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825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6篇
  1958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3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田奇瓗 《地质论评》1941,6(Z2):305-307
湘西二叠纪煤系计分: 1.黔阳煤系——介于壶天灰岩与栖霞灰岩之间。 2.辰谿煤系——夹于栖霞灰岩下部。1.黔阳煤系——在湘西其分布均限于沅水上游,而下游自  相似文献   
122.
煤层构造岩顶板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登封煤田郜城井田二1煤层顶板为滑动构造形成的构造岩,岩石破碎,结构松散,极难管理。为寻求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宏观观察、镜下鉴定和岩石组构分析等研究,该顶板自下而上可分为断层泥、断层角砾岩、构造破碎带和裂隙带;断层角砾岩分为张性角砾岩和剪性角砾岩,它们是在深层塑性形变的基础上迭加了后期浅层脆性形变的产物。通过工程地质特性试验,其泥化现象明显。针对断层泥软化、膨胀、崩解和泥化现象,应用短段、快速掘砌法施工,严格排水措施,减少岩帮暴露时间,岩帮开挖压力释放槽等方法减缓膨胀;对张性角砾岩围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加固,先锚喷后作永久支护办法减少围岩松动;顶板采用密集木支柱支护或迫使冒落法管理。   相似文献   
123.
豫西诸煤田主采煤层二1煤层顶板非原生顶板,而是滑动构造的滑覆体。其由下而上可分为断层带、破碎带、裂隙带。它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破碎,力学强度指标较低,回采中顶板不易管理。按其稳定性可分为较稳定的、不稳定的和极不稳定的三类,且以后两类为主,对这些顶板管理的基本措施是:短工作面,控顶距,快速推进,及时放顶,正常循环,不放大炮。   相似文献   
124.
介绍了采用预设导流孔探疏导流工作面顶板砂岩裂降水的方法及在刘桥一矿使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5.
中国北方喀斯特水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彬 《中国岩溶》1982,1(2):135-142
<正> 我国北方喀斯特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南部、华东和中南北部以及西北东部,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阔区域内。区内除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和淮河平原外,多为丘陵、山地和高原地形。有辽河、海河、黄河、淮河等水系。主要属亚干旱——亚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局部地区小于400毫米;蒸发量为1500~1800毫米(大部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70%。溶蚀量为10(晋北)及30(鲁中)毫米/千年。   相似文献   
126.
杨斌  廖宗廷 《沉积学报》1999,17(12):668-674
碳沥青在大厂矿田龙头山礁灰岩区分布广泛,其主要产出形式为充填于礁灰岩岩溶孔洞,原生孔隙及方解石裂中,在石一硫化物矿体内及花岗斑岩与礁夺的接触面上也见碳沥青分布。对碳沥青及龙头山地区生、储盖条件的分析表明,生物礁内曾有过油气的运移和储集过程。稳定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成分笔挺不了有机质参与金属成矿的明显迹象。推测泥盆纪海底喷流一沉积成矿时期是油气活动的重要时间之一;油气田最终的的破坏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侵  相似文献   
127.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发育豹斑状云质灰岩,因其分布广泛、成因复杂以及具有重要的油气储集意义而长期受到关注。文中以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马家沟组四段顶部为例,依据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原位激光剥蚀的微量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为: (1)常发育于(含颗粒)泥晶灰岩中,且向上白云石化程度增强,云质斑块内常伴有针状或板条状石膏假晶;(2)按产状可大致分为水平、斜交和不规则花斑3种类型,分别对应于向上变浅序列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序列顶部多见近原地角砾化;(3)基质灰岩与云质斑块的δ13C、δ18O值较同期海水略显负偏,顶部不规则云质斑块负偏程度最大;(4)“豹斑”与基质灰岩均具有较低的Mn、Sr、Ba等含量和低Mn/Sr值;(5)“豹斑”的ΣREE含量较基质灰岩略低,且皆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δCe微弱负异常,δEu无异常。依据上述结果,推测关家崖剖面马四段豹斑状云质灰岩产状受到生物扰动和高频海平面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耦合控制,序列由下至上耦合改造由弱变强,形成下—中部以岩溶影响较小的水平和斜交虫迹为特征、上部叠合岩溶强改造形成不规则花斑的垂向序列组合;早成岩期的暴露岩溶不仅叠合改造生物潜穴,而且蒸发浓缩的有限重卤水沿叠合优势通道优先交代孔渗条件更好的区域,至埋藏时期白云石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了区内类型多样的豹斑状云质灰岩。研究结果还揭示出沉积期微地貌控制的早成岩期岩溶作用是马四段这类特殊的豹斑状云质灰岩或豹斑状云岩储集层形成的关键,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这类储集层的分布,这一认识可为高频暴露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8.
试经奥陶纪豹皮灰岩的古岩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龙  杨为民 《地质论评》1999,45(5):463-469
本文通过对安微北部两个奥陶系面豹皮灰岩的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豹皮灰岩的 成与奥陶纪灰岩沉积过程中的古岩溶作用及其后生改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9.
高温高压条件下铁岭灰岩晶包有机质的饱和烃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解启来  周中毅 《地球化学》1999,28(5):487-495
对铁岭灰岩抽提除去沥青“A”后的残渣进行高温高压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研究表明,晶包有机质的释放与温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高压有利于晶包有机质释放。晶包有机质和干酪根主要释放出低碳数烷烃,Pr/nC17、Ph-nC18在热演化过程中变化不大,Pr/Ph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30.
地下深部灰岩岩石特性的单孔雷达反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岩中岩溶和裂隙发育规律研究是研究陷落柱发育规律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孔雷达反射图像上岩溶和裂隙反映清晰,单孔雷达反射法用于灰岩岩石特性研究效果显著,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灰岩岩石特性的单孔雷达反射研究的空白,为地下深处灰岩岩石特性高分辨率探测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