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矿区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测量异常特征,并根据已查明的铁多金属矿体的控矿因素、矿化特征和围岩蚀变分析,认为该矿区深部隐伏有一个较大的花岗岩岩体,溪口组地层为矿源层,矿床成因具有多样性,找矿前景良好。深部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赋存的矽卡岩型断裂蚀变带中的热液型铁多金属矿,通过加强勘查与综合研究力度,可获得找矿上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高山峡谷区是滑坡灾害频发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呈多发、频发态势。本文选择坐落于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的西藏江达县作为研究区,利用野外调查获取的85个滑坡数据,选取坡度、河流密度、地貌类型、降水量、距断层距离、道路密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岩性等8个稳定性影响因素,运用地理探测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1)按滑坡体体积划分等级,江达县滑坡主要以中、小型滑坡为主;按其稳定性划分,50%以上的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按危险等级划分,以Ⅲ级、Ⅳ级为主;江达县滑坡主要沿河流与道路分布,全县地面调查发现85处滑坡全部分布于河流附近,其中71.76%的滑坡分布于道路两侧。(2)江达县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地貌类型、河流密度、道路密度和距断层距离,其贡献率分别为0.501,0.477,0.465,0.332;当影响因子两两相互作用时,因子解释力总是大于单个因子对滑坡稳定性的解释力,即当两种影响因子相互作用时,对于滑坡的失稳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相回归方法并结合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在对中国中部典型高山站南岳和庐山1960-2017年平均风速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的基础上,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其与周边低海拔台站的差异,并利用NCEP/NCAR再分析风速资料对其差异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南岳站平均风速序列存在一个由测风仪器变更而导致的非均一点,而庐山站不存在非均一点;南岳和庐山年及四季平均风速均显著高于周边台站,且高山站以春季和夏季风速最大,而低海拔台站各季节风速差异较小;近58 a高山站及周边低海拔台站的年及四季平均风速均呈显著的减小趋势,但高山站的减小速率显著高于低海拔台站;同区域NCEP/NCAR的1000 hPa和850 hPa平均风速变化的差异与高山站和低海拔台站的差异基本一致,说明中低空和地面风速的这种差异在中国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高山峡谷复杂地形是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地形和场地条件,大量的工程(桥梁、大坝等)修建在这类场地上.实际震害调查结果表明不规则地形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高山峡谷复杂地形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针对浅切割的高山峡谷复杂地形(山体顶和峡谷底的高差在10...  相似文献   
15.
北极苔原新奥尔松地区的地表辐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所在地,德国Koldewey站1993-2003年的资料,对新奥尔松地区的地表辐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云的影响,新奥尔松极昼期间的日照百分率仅为32.2%。暖季由于下垫面地表冰雪融化,地表反射率迅速减小,地面吸收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都迅速增大。全年累计的净辐射为正值;暖季是接受太阳辐射能的主要时段,寒季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极少。虽近10年来新奥尔松地区的气温增加十分显著,但各辐射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地表辐射实测值与同期NCEP/NCAR相邻格点逐日资料的比较表明,NCEP资料对各辐射项模拟的精度不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增温速度高于全球变暖的平均水平,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叶面积指数(LAI)和蒸散发(ET)在塑造陆地表面过程和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中,我们重点关注LAI和ET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基于2000-2014年的MODIS产品,我们发现蒙古高原的LAI和ET之间存在普遍的正相关关系,而青藏高原则没有协同作用。总体而言,青藏高原LAI的显著增加(减少)区域占总面积的49.38%(50.62%),蒙古高原则为94.92%(5.09%);青藏高原ET增加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21.70%(124.10×10~3 km^2),蒙古高原为88.01%(341.60×10~3 km^2)。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在整个空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在景观的某些部分发现了不匹配。需要通过观测和/或实验研究来探讨这些关系,包括植被特征及其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Understanding of the habitat range of threatened Himalayan medicinal plants which are declining in their abundance due to high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agrotechnologies for cultivation. In this communication, we have discussed the habitat range of two alpine medicinal plants, Aconitum naviculare (Bruehl) Stapf and Neo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 Hong in a trans-Himalayan dry valley of central Nepal, Manang district. They are the most prioritized medicinal plants of the study area in terms of ethnomedicinal uses. A. naviculare occurs on warm and dry south facing slopes between 4090-4650 m asl along with sclerophyllous and thorny alpine scrubs, while N. scrophulariiflora is exclusively found on cool and moist north facing slope between 4000 and 4400 m asl where adequate water is available from snow melt to create a suitable habitat for this wetland dependent species. The soil in rooting zone of the two plants differs significantly in organic carbon (OC), organic matter (OM), total nitrogen (N) and carbon to nitrogen (C/N) ratio. Due to cool and moist condition of N. scrophulariiflora habitat, accumulation of soil OC is higher, but soil N content is lower probably due to slow release from litter, higher leaching loss and greater retention in perennial live biomass of the plant. The C/N ratio of soil is more suitable in A. navuculare habitat than that of N scrophulariiflora for N supply. Warm and sunny site with N rich soil can be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ofA. naviculare, while moist and cool site with organic soil for N. scrophulariiflora. The populations of both the plants are fragmented and small. Due to collection by human and trampling damage by livestock, the population of A. naviculare was found absent in open areas in five of the six sampling sites and it was confined only within the bushes of alpine scrubs. For N. serophulariiflora, high probability of complete receding of small glaeiers may be a new threat in future to its habitat. The information about habitat conditions, together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other areas, ean be useful to identify potential habitats and plan for cultivation or domestication of the two medieinal plants.  相似文献   
18.
秦昭 《地图》2009,(1):96-103
刺目的阳光下,群山在眼底一览见余,这里就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心脏地区。雪峰林立,沟壑纵横,一条条冰川冰雪巨蟒在海拔上驰骋;海拔两千米以下,可见到一片片绿色的高山牧场,蓝包的高山湖泊点缀在其中,想必那湖畔草地上一定是野花绚烂、牛羊成群;  相似文献   
19.
20.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出台条例,对昭通大山包自然区湿地资源实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大山包自然区位于滇东北距昭通市区80余公里处,3000公顷面积内分布有数千亩高山湖泊、19万亩高山草甸、19处适宜涉禽鸟类栖息觅食的高原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单。条例规定,建立大山包湿地专门保护机构,制定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