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7篇
  免费   1175篇
  国内免费   1633篇
测绘学   721篇
大气科学   548篇
地球物理   935篇
地质学   3578篇
海洋学   824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452篇
自然地理   50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6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1 毫秒
71.
以中亚环巴尔喀什成矿带为典型研究区域,结合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信息科学等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以斑岩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以中比例尺对新疆及邻区的跨境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的含矿潜力进行整体研究.分析中亚大型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总结研究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建立多元信息综合识别标志及矿床模型.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ArcGIS为平台,建立中亚跨境成矿带主、客观模型整合的大型矿集区预测系统,得出中亚成矿带矿集区预测分布图,通过理论研究到技术方法的实现,为境内寻找大型矿集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
More than 40 national and reg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projects in the world carried out from 1973 to 1988 do not conform to common standards. In particular they have many analytical deficiencies. In the period 1988 to 1992, the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project (Project 259 of UNESCO's IGCP Program) prepared recommendations designed to standardize geochemical mapping methods. The analytical requirements ar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overall recommendations. They included the following: 71 elements should be analyzed in future mapping projects;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race and ultratrace elements must be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rustal abundances; and the Chinese GSD and Canadian STSD standard sample series should be used for the correlation of global data. A proposal was also made to collect 5000 composite samples, at very low sampling densities to cover the whole Earth's land surface. In 1997 an IUGS Working Group on Global Geochemical Baselines was formed to continue the work which began with IGCP 259. From 1997 up to now,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especially in China and FOREGS countries under the aegis of this working group, including the study of suitable sampling media, development of a multi-element analytical system, new proficiency test for selection of competent laboratories and role of wide-spaced mapping in mineral exploration.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awaiting solution has been the inability of many laboratories to meet the IGCP recommendations to generate high quality geochemical maps. Fortunately several laboratories in China and Europe have demonstrated an abilit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y will be well placed to render technical assistance to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73.
利用航磁数据识别浅覆盖区地质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浅覆盖区,常规填图方法填制的地质图,由于信息量少导致整体质量不高.利用勘查技术方法来提高覆盖区地质填图的效率、质量和地质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航磁方法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航磁测量获取的数据是磁异常迭加的综合反应,而区域地质填图仅描述地表附近的地质情况,直接利用航磁数据辅助地质填图是不合理的.因此,基于插值切割、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一种剔除深部影响,利用浅层岩石磁性分布规律和磁性差异来识别浅覆盖区地质体的新思路.经选用黑龙江省塔河地区数据进行验证,识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4.
数字填图系统(RGMAP)在金厂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RGMAP软件),通过建立PRB数字填图过程及其相应的数据模型,把地质数据采集的过程延伸到野外,真正实现了地学数据获取全过程的数字化,实现了地质填图从手工到计算机化的质的飞跃.但该系统的研制初衷是为在区域调查中地质调查服务的,而对大例尺的填图尚未开展过研究.这里以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开展的1∶10 000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为例,总结出利用该系统在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中的主要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5.
造山带异源浆混花岗岩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万花岗岩填图方法在区调工作中推广以来,在造山带花岗岩调查实践中,由于造山作用及过程的复杂性,花岗岩浆的多源及多样性,使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及方法遇到了难题。文章在新一轮1:25万造山带试点图幅,在对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及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探索的同时,提出了异源浆混理论指导造山带内部浆混花岗岩(H型花岗岩)的填图方法。并就异源浆混花岗岩鉴别标志等作了系统总结,提出了浆混组合、浆混单元、浆混体,填图的理论方法体系;给予了浆混花岗岩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76.
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在岩石矿物识别和矿物填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而成像光谱矿物填图的精度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文章利用高光谱数据HyMap对新疆东天山地区的矿物填图结果,通过引入矿物填绘分布强度的概念,探索性的分析了成像光谱矿物填图与填绘矿物丰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在城区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快速成长且集中,随之而来的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面密度增加,导致地下水补给减少及破坏水文循环。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长期水文量影响,建立一个适宜的城区水循环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选定台湾台北的六馆抽水站集水区进行分析,模式参数经过敏感度分析、率定与验证。采用改变不同透水铺面设置比例的方案,评估其对径流量、入渗量、蒸发散量的改变。并分析设置不同比例屋顶雨水贮集系统对地表径流量及供水量的改变。所建立的城区水循环模式是评估土地利用改变造成水文量的改变的一个有效工具,并可提供决策者做为城区土地利用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
对北秦岭太阳寺矿集区金矿成矿特征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天水冯家场—两当太阳寺一带,是近年来资源评价和矿产勘查的重点,是秦岭-大别成矿省北秦岭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化集中区。文章在分析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对该区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选择典型矿床进行了介绍,初次把该区命名为太阳寺矿集区,这将对该区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矿集区成矿规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9.
软弱夹层几何参数对试样力学行为影响颗粒元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元程序,采用颗粒接触连接模型和滑动模型,建立了含软弱夹层试样的颗粒元模型。通过数值模型实验,对不同软弱夹层几何参数试样进行加载模拟,探讨了不同夹层厚度及不同倾角条件下试样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式,并分析其对试样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裂隙首先产生于软弱夹层处,随着荷载的增加,再逐渐扩展,呈现渐进性破坏特征;夹层越厚,倾角越大,试样沿软弱夹层呈现较强的滑动特征,如果夹层薄且缓,软弱夹层成为试样破坏的非控制因素;软弱夹层厚度和夹角对试样的峰值强度都有影响,随软弱夹层厚度和夹角的增大,试样的峰值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80.
洞庭湖区土壤实测碳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区域土壤碳库的分布特征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缺乏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国内外多以模型、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或较稀的实测数据进行研究。文中利用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实测数据,研究影响该区土壤碳分布的因素认为区域土壤碳量处于全国的中、高级水平;地质地貌条件是影响土壤无机碳量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土壤类型对土壤碳量有影响;本区水土流失强度对表层土壤总有机碳量影响不大;经济林、竹林的土地利用方式及防治土壤潜育化有利于土壤的碳储存;从TOC等沉积的时空演化规律说明,本区环境变化是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为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土壤碳固定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