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45篇
综合类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01.
黄鳍鲷结节病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嘉 《海洋与湖沼》1991,22(6):561-565
于1989年,以鲜活组织压片和组织切片镜检的方法对采自海水网箱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所患的结节病作出了确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黄鳍鲷结节病是由分枝杆菌(Mycobacteriuta sp.)感染引起的。病原体系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型的抗酸杆菌,其长短悬殊,约为4—12μm,平均9.4μm;直径则较一致,约为0.4—0.5μm。2.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产生由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构成的局灶性肉芽肿结节;根据结节的结构特点,可将这些结节区分为四个类型,即无包膜的Ⅰ型、有包膜的Ⅱ型、有干酩样坏死中心和包膜的Ⅲ型和有空洞和包膜的Ⅳ型。3.四类型结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巨噬细胞杀灭和局限病菌,而病菌要求增殖、播散的炎症过程。4.黄鳍鲷结节病的巨细胞与哺乳类动物结核病的巨细胞差别在于其核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巨细胞内黑素颗粒的形态与结节上皮样细胞的坏死有关。结节的结缔组织包膜的形态变化与病原菌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抵抗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2.
103.
港养黄鳍鲷性腺发育和性转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洪万树  黄振池 《台湾海峡》1991,10(3):221-228,T002
本文利用光镜和电镜显微技术研究了福建东山县西埔湾黄鳍鲷性腺发育过程和性转变规律。结果表明,港养黄鳍鲷雌性性腺不能向产卵状态过渡,因而不能自然产卵,其卵细胞发育可分为5个时相,卵巢发育也可相应地分为5期。雄性性腺在港养条件下能够发育成熟,其精巢发育可分为6期。Ⅰ龄组雄性个体和雌雄同体并存;Ⅱ龄组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同体,少数个体已转变为雌性鱼;Ⅲ龄组和Ⅳ龄组的个体均为雌性鱼。本文还对卵黄的形成、卵母细胞的退化吸收以及排卵的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4.
姜新发 《海洋科学》1998,22(4):69-70
动物行为变化往往是疾病的先兆,对人工饲养的海兽在其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价,对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极为重要。本文从行为学角度介绍海洋哺乳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几种常见的病理行为及处理方法。1 呕吐人工饲养的海洋哺乳动物呕吐行为一般可分为神经性呕吐和器质性呕吐两种。神经性呕吐,又称自发性呕吐,多发生在海兽进食之后,呕吐常不费力,呕吐物较完整,无明显臭味,海兽活动正常,精神兴奋紧张;器质性呕吐又称干呕,其特点是发生时间不确定,呕吐常伴随腹部剧烈收缩,呕吐物消化一般比较充分,且有不愉快的气味,海兽多表现为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05.
红鳍东方鲀幼鱼消化道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6.
记述了1998年5月莱州湾中采得的东方(Takifugu)标本中的2尾个体,其形态特征介于红鳍东方(Takifugurubripes)和假睛东方(Takifugupseudommus)之间,经比较分析认定其为该两近缘种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7.
对 1997年 5月莱州湾潍河口采集的黄鳍刺虎鱼前期幼鱼进行消化道内含物分析。结果表明黄鳍刺虎鱼前期幼鱼为浮游动物食性 ,主要摄食镖蚤类、短尾类幼体、猛蚤类和甲壳类的六肢幼体。摄食有明显的节律 ,清晨消化道内含物最多 ,傍晚最少。摄食的种类随昼夜不同时间有一定的变化。摄食率 :C=9.2 52 8g/ (10 0 g· BW· d) ;日摄食量 :FD=0 .0 0 4 7g/ d。  相似文献   
108.
养殖大菱鲆烂鳍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山东半岛3个养殖场各分离到一株大菱鲆烂鳍病的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极生鞭毛,有运动能力,菌落半透明。经常规生理生化特征测试和16SrRNA基因序列对比,表明它们都是同一种细菌。理化特征的结果显示这3株菌均与V.anguillarum的表性特征非常相似。对其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与V.anguillarum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将该菌鉴定为V.anguillarum.  相似文献   
109.
津沙 《海洋世界》2012,(2):50-51
每年1月,日本筑地鱼市年度第一条蓝鳍金枪鱼的拍卖价格都列位当年高价。今年的起价尤显突兀,一条重269千克的蓝鳍金枪鱼,竟拍出了5649万日元,即7360美元的高价。高价购买金枪鱼在日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蓝鳍金枪鱼脂肪含量高,其中腹部脂肪含量最高,在东京的寿司店里,一份可卖24美元。不过,紧密关注蓝鳍金枪鱼居住环境的环保专家表示,火热的拍卖场面向渔民传递着错误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0.
红鳍原鲌是太湖常见鱼类之一.对2004年11月到2005年10月的样本(236尾)分析结果表明:在食物组成上,红鳍原鲌主要摄食枝角类和小型鱼类,其食物组成随体长变化明显.全长小于130 mm的红鳍原鲌主要摄食枝角类,小型鱼类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全长大于130 mm的红鳍原鲌以小型鱼类为主要食物.在对浮游动物的摄食选择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