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5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778篇
测绘学   244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488篇
地质学   2686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74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对滇西北下关跨断层场地形变异常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分析原始观测曲线,计算断层水平扭错、水平张压和垂直升降相对变化的累积量,讨论形变异常机理。结果表明: 1)下关场地观测点位稳定,观测环境较好,无人为破坏或干扰现象,场地观测数据连续可靠;2)下关场地跨断层观测反映的断层背景活动方式为右旋活动,近期有所增强;3)下关场地断层形变中的压性异常波动与周边中强震、远场大地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4)跨断层基线得到的水平张压累积量显示,地表断层存在持续的拉张活动,水准得到的垂直升降累积量显示,断层存在持续压性(逆断)活动,二者可以在统一的机理下得到解释,这对解释跨断层场地观测中存在的大量矛盾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天然斜发沸石岩脱除饮用水中氟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只是近十多年的事,其除氟机理目前仍处于探讨阶段,一般认为^[1],斜发沸石岩先用稀碱液活化,再用明矾溶液浸泡即具有除氟作用,然而,我们用某地沸石岩进行饮用水除氟的试验过程中发现,有的沸石没有除氟效果,有的高品位沸石反比低品位沸石除氟效果差,为了查明原因,我们用不同产地的沸石样作了对比试验,在归纳试验事实的基础上,对沸石除氟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改善了沸石除氟工艺。  相似文献   
993.
罗灿辉 《地质与勘探》1992,28(5):13-16,22
本文介绍了东湘桥堆积氧化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同时综合了湖南其他堆积氧化锰矿(特别是富矿)的控矿条件,祈能有助于寻找更多的氧化锰富矿,为冶金部门提供更多的精料。实践证明,运用这些富集规律寻找新的堆积氧化锰富矿是可行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在Au(Ⅲ)-Cl络合溶液和常温常压条件下,黄铁矿随时间(t)变化对金吸附的动态实验表明:整个吸附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快速达到平衡的吸附过程,随着平衡的建立,金的沉淀速度迅速变小,随后即进入缓慢吸附阶段,溶液中金的浓度按指数函数关系衰减.不同粒度黄铁矿实验结果的横向比较显示,粒度越细,金的沉淀速度越快,沉淀金的总量也越多。  相似文献   
995.
铜川市区发育有为数甚多的缓动式低速滑坡。本文探讨了此类滑坡的滑移动力学机理。研究认为,由于滑面的峰—残微差效应、滑面动静摩擦阻力相近效应和滑带塑性蠕变耗能效应的综合作用,滑坡启动呈现缓动性;滑体低能效应、滑体低推力效应、滑带(面)强度自行恢复效应和滑体自行消能效应的叠加作用,导致滑坡以低速运移。  相似文献   
996.
We carried out one-dimensional hybrid simulations of resonant scattering of protons and He^2 ions by ion cyclotron waves in an initially homogeneous, collisionless and magnetized plasma. The initial ion cyclotron waves have a power spectrum and propagate both outward and inward. Due to the resonant interaction with the protons and He^2 ions, the wave power will be depleted in the resonance region. Both the protons and He^2 ions can be resonantly heated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ambient magnetic field and leading to anisotropic velocity distributions, with the anisotropy higher for the He^2 ions than for the prot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anisotropies of the protons and He^2 ions a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lasma β‖p=8πnpkBT‖p/B0^2,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 of the quasilinear theory (QLT).  相似文献   
997.
998.
基于区域性高温过程综合强度指数,利用1961年1月—2017年8月全国2452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和201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特征,并探讨2017年夏季我国第2次区域性高温事件的形成机理。2017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呈现强度强、日数长、覆盖范围大的特点。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单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最大影响范围呈极明显扩大趋势。2017年7月上中旬,强大的大陆高压控制我国北方地区,进而造成了这次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高温事件。7月下旬,我国广大南方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脊的控制下,强大的下沉气流和反气旋环流,使得大气层更加稳定,最终导致高温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9.
王娜  赵俊虎  娄盼星 《大气科学》2023,(4):1283-1294
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21年陕西省9~10月超强秋汛的极端性及其年际异常的关键环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21年陕西省秋汛期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一位,超强秋汛主要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WNPAC)的异常偏强和西伸、环渤海高压及巴尔喀什湖槽偏强有关,三者导致冷暖空气在陕西省辐合,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秋汛。(2)2021年9~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加强,第二次La Ni?a事件发展,导致中太平洋对流层下沉气流加强,进而加强WNPAC,增强环渤海高压及巴尔喀什湖槽,在东亚中高纬度形成“东高西低”型环流异常。(3)夏秋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通过增强热带北大西洋—热带中太平洋纬向反转流激发WNPAC。La Ni?a发展和热带北大西洋异常暖海温二者协同作用驱动了2021年的陕西省超强秋汛。  相似文献   
1000.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3):F0003-F0003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专业,2001年改为现名。地理学在第4轮全国高等学校学科评估B+。设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遥感信息与技术、旅游管理4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建有"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面沉降机理与防控"教育重点实验室、"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等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