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02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顺层边坡溃层问题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压杆稳定计算的基本理论,结合顺层以溃层破坏的具体情况,提出来考虑向力作用下的边坡失稳计算理论和方法,并分析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82.
李荣辉  李月湘 《铀矿地质》1997,13(6):359-363
本文论述了电子顺磁共振法测量岩石中结晶石英的顺磁中心浓度──辐射损伤法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的应用;在层间氧化带中,氧化带岩石中的石英顺磁中心浓度高,铀含量低,即辐射损伤大,古轴量高,而氧化-还原过渡带中的石英顺磁中心浓度低,铀含量高,表明铀源来自氧化带岩石。由此可以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并用于找矿和成矿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83.
顺磁共振测年和包裹体在大安寨段成藏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荣才 《矿物岩石》1997,17(4):47-54
本文扼要介绍了顺磁共振(ESR)测年及包裹体等新技术方法在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中的部分应用成果。研究表明,结合次生石英ESR测年和次生石英及方解石中有机包裹体的成因特征综合研究,可为油气藏演化阶段的划分,定年、各阶段成藏特征以及成藏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对顺倾边坡地下采煤使坡前建筑物地基产生隆升变形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煤安全边界的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说明计算可行。  相似文献   
85.
萤石颜色与自由基关系的电子自族共振(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萤石颜色与自由基关系的电子自族共振(ESR)研究唐荣炳,温桂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萤石,顺磁离子,自由基长期以来,对矿物颜色的研究,先是定性观察和分类,再是应用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86.
湖南砂矿金刚石中顺磁氮的分配特点和金刚石归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EPR检测了200多颗湖南砂矿金刚石。为53颗晶体测定了顺磁N的含量。阐明了砂矿金刚石中顺磁N分配的一般特点:具顺磁N信号者占30%,具较大顺磁N含量(10~(17)—10~(18)N原子/cm~3)者只占7%,属I_b型的晶体~2%。通过顺磋和红外光谱资料对比,发现了一些奇异现象,设想后者起因于混型晶的存在。为使金刚石正确归类,给出了一套测试方案,强调了紫外、红外光谱,紫外形貌照相和EPR等手段的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87.
采空区地表山体侧向变动,不同于一般天然山坡,也与采空区一般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有异;它是二者复合机理的效应。本文在分析考察了毗邻电厂的横山顺倾构造山体、剖析了地下采空情况认为:山体侧向变动中,软弱夹层有决定性作用,变动范围、速率和规模与地下采空有关;并利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探索了采动引起山体应力场及变动规律。结果表明,山体岩层的变形、位移、破坏、由直接顶板向地表发展,采空坍陷诱发了软弱夹层的蠕滑,则产生山体侧向滑移;电厂区地表隆起变形是山体侧向滑移挤压地基土的反映。通过现场实际调研、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坍落拱梁”的成生效应、挤压蠕滑效应、失稳效应;揭露了顺倾构造山体在采空影响下,具有地表、地下的“复合临空面”的“复合应力场”中“复合变动”的“复合机理”;并提出这种山体侧向变动机理的典型地质模式,借以论证山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
中国历史上的"顺世"绝大多数(≈83%)出现在"好天时纪"中; 绝大多数"乱世"出现在"坏天时纪"内(≈85%).历史上的分裂期都出现在"长坏天时纪"中.依据"天时好、坏"与"顺世、乱世"的两两对应关系, 可将历史上的皇帝分为贤、明、庸、暴四类.本世纪初开始的"长好天时纪"可能是中华民族又一个辉煌时期的开始.但是对"坏天时代"的可能干扰, 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9.
李伟  王新昆 《新疆地质》2002,20(1):16-22
通过构造解析的研究,确定赛马山地区中元古代所发生的阿尔金运动共有三幕变形,第一幕发生在长城纪早期,为EW向伸展机制下中部构造相的大规模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形成了赛马西山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带,具超塑性流动变形特征和多层结构样式,第二幕发生在长城纪末,为主期变形,在NS向挤压机制下,在浅部构造相形成了EW向紧闭褶皱(局部倒转褶皱),并卷入早期的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带,褶皱后期,由于应力的集聚,在浅表层次下,沿兴地塔格群内岩层软弱面发生剪切而形成了滑脱面,产生由南向北的逆冲,形成了具叠瓦扇结构的永红山飞来峰构,第三幕,蓟县纪末由于SN向强烈挤压后出现“松驰”引张而产生EW向挤压应力,形成NS向开阔褶皱,叠加于主期褶皱之上,形成了赛马西山-永红山穹盆构造。  相似文献   
90.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我国高级区发育较好的区域之一。区内高级变质杂岩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延伸,经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改造。近水平顺层伸展变形是高级变质杂岩中最早的塑性流动变形作用,发生在下地壳麻粒岩相环境下。变形作用伴随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深熔作用,形成了顺层滑动韧性变形带、穹隆构造、层内底辟褶皱和L构造岩等构造形迹组合。这期变形作用不仅导致区内的孔兹岩系和麻粒岩系以近水平构造面接触,也造成孔兹岩系中各个地层单位具有以透镜状岩片堆叠的地层结构,并且还伴随有不同类型的深熔片麻岩形成。近水平顺层伸展变形作用的确立,对研究早前寒武纪高级区地壳形成演化和高级变质地层构造格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