.
内陆盆地的盐分布与平衡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系统分析水文、土壤、灌溉、水盐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水盐运移理论和水盐平衡原理,通过对盆地、流域、灌区、农田和土壤剖面等不同层次盐分分布与盐平衡分析计算,分析了内陆盆地不同层次的“干排盐”形成与特征,认为干排盐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系统地考虑不同层次干排盐出路与动力条件,才能有效地治理灌区盐渍化问题。  相似文献   
63.
基于模糊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识别模型解决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问题,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关因子自身的数据结构特性,通过模糊识别模型得到样本的级别特征值,从而达到对待评价区域的识别、归类,同时可以得到各相关因子在评价过程中的贡献率,实例部分将模型应用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石河子地区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石河子年降水量最多,其次是炮台,最少是莫索湾。3站季节变化一致,均以春夏季降水量居多,约占全年63%,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的13%。降水量年际变化一致,70年代降水量偏少,80年代以后降水量偏多。出现丰水年和干旱年的降水趋势一致,且出现丰水或干旱时大面积发生的机率较大。  相似文献   
65.
利用秭归1959-2000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近42年秭归降水特征作了分析,揭示了该县的干旱规律,并结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水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1,自引:12,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科技界十分关注气候王馥棠变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影响的评估, 开展了许多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该文仅就气候变暖对我国自然植被、农业、森林、水资源、能源利用和区域海平面上升等领域影响评估研究的若干有意义的初步结果简要归纳和评述如下:取自不同GCM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影响评估模拟表明,我国的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当前气候(1951~1980年)下的模拟分布相比,到2050年我国几乎所有地方的农业种植制度均将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导致复种指数增加和种植方式多样化,但降水与蒸散之间可能出现的负平衡和土壤水分胁迫的增加以及生育期的可能缩短,最终将导致我国主要作物的产量下降。气候变暖对我国水资源最明显的影响将会发生在黄淮海流域,这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短缺将大大提高。同时,气候变暖将改变我国室内取暖和降温的能源需求关系:北方冬季取暖的能源消耗将减少, 而南方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将会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将使我国三个主要沿海低洼脆弱区,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面临部分遭受海水淹没的威胁。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鄂西火烧坪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岩溶化作用十分强烈的岩溶山区,当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匹配较好时,同样存在着一些极其有利于农业、林业发展的特殊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结合当地植物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农作物类型的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当地摆脱贫穷的面貌。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当地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因素,做到适度开发,稳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68.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水是城市的生命线,水资源短缺是聊城城区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解决城市水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满足城市经济增长需求,加强了城区供水节水工程建设。但城市的快速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一治水、科学治水,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地水资源支撑,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深感责任重大。应按职能分工,依法履行职责,认清形势,加大措施,进一步搞好城市供水节水工作。  相似文献   
69.
从陕西省水资源状况谈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勇 《地下水》2002,24(1):34-35,41
陕西是一个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农业省,人均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均为全国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加之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在时空上分布极为不均,“十年九旱”,旱灾已成为制约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全省,特别是关中地区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我省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节水灌溉的对策和措施是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强化经营、管理,健全节水灌溉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70.
尹喜霖 《地下水》2002,24(2):105-107,1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哈尔滨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七个方面的问题,并指出问题的症结及危害;然后具体地、系统地论证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一个典型的实例。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