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98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569篇
地质学   2544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37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4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随着预应力锚索在湿陷性黄土边坡加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其耐久性问题就变得日益突出,湿陷性黄土边坡预应力锚索出现了较多因预应力损失而引起的失效事故。基于湿陷性黄土边坡预应力锚索运行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黄土腐蚀性对边坡预应力锚索耐久性影响微弱,黄土湿陷性和地质条件变化对边坡预应力锚索耐久性影响显著;通过采用加强排水措施、提升浅部注浆工艺和注重运行维护等措施可以改善湿陷性黄土边坡预应力锚索耐久性;改善后的预应力锚索在监测期内处于平稳波动的服役状态,运行效果良好。本研究以期为湿陷性黄土边坡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2.
2014年3月29日晚到31日早上,广西连续两个晚上在同一区域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雷暴大风,这两类雷暴大风在形态结构演变和环境条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30日雷暴大风表现为多个孤立、松散、排列无序的强单体风暴,属于微湿下击暴流、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其层结为条件性不稳定,由地面辐合线触发;31日的雷暴大风则是由有组织、紧密排列的多单体强风暴组成的飑线系统,其后侧入流明显,有平流作用,风暴范围大,属于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其层结为对流性不稳定,由地面锋面触发产生。从环境条件上来看,30日雷暴大风的温湿廓线呈倒V型结构,中层湿度相对较大,低层干且温度直减率近干绝热;31日雷暴大风的温湿廓线表现为850hPa以下大气层结曲线与露点曲线紧靠,水汽充足,以上两者分离,干层显著,呈"漏斗"状,另外,31日雷暴大风的垂直风切变较大,更有利于对流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113.
2019年3月21日21:13 (北京时),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录到60.3 m·s-1极端大风,打破了广西气象站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综合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对临桂极端大风的发展演变和成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地面锋前暖区对流在移近临桂站时地面冷空气的适时入侵促进其发展成超级单体风暴,其产生的下击暴流击中临桂测站造成极端大风。(2)雷达回波表明该超级单体具有明显的钩状回波、中层径向辐合、近地面强辐散及反射率因子核心下降等雷达特征;风暴垂直方向流场结构表现为上面是反气旋性旋转或辐合、中间为径向速度辐合、底下为气旋性旋转。(3)中层径向辐合加强导致中气旋旋转性加大、直径减小、厚度增加,近地面层的强中气旋对下击暴流有加强作用。(4)环境条件分析表明临桂上空具有极好的产生雷暴大风的环境条件和发展成超级单体风暴的潜势。(5)极端雨强与极端大风相伴出现,表明降水拖曳作用是极端大风产生原因之一;在地形作用下冷空气大风对极端大风形成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4.
115.
本文从时域及频域研究了位于饱和孔隙地层中、充有流体的轴对称井孔内,点源产生的波场,依照均匀化理论改进的Biot理论,模拟了这种地层,当井壁可渗透时,地层的渗透率会大大地影响导波,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地层,斯通利波的相速度及能量随透率增大而减少,衰减(用Q^-1定义)则增大,这些影响在低频段比在高频段内大,在低频段,达西定律决定着流体运动,而且能量在界面最强,随着粘性的降低,饱和流体压缩性的增大、流体孔隙体积的增大及井径的减小,友谊赛些影响在一较大的频段内增加且持续起作用,相反,由于界面波与周围介质更有效地耦合,这些影响随地层刚度减少而减少。目前,第一类伪瑞利波也携有有效信息,流体流动仅影响伪瑞利波爱里相的衰减,衰减增量可用来检测渗透带、推断饱和流体的特性。然而,最可靠的信息是地层S波速度及伪瑞利波低频部分的衰减值,时域中各种类型的波迭掩,这样,任何信号处理都应在频域进行,在频域内波的频谱易于分离,实际测井仪器的频段应足够宽,以保证每种波都有足够强的幅值,最后要说的是检波器越多及偏移距越大就越好。  相似文献   
116.
黄土的显微结构与古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雷祥义 《地质论评》1989,35(4):333-341
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是黄土粉尘物质堆积之后在特定气候条件和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我国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反映出晚更新世黄土形成时西北部干旱而东南比较湿润的气候状况,与现今高原区的气候环境区域性变化相一致。根据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并考虑到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磁化强度,黄土高原区晚更新世黄土自西北而东南可以划分为呈逐渐过渡关系的弱风化成土黄土、中等风化成土黄土、较显著风化成土黄土和显著风化成土黄土,它们分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半显润和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7.
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石元春 《第四纪研究》1989,9(2):113-122
应用形态学、微形态学、化学和矿物学研究了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性状和成土过程。离石黄土(中更新世)中古土壤为发育程度(碳酸盐淋溶和粘化)不同的褐土型土壤。马兰黄土(晚更新世)中为生草过程强和粘化过程稍弱的灰褐土型土壤。全新世黄土中为碳酸盐淋溶和粘化过程均弱的弱度发育的碳酸盐灰褐土型土壤。午城黄土(早更新世)中可能是棕褐土。本文还探讨了黄土中古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替和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8.
晚更新世黄土堆积物中的10Be记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西峰黄土剖面0.15Ma以来10Be浓度、CaCO3含量、粒度分布和有机质含量曲线。通过与深海沉积物δ18O曲线拟合,建立了西峰黄土剖面10Be时标,并与洛川黄土剖面10Be记录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计算了黄土堆积速率及10Be沉降量。  相似文献   
119.
120.
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发育了一套完整的黄土地层。据剖面百余块标本粒度资料阐述了Kd=(粉砂(0.05-0.01mm%))/(粘粒(<0.005mm)%)的地质及物理意义。它反映了受风化的粉尘粒组与次生粒组之间的消长关系,Kd值变化既受风尘来源区干湿状况或生物气候条件的制约,又受风化成壤作用的制约。因此,Kd值可视为黄土、古土壤生成环境的一个指标。据Mφ(平均值)由粗到细的变化划为一个粒度旋回,全剖面共分11个旋回。每个旋回反映了一定的岩性地层组合及生物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