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5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829篇
测绘学   1120篇
大气科学   427篇
地球物理   971篇
地质学   2931篇
海洋学   506篇
天文学   247篇
综合类   376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立薄互层地震物理模型,分别从低频和高频入射时地震记录的振幅谱形态、振幅、频率特征、AVO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入射频率对煤系薄互层模型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频率对薄互层层数变化反映敏感,高频入射时振幅谱形态可分辨的厚度比较小,分辨率较高;振幅谱幅值以及主频值的变化与薄互层的总厚度和波长之比有关,并且随着厚度的增加其变化规律符合薄层的振幅调谐规律与频率调谐规律;入射频率不同时,AVO曲线特征也不相同,在进行薄互层资料的对比解释及AVO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入射频率所引起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2.
基于GPD分布的黑河流域极端降水频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占玲  王武  李占杰 《地理研究》2014,33(11):2169-2179
采用广义帕雷托分布(GPD)对黑河流域极端降水的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Hill图法、年交叉率法选取了极端降水阈值,借助L矩法对GPD分布的参数进行了估计;采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方法对超阈值日极端降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 采用百分位数法和Hill图法得到的日极端降水阈值差别很大,在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年交叉率法,最终确定了流域各站点日极端降水的阈值;② 根据Mann-Kendall和Pettitt方法,超阈值日极端降水序列基本满足平稳性假定;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以及理论频率曲线和经验频率曲线的拟合程度可以看出,GPD分布能够很好地拟合研究区极端降水的分布特征;③ 通过分析理论累积频率达到90%以上的极端降水可以发现,黑河流域20世纪60年代发生极端降水的次数最多,其次是90年代以后,70年代、80年代发生极端降水次数较少;在过去51年间,下游发生极端降水的次数最多,其次是中游和上游。  相似文献   
993.
基于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的中国沙尘气溶胶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无云条件下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中国典型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戈壁区和华北)沙尘气溶胶分布。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区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高值区,且前者在各高度层的沙尘发生频率都大于后者。沙尘发生呈季节性分布。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春季沙尘发生频率最大,抬升最高可至10 km,冬季频率最小,高度最低,主要分布在3 km以下。戈壁区在春季沙尘发生频率、抬升高度最大,冬季抬升高度最低,但低层发生频率大于夏、秋两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光学厚度春季最大约为0.44,冬季最小约为0.17,春,冬季消光系数峰值最大,可达0.25 km-1,且随高度的递减率大于夏,秋季。在戈壁区和柴达木盆地,沙尘光学厚度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在华北,沙尘光学厚度春季最大、夏季最小,消光系数在2 km以上春季最大,这主要是由于春季远距离高空传输到华北的沙尘量最多。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柴达木盆地的退偏比为0.2~0.35,戈壁区为0.16~0.28,可能是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物质组成与柴达木盆地相同,而与戈壁区不同。华北因低层沙尘与其他气溶胶混合导致退偏振比廓线随高度递增。4个区域对流层上部退偏比全为0.2,表明高空气溶胶可能为来自相同源区的沙尘。  相似文献   
994.
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小岛国是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一组特殊群体。热带风暴、飓风、台风、洪水、海洋巨涌、地震、滑坡、海啸以及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经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同时袭击这一组特殊脆弱的群体。为促进这一特殊群体减灾经验的交流,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TWNSO)、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毛里求斯大学联合组织了本次会议。会议在准备前期,广泛接受拟交流经验的书面申报。  相似文献   
995.
爆破、矿震与地震的波谱差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爆破、矿震与地震的数字资料,采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选取4个台站对其所在区域182个爆破、矿震与地震事件的记录,对比研究波谱特征,发现爆破、矿震与地震的纵横波拐角频率fc(P,S)及最大谱值等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6.
997.
北方草原区主要群落类型表土花粉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建立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是利用地层沉积物中的花粉记录恢复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中国北方草原区39个表土花粉研究表明,蒿属、藜科是草原区花粉组合的主要成分,以禾本科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花粉组合以蒿属花粉为主,禾本科花粉多低于10%。禾本科花粉的低代表性可能与其分蘖繁殖、花粉产量低有关。草原区表土花粉浓度与植被盖度相关不明显。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花粉组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典型草原区藜科花粉百分比一般低于25%,荒漠草原区一般高于25%。DCA分析表明,草原区针叶树、莎草科、石竹科花粉代表较湿润的环境,蒿、藜科、锦鸡儿、柽柳、白刺花粉代表较干燥的环境,阔叶树、禾本科、菊科、毛茛科、蓼科、豆科、唇形科(百里香)、虎榛子+榛、蔷薇科花粉代表的环境介于前两组之间。DCA分析用于草原区花粉组合研究具有较好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激电参数正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有限单元法模拟频率域激电法中的重要参数幅频率Fs和相频率Фs,研究Fs、Фs在三维地电条件下的激电响应特征。首先,在有限元方法中,使用六面体和四面体相结合的剖分单元,对大地模型进行离散,通过计算不同频率下的Cole—Cole模型复电阻率响应,替换模型中的体极化模型,最后模拟得到了频率域激电法中的主要参数。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程序简便、准确,也证明了相频率参数可作为一种有效区分时间常数不同的极化体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地表破裂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利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小鱼洞断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走向近于北西向,延伸约15km,以脆性破裂为特征,穿过小鱼洞大桥,并切割了多种类型的地貌单元,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300m不等,其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平均垂直位错为1.0m,平均水平位错为2.3m,垂直与水平位错量之比1 ∶1~1 ∶2,显示为逆冲分量小于或等于左旋走滑分量,并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同时,研究表明小鱼洞断裂属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的捩断层,其主要特征包括: 1)是在汶川地震中由于龙门山逆冲体之间的差异逆冲运动过程中而形成的断裂; 2)其走向近于北西向,垂直于龙门山北东向的主干断裂,而平行于逆冲体的逆冲运动方向; 3)具有高角度断面的断层,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频率搬移的地震资料约束测井资料外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地震资料本身频带有限的特性,导致在利用地震资料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测井资料外推时存在奇异性. 文中利用通信中常用的频率搬移技术,将频带有限的地震资料转化成一种频带拓宽的伪超分辨率资料来控制测井资料的外推,从而解决地震资料约束下的测井资料外推技术中的奇异性问题. 并利用同相轴自动追踪和时频分析技术,解决子波时变的问题,实现沿地层自适应地外推测井资料. 对实际资料的测井速度和反射系数外推结果表明, 此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