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1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1837篇
测绘学   1289篇
大气科学   383篇
地球物理   599篇
地质学   4487篇
海洋学   419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360篇
自然地理   28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5年   3篇
  193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露天矿边坡变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许多影响边坡变形的因素具有灰色信息性质,因此应用灰色模型对边坡变形进行预测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手段。在灰色模型预测实践中,发现建模数据的维数对模型预测精度有较大影响。从变形预测精度研究入手,提出最佳维数建模法。通过实例应用证明,该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62.
均匀设计与灰色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考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主次.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粘聚力、内摩擦角、重度、预应力、锚索间排距、锚索长度、锚固段长度、锚固角.可见,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最重要参数,其次是岩体的容重,而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参数对边坡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这一分析结果为边坡开挖设计和加固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3.
以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背景岩石、蒸发作用、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并针对我国高氟水特点,提出防止氟中毒的方案。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坡积-滑坡土、残积-坡积和人类经济活动填土强度指数易变性调查结果。给出了根据实验方法制定出的,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充分条件下对危险斜坡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建议。提出了土体位移风险评价方法,以便论证选择防止滑坡工程设施的工程保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5.
利用辽宁省59个国家气象站2008—2017年6—8月逐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不利影响,确定辽宁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了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公众及旅游相关部门了解当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强, 59个地市(县)中,很适宜避暑的有14个,适宜避暑的有22个,较适宜避暑的有16个。②夏季辽宁大部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辽东和辽南气候舒适度优于辽宁中部和西部。辽宁东部的本溪和沿海的丹东、大连、葫芦岛和锦州南部气候舒适度等级最高,避暑气候条件更好。③辽宁夏季暴雨高风险区在东南部的宽甸、丹东和凤城一带。高温高风险区在朝阳大部和锦州西部。大风高风险区在铁岭北部、彰武、锦州、营口和长海。雷暴高风险区在铁岭、抚顺东部、朝阳西部和庄河一带。④6月、8月是辽宁适合避暑旅游的月份,尤其是 6月,避暑旅游适宜度最高,适宜面积最大。8月份次之, 7月避暑旅游适宜度较差。  相似文献   
66.
地下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及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相比较硝态氮,高浓度的铵态氮不仅有各种人为来源,天然沉积环境更是造成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NH4+质量浓度介于未检出~180 mg/L。研究区1539组地下水样品中,NH4+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高铵地下水69组,其中含NH4+质量浓度大于30 mg/L的高铵"肥水"23组。对比2005-2008年历史水化学数据,2009-2018年新增建设用地孔隙含水层高铵地下水样品比例增加25%。高铵地下水呈斑块状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区第四系底部低洼的基底、洼地等退积层序发育的淤泥质含水层中。淤泥层等富含有机质和总有机碳的沉积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铵层",有机氮的矿化是三角洲平原区城市化孔隙含水层中高铵地下水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扩张引起生活污水及富铵工业废水的泄漏入渗是城乡结合部高铵地下水铵氮的重要来源。三角洲平原区中性至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是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风化溶滤、阳离子交换吸附、海陆交互作用是珠江三角洲高铵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67.
郑世帅  徐夕生 《岩石学报》2021,37(12):3712-3734
破火山内出露的火山岩与浅成侵入岩为硅质岩浆演化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从而备受关注。小雄破火山内的火山-侵入杂岩是中国东南沿海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典型代表,包括小雄组火山岩(K2x)与两类侵入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本文以小雄火山-侵入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破火山内火山岩与侵入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和岩浆演化过程。系统的LA-ICP-MS 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小雄组火山岩形成于98~88Ma,并具有多期次喷发的特点,可分为下段、中段和上段,年龄分别为98~96Ma(K2x1)、95~92Ma(K2x2)、~ 88Ma(K2x3)。小雄花岗斑岩形成年龄为90Ma;正长斑岩形成稍晚,约88Ma。与下段流纹质玻屑凝灰岩的Nd-Hf同位素组成[εNdt)=-8.3~-7.2, εHft)=-11.8~-7.2]相比,中段流纹岩要更为亏损[εNdt)=-5.84~-5.32, εHft)=-10.1~-0.5]。研究表明,小雄组流纹质火山岩的母岩浆可能起源于发生在深部岩浆房中渐进的壳幔相互作用,中段流纹岩的源区混入了更多的亏损幔源组分。中段流纹岩与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Nd-Hf同位素组成,以及 "互补"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由发生在浅部岩浆房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堆晶作用所制约。值得注意的是,正长斑岩与花岗斑岩并不存在直接的成因演化关系,两者应是不同的起源。不同的正长斑岩岩株具有高度一致的结晶年龄、微量元素特征以及Nd-Hf同位素组成,以上特征均表明小雄破火山内的正长斑岩具有相同的起源。正长斑岩母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浆源区混入了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组分,其地球化学成分变化主要受"普通辉石+磷灰石+钛铁矿"的分离结晶所控制。  相似文献   
68.
关于华北地区几个古地震遗迹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报导华北地区几个古地震实例:1.内蒙磴口西北地震毁坏的汉代古城废墟;2.宁夏平罗西北红果子沟长城错开及古地震断层陡坎;3.宁夏中宁古城子古地震断层及沙基液化变形;4.天水—宝鸡—常兴古地震黄土滑坡带;5.辽宁海城黑音寺山地震裂缝及岩崩;6. 山东临朐山旺湖相硅藻土层中地震引起的揉皱变形;7.江苏新沂嶂山闸古地震裂缝  相似文献   
69.
俞敏  李旺珍  胡华敏  谭彬建 《探矿工程》2006,33(8):38-41,44
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以其结构合理、工艺灵巧、适应性广、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在桂(林)—柳(州)高速公路高边坡加固工程中采用了该项技术,经过近1年的运转表明,效果良好。对该项工程作了详细讨论,介绍了边坡的地质条件、稳定性分析和设计参数的选取,总结了施工中锚索的造孔、下索、注浆、张拉锁定等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70.
讨论了回转钻进工艺、跟管钻进工艺、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顶驱式回转钻进工艺以及振孔高喷成孔工艺在砂卵石层高压旋喷灌浆成墙中成孔施工适应性、有效性以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