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608篇
  国内免费   929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407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1365篇
海洋学   16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风动潜孔钻进过去主要用于钻凿爆破孔、基岩水井等。随着潜孔锤结构形式发展、工作性能优化、钻进工艺完善以及应用时所显示出的优点,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潜孔锤钻进在复杂地层、矿产勘探及工程地质勘察、锚固工程、非开挖铺管工程、灌浆孔、大坝倒垂孔中应用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92.
赵剑畏 《江苏地质》2000,24(2):75-80
在介绍郯庐断裂东西两侧EW向构造基本特征的同时,从将秦岭带理解为高级协和函数和边界条件差异及构造复合等方面具体探讨了下述问题:为什么秦岭东延后构造形迹显得宽散零落?NE向的苏鲁变质岩构造带何以也成为秦岭构造带的成份?重塑了“老淮阳弧构造”,指出在郯庐断裂东侧,古老的秦岭带发生北移,中新生代秦岭带又在原水的纬度上产生,其构造形迹北抵海州湾两侧,南达杭州湾附近。还探讨了该区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深度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993.
油气储层岩石在不同状况下所测定的电阻率值是地球物理测井解释的重要依据。文章全面地介绍了ARS-300^TM电阻率测试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相应的用途和测定时的精度保证;对仪器设计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首次提出了仪器的改进设计。实际应用证明,改进后的ARS-300^TM电阻率测试系统测定资料准确可靠,更符合地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4.
某礼堂综合楼受浸水损坏,采用生石灰桩及高压水泥注浆综合法加固建筑物沉陷部分地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95.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主要有如下特征:1)生成时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强度强,登陆中国数偏多。2)登陆热带气旋有其各自特点。例如 “碧利斯”影响范围大、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桑美”风速大,登陆后迅速减弱。作者针对上述2个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1)2006年6月27日~8月31日,来自印度洋的热带西风增强并东推延伸及115~140°E的越赤道气流的加强都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并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的湿位相、高低层纬向风切变弱和菲律宾以东地区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ngence Zone,简称ITCZ)对流活跃等背景条件配合下,使热带气旋在这一阶段频发。2)2006年夏季水汽含量与供给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显著。“碧利斯”和“桑美”的水汽来源不同是造成这两个登陆热带气旋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数字钻孔摄像在小浪底帷幕灌浆检测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帷幕灌浆效果,将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应用到小浪底水利枢纽3号灌浆洞3个灌浆质量检查孔中。通过数字钻孔摄像得到的孔壁图像资料, 对钻孔内发育的节理裂隙、破碎带和砂浆充填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浆时浆液在外压下,主要沿连通性较好、延伸较远的裂隙向孔外岩体渗透。与渗流路径相连通的裂隙或延伸较短的裂隙,被浆液直接充填凝固后形成水泥结石。与渗流路径没有连通的裂隙则被忽略,或在灌浆压力下劈裂而部分充填,造成全充填、半充填和砂浆流出等几种充填效果;?破碎带充填与否主要与破碎带的规模、性质和与灌浆洞连通性有关。小浪底水利枢纽3号灌浆洞内的灌浆效果是明显的;将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应用于检查帷幕灌浆质量,分析灌浆浆液渗流路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大地电磁测深在陆地上的方法技术成熟, 但将其移植到海洋中却遇到了较多的技术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将磁场传感器运抵海底实施测量.为抵御海水的侵蚀和抗衡海下的环境压力, 需要研发装载磁场传感器的密封舱.该舱体需满足测磁的技术要求, 即制造材料的非磁性, 且兼顾海洋作业设备轻便的特点.LC4超硬铝合金在可选的材料中性价比居高, 然而用它制成的高压密封舱并非十分完美.因它的弱磁性, 使得磁场传感器装入舱体后, 整体频率响应发生了部分变异.这种变异虽不影响磁场传感器的使用, 但要对其规律特征予以测定, 方能剔除由此产生的对磁场测量的不良影响.在所构思的实验装置中, 通过人为产生扫频磁场, 对密封和非密封条件下的磁场传感器进行激励.在响应输出端, 测取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获得归一化的对比资料和频响异常曲线, 从而对密封前后磁场传感器的性能变化有较清楚的认识.实验结果揭示, 由高压密封舱引起的频响变异发生在中高频区段.实验数据可作为标定资料, 对海底大地电磁探测的实测信号进行校正后, 即可还原出真实的海底场源信息.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针对矿井煤层瓦斯抽放及防突中煤层透气性差,瓦斯抽放率低等问题,按照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的原理,设计了应用于抽放钻孔中切割煤体的高压水射击流装置,并在现场对喷嘴和射流器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射流方向采用+100,喷嘴直径为1.5mm,切割速度为0.2m/min,泵压为30MPa时,水射流切割钻孔中煤体效果最佳;煤层采用高压水射流切割缝后,钻孔预抽瓦斯的抽放率提高了18.8%,抽放时间相对缩短90%以上。因此,该项技术对于煤层瓦斯抽放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地学前缘》2007,14(6):215-22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测试,对水下收缩裂隙整体形成过程、裂隙内充填物沉积模式、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理论模型。水下收缩裂隙的形成共分4个阶段,依次为:泥水混合物进入低洼地带的初始混浊状态;沉积压实稳定阶段;水位线下降,盐度增大,裂隙形成阶段;沉积裂隙充填阶段。其中“异常高压作用”,对于初始裂隙的形成、沉积物孔隙水的有效排出以及主要渗流通道的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单一泥质地层裂隙内充填物沉积模式与沙泥互层的多旋回地层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沙层的润滑作用以及对早期裂隙内充填物类型的影响。上述两种地层裂隙内充填物沉积特征均与后期充注期次相对应,表现出很好的韵律性。裂隙纵剖面中生物发育层的出现,对裂隙内充填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几种性能优良的化学灌浆材料,并通过几个典型的工程实例,具体说明了化学灌浆在混凝土体孔隙、裂缝防渗堵漏工程中的特殊功能和应用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