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3篇
  免费   3439篇
  国内免费   3837篇
测绘学   1194篇
大气科学   1787篇
地球物理   3157篇
地质学   11056篇
海洋学   1620篇
天文学   301篇
综合类   1289篇
自然地理   1675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631篇
  2022年   711篇
  2021年   735篇
  2020年   652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517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1105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1027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594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534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51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上扬子区早奥陶世的岩石地层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锟  梅冥相 《贵州地质》1990,7(1):27-34
以沉积岩石学特征以及沉积相特征为依据,在前人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上扬子区早奥陶世的岩石地层系统、岩石地层分区及其相解释进行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962.
桂阳宝山西矿群孔抽水试验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阳宝山矿区主要含水层壶天群及梓门桥组白云岩,与桂阳县城联成一坎,据水文地质特征,矿区至县城可划分为3个水文地质单元,在矿区西矿段距县城1.1km以上的K23孔连续抽水55天,抽取水最21.1万吨,主孔水位自322.95m降至267.45m,主孔周围有29个观测孔,控制面积4.6km~2,圈定的降落漏斗为椭圆形,面积0.5km~2。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与曲线分析说明试验区含水体主要补给源为降雨渗入,在西矿水位降至267m时,与县城之间无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963.
本文从矿床成矿地质环境角度,着重讨论了内蒙古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火山岩的成因联系,确定了该矿床成矿作用时、空演化和成矿元素富集特点。研究表明:火山热液沉积是矿床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区域变质是成矿后热液叠加的重要地质营力,矿床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另外,矿区范围内首次发现的电气石岩不仅是典型的火山热液沉积岩,而且是一有效的近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64.
万兵 《矿产与地质》1990,4(2):46-48
广西境内的4个主要含锰层位(上泥盆统榴江组和五指山组、下石炭统大塘阶、下二叠统孤峰组和中三叠统百逢组)中的锰质成份。全部富集在受基底深断裂和盖层同生沉积断裂控制的又有海底基性火山喷出活动的相对较深水的海槽相区(次要)和与其相沟通的靠近碳酸酸盐台地一侧的台沟相带(主要)中(图1、2、3)。锰矿层、硅质岩、硅质灰岩及基中酸性火山一次火山岩类。无论在时空上还是在成因上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来自加拿大西部盆地的229个点的381个基底样品的放射性生热率值显示出对数频率分布。平均值(A)=2.06(S、D.=1.22)μWm^-3,高于苏必利尔(Superior)(Ca.1.2μWm^-3,Jossop,Lewis,1978)和丘吉尔(Churchill)(Ca.0.7μWm^-3,Drury,1985)省地盾的生热率。如果画出LogA的等值线来显示基底的生热率分布,将见到3个大的生热率相对高值带。一个与皮斯(Peace)河弯的基底构造一致,一个与阿萨巴斯(Athabasca)轴线一致(Darnley,1981)。通过这两个带的古生代构造层的热流没有明显增加的显示。第三个带在萨斯卡彻温(Saskatchwan)西北部,与斯威夫特卡伦特(Swift Current)地区的高热流带一致。艾伯塔(Alberta)地区热注和生热率没有线性关系,可能是由于古生代地层中地下水运动对热流产生了影响,也许也表明了生热的铀、钍、钾同位素仅富集在基底面附近,而并不是富集于整个上地壳。  相似文献   
968.
地台活化与层控铅锌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忻耕 《矿物岩石》1990,10(1):43-51
本文主要介绍大多数层控铅锌矿床是产在半封闭沉积盆地碳酸盐岩中,属同生沉积成因。在地台活化时期,由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从稳定地块转向活化。在构造-岩浆作用时期,火山喷气导致了金属聚积。因此,所有的矿床均表现出受超壳大断裂控制,这些矿床可认为是同生沉积-火山喷气成因。  相似文献   
969.
雷州半岛局部地热异常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州半岛地热场主要受基底构造格局的控制和地下水活动的影响,隐伏花岗岩体放射性元素生热对盖层地温的贡献不可忽视,第四纪更新世火山喷发活动的岩浆余热已几乎完全散失,岩浆体和围岩温度已趋于平衡。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雷北螺岗岭和雷南石峁岭两个玄武岩台地,为半岛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由于冷水流下渗的地温效应,新生界盖层浅部地温梯度<3℃/100m,呈现地热负异常。在以传导传热为主的区域,地热场特点与华北盆地相似,新生界盖层地温梯度与基底岩面的埋深密切相关。由于地壳深部较均一的热流在地壳表部再分配的结果,若干凸起区盖层地温梯度为4—5℃/100m,呈现地热正异常。某些控制凸起区的边界断裂,当深层热水沿其上涌,造成附加热源,和传导传热相叠加,盖层地温梯度可高达5—8℃/100m,形成更鲜明的地热正异常。  相似文献   
970.
本文在总结二道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矿床成因为闪长岩类严格控制的中温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强调了闪长岩类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