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3篇
  免费   1492篇
  国内免费   2027篇
测绘学   2102篇
大气科学   498篇
地球物理   757篇
地质学   5624篇
海洋学   714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563篇
自然地理   52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57年   7篇
  1948年   7篇
  1945年   5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基于HJ-1A高光谱的黄河口碱蓬和柽柳盖度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广波  张杰  马毅 《海洋学报》2015,37(9):51-58
碱蓬和柽柳是黄河口湿地典型的盐生植物类型,是多种保护珍禽的主要栖息地,具有景观尺度较小、分布广且多混生的特点。应用覆盖黄河口北部潮滩的HJ-1A高光谱遥感影像,基于现场测量的端元光谱和从遥感影像中使用顺序最大角凸锥法(SAMCC)自动提取的端元光谱,应用线性光谱分解法(LSU)、正交子空间投影法(OSP)、匹配滤波法(MF)、最小能量约束法(CEM)和自适应一致估计法(ACE)5种不同光谱解混方法进行混合像元光谱解混,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端元光谱分别对碱蓬和柽柳盖度的反演能力,并给出相应的反演模型。结果显示:(1)现场测量端元光谱取得了较好的碱蓬和柽柳盖度反演结果,其中应用LSU方法的光谱解混结果与现场测量盖度的决定系数对于碱蓬和柽柳分别达到了0.88和0.95;(2)两种端元获取方式的光谱解混结果中,LSU和OSP方法均获得了较高的相关性,ACE解混方法的相关性都最低;(3)SAMCC方法提取端元光谱对柽柳的分解结果与现场测量盖度的相关性远高于碱蓬。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决策级数据融合方法对高光谱图像地物分类结果的影响,作者利用各分类器和主成分分量的优势,提出了两组地物分类结果的决策级融合策略,利用8种常用监督分类方法对高光谱原始图像和PCA变换后不同分量组合图分类得到的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并应用覆盖黄河入海口新老河道交界处的CHRIS/PROBA高光谱图像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每类地物分类精度最高的、空穴和缝隙采用总体分类精度最高的融合策略,在综合考虑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的情形下,仅使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按照分类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的融合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为87.82%。与8种监督分类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最大似然法相比,精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同时明显减少了错分现象,尤其是对于分布面积较小的翅碱蓬和柽柳,滩涂被误分为翅碱蓬、芦苇被误分为柽柳的现象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93.
端元提取是混合像元分解的基础,也是高光谱遥感的研究热点。对于特定区域的高光谱图像应该使用哪种端元提取算法,需要对各种端元提取算法进行客观地评价。作者针对黄河口湿地CHRIS高光谱图像,使用了重建图像与原图像的均方根误差、有效端元数量两个指数对PPI、N-FINDR、VCA、OSP、IEA和SISAL六种典型的端元提取算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SISAL算法重建误差最小,仅有其他算法误差的10%~28%;OSP算法识别了具有物理意义的6种有效端元,多于其他算法识别的地物类型,而SISAL算法识别的端元缺乏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山东沿渤海地区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山东沿渤海地区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可为政府制订对策保护影响人口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模型方法预测 2030年、2050年和 2100年百年一遇高潮位高度值。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识别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区、预测影响人口。研 究结果如下:如果不对百年一遇高潮位采取防范措施、不考虑百年一遇高潮位持续时间和不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山东沿渤海 地区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2000年、2030年、2050年和 2100年年分别为 86. 79伊10 4 、93. 33伊10 4 、97. 43伊10 4 和 115. 40伊10 4 人。 研究结果表明:(1 ) 影响人口占沿海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大,2000年、2030年、2050年和 2100年年分别为 10. 34% 、11. 13% 、 11. 61% 和 13. 75% ;( 2 ) 影响人口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寿光、东营、昌邑、广饶、垦利、河口和寒亭地区,占 85% ~90% ; ( 3 ) 由于影响区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人口逐年增多,增加的影响人口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营、沾化、寿光、广饶、无 棣、河口和垦利,占 93. 48% ~94. 63% ; (4 ) 影响区抢险、自救和逃生困难不断增大,从 2000年到 2100年,影响区内岸线附 近的水深将增加 0. 47~1. 19 m;(5 ) 人口密度大、地形坡度小的河口、垦利、东营、广饶和寿光是百年一遇高潮位影响人口 多、随平均海平面上升影响人口增加快的地区,应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的估计方法,并将实时钟差应用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采用自编软件,依据全球均匀分布的IGS参考站实测数据,基于非差消电离层组合载波和伪距观测量实现了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试验结果表明,自主估计的实时卫星钟差与IGS发布的最终精密钟差具有较好一致性,互差优于0.2ns;用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能够获得静态定位1~2cm、仿动态定位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青岛地铁3号线、2号线基坑工程为背景,针对基坑"土岩组合"的特点,研究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影响因素,提出地铁工程绿色施工内涵。在广泛调查基础上,确定了9个指标项,44个因素项,129个分因素项,提出绿色施工评价标准。通过层次分析计算指标与因素的权重,得到评价模型,对地铁工程绿色施工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简单易行,对推动地铁工程绿色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高桩挡板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性能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RANS方程为控制方程,基于有限体积法,在动量方程中添加源项,建立了具有造波‐消波功能的数值波浪水槽。利用建立的源项造波数值波浪水槽,模拟了高桩挡板透空式防波堤在规则波作用下的消浪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堤前堤后的流态,分析了挡板相对入水深度对透浪系数的影响。在与试验值及拉帕公式对比后发现,数模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接近,拉帕公式偏大。研究了堤顶相对宽度、相对水深、相对波高对透浪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修正公式,修正公式与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8.
CryoSat-2卫星海冰区域波形识别及海冰干舷高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0%阈值法对CryoSat-2卫星波形数据进行重跟踪,将波形特征参数和海冰浓度相结合,对海冰和Lead(浮冰之间的开阔水域)进行有效识别。利用沿轨前后搜索算法计算海冰干舷高,并引用AWI结果,绘制2011~2013年北冰洋多年冰区域和一年冰区域平均海冰干舷高变化趋势图。比较本文结果与AWI结果的各年同期数据,验证本文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唐代新罗文士崔致远的诗歌是域外唐代诗歌创作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东方艺苑之本始"。崔致远的诗歌大多为任高骈幕僚时所作,这些诗歌或是大量记述高骈的英勇战绩,或是应和高骈的诗歌创作,在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上受到了高骈诗歌的影响。崔致远的作品继承了诗圣杜甫咏叹史实以感慨兴衰、托古讽今的传统,具有以诗证史的特色。同时,崔致远诗歌中大量化用典故,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另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00.
沈健  程枭翀  陈晓虎 《北京测绘》2021,35(10):1256-1261
养心殿东配殿综合测绘,是养心殿研究性保护工作基础测绘的专题研究内容,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传统手工测量等技术方法,全面采集了东配殿的空间、纹理、现状形制特征、历史遗迹等文物本体信息.同时,研究了各类测绘技术的适用性、支撑性、效率、成果利用价值、经济性等特性,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三种测绘技术在全面数据采集过程中,各有优势,都无法相互取代,在技术选择及应用中,需要结合文物建筑的价值特征进行判断、组合,做到空间信息、图案纹理信息、构造细部信息的综合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