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124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中钙质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能松  张兴辽 《岩石学报》1993,9(3):240-254
  相似文献   
72.
Reater  A 李才 《世界地质》1993,12(4):49-55
在较低级变质泥质岩石中利用全岩的K—Ar和~(40)Ar/~(39)Ar分析方法来测定劈理形成年龄时,由于矿物样品的特殊性和碎屑颗粒间潜伏氩的存在,使测定工作变得复杂。复杂的矿物影响可通过仔细分辨K/Ca和~(40)Ar/~(39)Ar的年龄光谱加以解决。然而,碎屑的影响可能继续存在,甚至在具有渗透性裂开的变质泥质样品中(全岩和白云母,粒级均在0.4~0.63μm之间)也不例外,直到浅变质带(或浅带)的边缘这种影响才被消除。伴有浅变质裂开的凝灰岩夹层其~(40)Ar/~(39)Ar和K—Ar法测定的全岩劈理年龄与地层古生物学测定的劈理年龄相一致,这说明K—Ar和~(40)Ar/~(39)Ar法不受碎屑的影响。在粒级上与上述浅变质凝灰岩相区别,富含白云母的另一种凝灰岩具有下面特征,颗粒间界限明显,K—Ar和~(40)Ar/~(39)Ar全气体年龄与上述凝灰岩一致,不随颗粒的大小发生变化。近带高变质凝灰岩由边界不清的白云母颗粒组成,它们连续记录了~(40)Ar/~(39)Ar全气体年龄,其中~(40)Ar/~(39)Ar值比K—Ar值高10%~15%(全岩粗碎屑颗粒),这一差异是由于在辐射中受反冲气体~(39)Ar的影响,并表明颗粒的边界形态(有效表面积/体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39)Ar的反冲。  相似文献   
73.
74.
75.
王义勤 《地下水》1993,15(1):15-18,22
本文介绍变质岩区裂隙水开发利用,阐明了开发变质岩裂隙水的先进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在同类地区找水技术的精度。  相似文献   
76.
闽北前寒武纪变质岩的P—T—t轨迹和其形成的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华林  庄建民 《福建地质》1993,12(3):182-194
闻北前寒武纪变质岩是华夏古陆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闽北麻源群和马面山群变质岩详细的变质变形关系的研究和石榴子石环带测定P-T-t轨迹的应用,结合构造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证实了麻源群变质岩形成于早元古代或更老年代,在早元古代末期遭受过中压、中高温变质,但在晚元古代晋宁期与中元古代形成的马面山群岩石一起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表现为早元古代麻源群岩石遭受强烈改造,具有早期地壳再活化特点。麻源群岩石完整的晋宁期变质P-T-t轨迹不支持正常大陆碰撞的假说,它的形成与异常的地幔热流有关,很可能为一种地壳增厚和地幔减薄的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