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61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对史料中记载的“恒山崩”现象进行了考证,指出了史料记载中的舛误,结合古今的记载分析后认为,史料中记载的“恒山崩”似与地震无关。  相似文献   
172.
以南堡凹陷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测井和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基础, 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结合盆地构造和沉积充填特征的研究, 在南堡凹陷古近系识别出了1个超层序组、4个超层序、11个三级层序, 在柳北扇三角洲体系可划分出6个四级层序.根据古构造坡折带控制层序类型和层序构成模式的思路, 通过南堡凹陷古近系同沉积构造发育特征的分析, 认为南堡凹陷古近系存在同沉积断裂坡折带和同沉积背斜挠曲坡折带2种类型, 由此决定了南堡凹陷古近系主要发育了同生断裂坡折型层序和同沉积背斜挠曲坡折型层序, 建立了这2种类型层序体系域构成模式.其中同生断裂坡折型层序和同沉积背斜挠曲坡折型层序的低位域砂体及高位域砂体成藏条件优越、地震剖面易于识别, 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广东沿海陆地典型地质灾害事件的统计、调查与研究表明,南澳、汕头、揭阳、阳江等地区是潜在地震多发区和强震活跃区,地震多出现在NEE、NNW和NW向活动断裂交汇的海湾附近。河流两岸、海岸、交通沿线和城镇区等人类活动区是潜在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等坡面灾害发育区。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不稳定斜坡出现的机率。雷州半岛的地裂缝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雨、旱、季节性变化特别是持久的干旱多出现地裂缝现象。隐伏岩溶区过渡抽、排岩溶区地下水是岩溶榻陷形成的直接原因。地面沉降是长期超采地下水,特别是深层承压水的结果。软土因其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承载力低,构成了沿海三角洲与滨海平原区工程建筑的非稳定地基。  相似文献   
174.
西安翠华山古崩塌性滑坡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南凌  崔之久 《山地学报》2000,18(6):502-507
西安翠华山风景地貌由古崩生滑坡体高速运行堆积而成,堆积体存在一些反映其运动和动力状况的沉积特征,将崩塌性滑坡体的平面堆积体划分出5个平面相带;中央相带、边缘相带、抛掷相带、气浪溅泥相带和特殊的残留相带,各带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反映出调整运动中的崩塌式滑坡体动力过程和沉积过程在平面上分布的差异,通过研究该古积物的粒径变化、砾石组构和沉积结构、构造的差异,认为该崩塌式滑坡体在运动和沉积过程,存在前后部位  相似文献   
175.
林深  张涛  李倩 《安徽地质》2023,(4):326-330
怀远县荆山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的高陡边坡容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本文系统研究怀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按崩塌的形成机理划分为滑移式崩塌,并总结崩塌的成灾模式。结合怀远县近十年的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综合分析主动防治法治理效果显著,提出优化防治建议,为崩塌地质灾害的勘查设计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6.
通过分析研究区内崩塌形成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及地质构造等条件,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及建议,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防治管理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两处火山岩分布区崩塌主控条件为地质构造,次要条件为岩体结构和风化程度。庐枞盆地火山岩主控节理走向以北西-北北西向为主,崩塌岩体多呈碎裂结构及散体结构;北淮阳火山岩主控节理走向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崩塌岩体多呈块状结构及碎裂结构。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居民切坡建房及道路切坡形成的人工边坡,一般威胁对象主要为居民点或道路过往行人及车辆,因其点多面广,建议采取源头控制、重点治理及群防群策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7.
敖晓静  丁雨淋  朱庆 《测绘》2023,(5):217-220+240
高陡边坡崩塌灾害风险致灾因素多、灾害过程复杂,难以进行整体性综合分析及模拟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知识图谱引导的高陡边坡崩塌风险动态模拟评估方法,将知识图谱应用于高陡边坡崩塌风险模拟评估,精准刻画崩塌演化及作用机理,同时融合BIM、GIS等多源数据,构建高保真动态多维多尺度崩塌灾害场景,多要素耦合动态模拟与评估高陡边坡崩塌风险。最后本文选取高陡边坡桥梁工程风险分析场景,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工程施工建造与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精准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8.
目的:观察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疼痛评分、Wexner便秘评分、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100%(30/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14天及第15~21天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Wexner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治疗组Wexner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RP及AMCP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相比,在维护肛门形态、减轻术后疼痛和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9.
海南省坝王岭地区花岗岩分布广泛。通过1:5万区调填图,初步建立了单元、超单元等级体制。其中的雅加超单元是一个高位深成岩体的典型代表,它由南宝岭、分水岭、黑岭三个单元组成,单元之间全为涌动型侵入接触,无截然的岩性分界面,但不同单元间岩性变化明显,岩石结构变化较大。该超单元具套叠式构造特点,是一个以典型的结构演化序列为主所形成的超单元。  相似文献   
180.
川藏区公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多以压扭性断裂为主,一般具有逆冲和逆掩性质,沿线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通过遥感解译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彩红外航空像片,确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解译标志,解析了其稳定性以及对公路的危害程度,为藏区公路灾害整治工程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