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99篇
地质学   715篇
海洋学   101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MS8.1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的野外调查表明,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8.1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位于昆仑山南麓,西端可能终止于布喀达坂峰,东端点距青藏公路以东70km.主破裂带总长度可达350km,总体走向N80°~85°W.具明显的左旋水平走滑运动性质,最大左错量为6m.宏观震中初步定在库赛湖东约30km一带,震中区烈度定为Ⅺ度根据初定宏观震中的位置,建议将该地震命名为库赛湖地震.  相似文献   
62.
冯金顺 《江苏地质》2001,25(4):223-227
根据金坛地区第四纪地层剖面,对下蜀组和Ge湖组(上段)地层层序、沉积特征、成因及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下蜀组与Ge湖组(上段)是不同期、不同相的产物,在平原区与丘陵山区的交接地带,Ge湖组(上段)超覆于下蜀组之上。  相似文献   
63.
辽西金(金岭寺)-羊(羊山)盆地北部陆相红层土城子组非常发育,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根据岩石组合、组构、沉积相及环境变化等分析,本区土城子组自下而上大体可划分为1个Ⅱ级层序、2个Ⅲ级层 序、26个Ⅳ级层序。在区域构造控制下,金-羊盆地北部在土城子期经历了两次湖扩张-湖萎缩过程,分别对应下部的冲积扇-干化湖、中部的冲积扇-风成沙漠和顶部的干化湖沉积。  相似文献   
64.
巩杰生 《黑龙江地质》2001,12(4):137-145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是我国加入世界“人与生和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在介绍了长白山的研究史和保护史之后,提出了长白山的五大旅游资源特色:火山锥体,高大雄伟;垂直分带,景观各异;天池火口,神秘莫测;急流习瀑,谷底森林;冷热矿泉,可饮可浴。并概括为长白山“五绝”:火山锥、垂直景观带、火口湖、瀑布、矿泉。将长白山火山区旅游资源划分为3大类和若干类型。在旅游区划分中包括3条登山路线、6个景区和若干景点。最后提出了关于长白山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则、开发保护、改善交通和火山区建设等建议,特别提出了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5.
台湾大鬼湖的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台湾大鬼湖之黑色沉积物岩芯中出现特殊的白层,其性质与黑色沉积物差异很大:白层有较低的孔隙率、有机质含量、碳/氮比,与较高的碳/硫比和氮/硫比,有机质较偏向水中浮游生物,可能是较干冷的气候下沉积的;而黑层之有机质主要来自陆生植物,可能代表较湿暖的气候.主要的白层出现年代,如0aAD,500aAD,700aAD,900aAD,1350aAD和1500aAD等,大多可以和中国或秘鲁冰芯所记录之干冷期及高尘暴期相对应,似乎表现大尺度的气候变动。  相似文献   
66.
67.
北极巴罗Elson湖过去450年气候与环境变化记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Elson湖长60cmAB—67钻孔岩芯提供了过去450年连续的高分辨环境变化记录。综合分析210Pb测年、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化学元素和微体古生物化石等资料,一致反映出巴罗地区过去450年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存在如下3个阶段:1)大约1540~1740年,为低海面寒冷时期;2)1740~1827年,为气候转暖-海侵过渡时期;3)1827年至今,为继续海侵-气候波动变暖时期。其中1800年前后和1940年前后,气温较高。1921~1993年巴罗的气温记录说明,北极地区气温不仅有明显的10a和60a周期变化,而且年平均温度变幅极大,达4.5℃。显示极地气候变化特别强烈并不反映大幅度升温。近20年来的变暖趋势是1827年以来自然的气候波动变暖的继续。  相似文献   
68.
张贤根 《水文》1992,(4):59-61,54
  相似文献   
69.
70.
一、霞浦湖日本超过1hm~2以上的天然湖泊有483个,水库2730个。霞浦湖是日本第二大潮,为海迹湖。位于关东平原东部利根川入海口附近,距东京约50km,是利根川水系的一部分。流域面积2169km~2,湖泊面积220km~2(其中西浦171km~2,北浦37km~2,外浪逆浦12km~2),最大水深7m,平均水深4m,属浅水型湖泊。湖水容积8×10~8m~3,平均滞留日数200天。霞浦湖原是咸水湖,1963年在日立川和利根川汇合处上游500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