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4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1536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372篇
地球物理   803篇
地质学   3128篇
海洋学   873篇
天文学   146篇
综合类   263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公司开采的三道庄钼钨矿区是栾川钼矿田三大矿区之一。矿体厚大集中,面积487万平方米,矿石储量5.8亿吨,其中钼金属储量67万吨,平均原矿品位0.115%,钨金属储量50万吨,平均品位0.117%。为埋藏浅、品位高、选别性能好的特大型钼钨矿床,是亚洲最大的钼矿区之一。洛钼人形象地把三道庄钼钨矿区称作洛钼集团的"大粮仓"。  相似文献   
92.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研究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今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没有对上二叠统Ⅰ-Ⅱ1型灰岩生油、Ⅲ型泥岩的生气史分开评价;其次,海相镜质组反射率通过拟合公式换算成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通过热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标定出两类源岩生油、生气的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川东地区的埋藏史及热史,模拟出源岩有机质的成烃转化率曲线.研究表明:上二叠统灰岩、泥岩有机质在距今200 Ma和190 Ma分别进入了生油、生气门限,而在距今170 Ma和140 Ma生烃结束.  相似文献   
93.
封闭体系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恢复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封闭体系的条件下,对典型的Ⅰ、Ⅱ、Ⅲ型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的损失进行生烃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用Kinetics软件计算了封闭体系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原子比和氮碳原子比的恢复系数。认为在对高成熟—过成熟干酪根进行生烃评价时,Ⅰ、Ⅲ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需要进行恢复,而Ⅱ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不需要恢复。三种类型干酪根的氢碳原子比均需要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取自MBR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加入菲进行富集培养、驯化,分离、纯化出一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J-1,细菌长2~5μm,宽1~3μm;研究了初始底物浓度、温度、pH对菌株J-1降解菲的影响,探讨了菌株J-1胞内酶对菲降解的底物抑制动力学。试验表明:菌株J-1在48h内能将不同浓度菲的水溶液中的菲完全降解;菲浓度增加,达到完全降解的时间延长。温度对细菌的降解能力影响较大,菌株J-1对菲降解的最佳温度为28℃。1.15mg·L-1的菲,28℃时48h内能完全降解,而相同时间内10℃时的降解率仅为36.65%。菌株J-1对pH的波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pH在一定范围内(6.0~8.4)变化对菲降解的影响不大,降解反应的最佳pH为7.2。菌株J-1对菲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较高的底物浓度对酶促降解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常数vm=1.17mg·L-1·h-1,米氏常数Km=61.70mg·L-1;底物抑制常数kS=49.60mg·L-1;最佳底物浓度[S]opt=55.32mg·L-1。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胶东牟平—乳山热液脉状金,铅锌矿床成矿动力学控制规律的研究,说明了建立热液成矿反应体系的方法,并得出以下认识:(1)区域断裂构造活动,通过影响成矿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条件,控制元素的富集和分散。(2)热液成矿过程中容矿断裂活动可划分为两种作用方式:脆性破裂和韧—脆性张开,构成热液成矿的两种构造动力学环境。(3)热液成矿反应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热力学体系。断裂的脆性破裂阶段,使体系处于强烈的过饱和状态,矿质在远离平衡状态下快速结晶,加剧物质分异;在脆—韧性张开阶段,矿质在接近平衡态体系中缓慢晶出。(4)热液演化晚期,金在残余溶液中富集;当断裂再次发生构造脉动震颤时,早期形成的块状黄铁矿矿石碎裂,富金溶液充填其中,形成含裂隙金和晶隙金的富矿石。成矿体系热力学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条件有利的匹配控制着富矿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
下辽河地区砂土液化形成的震害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城地震引起下辽河平原大面积砂土液化,液化震害有喷水冒砂、陷落砂坑、地滑移等等。液化区是全新世海退之地,震害严重区地表粘性土层薄,承压水头高;震害轻微区地表粘性土层厚,承压水头低。喷砂颗粒的单粒结构表明液化砂层具有松散的特点,砂颗粒的滚圆度在液化难易上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从大陆地壳动力学观点试论我国地震的成因和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以重力和热力的相互矛盾作为指导思想,从能量转换和物质运移的角度试论我国地震的成因和机制,以及大洋板块运动对大陆地震的影响。指出驱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换的,震源机制既随力源而变化,也受介质的岩性和结构所控制。所谓水平和垂直运动是一种相对概念,可以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98.
本文根据唐山地区的东、中、西三条剖面上的地震喷砂的物质成分和理化性质等分析,探讨了不同烈度区液化砂土的颗粒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砂颗粒形态等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编制出以物质成分和性质为基础的、具有多种因素的砂土液化判别图。该图可供砂土液化预测、砂土液化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
张德会 《云南地质》2006,25(4):444-444
渗透率是确定多孔介质传输流体能力或容量的一个重要流体动力学参数。多孔介质中的流体运动,当其流速不很大即为层流(1aminar flow)时可用Darcy定律来描述流体通量: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