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61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青康公路花石峡冻土路基试验研究站简介李东庆朱林楠郭兴民邢莉莉(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房建宏郭德存(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公路研究室西宁810001)在全球大气环境转暖以及铺筑黑色沥青路面施工等人为活动的...  相似文献   
102.
《国土资源》2004,(12):50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冻土近年呈逐渐退化趋势。在退化过程中,冻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或丧失,从而引发和加剧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并有可能造成青藏高原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03.
利用1989—2013年平安区气象局冻土资料,分析了25a平安地区季节性冻土变化情况。平安区冻土开始日期逐渐延后,1989—2000年,平均开始日期为11月1日,2001—2013年,平均开始日期为11月8日,平均开始时间推迟了7d。冻土结束日期提前,2000年以前的平均解冻日期是3月21日,2000年以后的平均解冻日期是3月8日,解冻时间提前了13d。冻土持续时间缩短了21d。平均冻土深度和最大冻土深度均减小,其中平均冻土深度从2000年以前的93.5cm减少至2000年以后的88.5cm。平均深度减小了5cm。  相似文献   
104.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对不同干密度的压实黄土试样,采用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进行非饱和渗透系数量测,得到不同干密度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与吸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吸力的增大而成非线性减小,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低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在较高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给出了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Wind幂函数模型参数与干密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干密度的压实黄土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在分析鄂西恩施地区降雨特征的基础上,选取6组典型降雨条件,设计并进行了室内人工降雨土柱非饱和入渗试验。通过实测土体体积含水率,揭示了鄂西恩施地区非饱和土降雨入渗规律,获得了降雨入渗影响区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入渗前锋运移规律以及降雨强度和历时对入渗的影响规律。通过GeoStudio软件对室内降雨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进一步验证了降雨入渗规律。同时依据实测结果,分析了数值模拟的不足之处,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非饱和土降雨入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基于点入渗参数计算土质渠床自由渗漏损失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非饱和土质渠床有压单点入渗试验,对自由渗漏情况下土壤有压入渗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建立了渠床土壤有压点入渗经验模型,研究了土壤入渗模型参数与水深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点入渗参数与水深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沿断面积分计算渠道输水渗漏量的模型。该计算模型通过入渗模型参数全面反映了渠道土质、干容重、含水量和水深对渗漏量的影响。计算实例表明:与考斯加科夫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该计算结果可更真实地反映渠道渗漏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具有更高的精度,证明利用点入渗参数计算渠道输水渗漏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张春光  张庆伟  范付松 《地下水》2010,32(3):165-167
针对冻土区滑坡稳定性的特点,分析了冻融滑坡的成因和渗水盲沟法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原理。通过采用碎石盲沟法对泽根滑坡整体稳定性的治理,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防治滑坡后缘冻土的破坏,提高滑坡的稳定性,达到了较好的工程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滞回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模拟非饱和土的水力、力学特性在多次降雨、蒸发过程中的变化特性,本文以传统域模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推到得到了一个能够模拟SWCC滞后性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方法简单,易于通过程序实现,且通过与试验数据和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同时,这个模型可为研究在复杂吸力变化状态下非饱和土的渗流特性、强度特性以及本构模型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用估算热收支的方法评价热棒制冷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青藏铁路路基地质钻孔资料和地温资料,通过计算随地温变化的热收支、来自近地表的热量、来自深部的热量、以及冻土上限变化引起的相变热,来估算测温孔在水平方向的热收支.通过对比热棒路基、普通路基的右路肩孔以及天然孔水平热收支的差异,来描述热棒的工作效果.之后,对比了热棒路基左路肩孔(阳坡)和右路肩孔(阴坡)水平热收支的差异,并给出解释.最后,以热棒路基右路肩孔水平热收支为基础估算了整个路基的水平热收支,进而给出了单个热棒的平均"产冷量".  相似文献   
110.
青藏铁路遮阳棚路基试验工程效果实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太阳辐射是导致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遮挡了太阳直接辐射后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基于青藏铁路冻土区遮阳棚路基试验工程监测数据,分析了遮阳棚内外的气温差异和路基地温特征.结果表明:遮阳棚能够降低棚内气温,监测期间棚内年平均气温低于天然条件下平均气温值0.6℃;监测期内天然条件下近地表0.1~0.3m范围的气温高于1.0m以上气温近1℃,但在棚体内部仅相差约0.3℃;日最高气温值在棚体内外的单日差值达6.0℃,平均气温值在地面0.1m高度处相差4.2℃,1.5m高度处相差2.1℃;在遮阳棚的作用下,棚体内部及附近土体地温有所降低,且多年冻土上限有一定的抬升,抬升最大幅度达1.0m.监测结果显示了遮阳棚对于保护路基下冻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