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7篇
  免费   1252篇
  国内免费   1499篇
测绘学   708篇
大气科学   428篇
地球物理   918篇
地质学   3993篇
海洋学   812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887篇
自然地理   120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41.
规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是对未来的科学安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划。经济要发展,发展要占地,占地必须科学合理。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支持、保障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1986年、1987年,我国先后开展的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使我国建立了一个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覆盖全国、省、市、县、乡的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完善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力促进了城乡规范用地,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有效地遏制了乱占滥用耕地势头,为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增强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2.
《测绘科学》2005,30(5):97-97
自2005年5月1日起,《测绘科学》接受网上投稿,网上审稿和稿件管理系统开始使用,作者投稿请登录刚站http://210.75.99.21进行注册。作者投稿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43.
《测绘科学》2005,30(5):120-120
《测绘科学》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采用顺序编码制,其文献编号以正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排序,序号置入方括号内。  相似文献   
144.
《测绘科学》2005,30(1):i001-i001
中国矿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由“矿山测量”学科逐步发展过来的,学科成立于1953年,是我国矿山测量事业的发源地。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11月经批准设置“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12月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继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解放军测绘学院之后的全国第三家。  相似文献   
145.
论述了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依存关系,说明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国土资源通讯》2005,(9):F002-F003
4月18日上午,坐落在江苏省东海县的中国科学钻探现场举行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简短而隆重的竣工典礼。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了典礼。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科钻现场科普馆和主要实验室,听取了中国大陆科钻学钻探成果汇报,并在竣工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7.
王卫丹  贾朋群 《气象科技》2002,30(3):191-192180
文章简要介绍和分析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对1991-2001年10年间各国发表地球科学领域研究论文的统计结果。从发表论文总量和论文被引频次看,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和德国位居前列;在期刊引文总量排名中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和Geophsical Research Letters位居前2位。  相似文献   
148.
149.
也论成都粘土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成都粘土的成因机制,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分析成都粘土的分布、结构、矿物组成等特征入手,客观地展示了成都粘 本质,进而将其与我国北方的马兰黄土和长江中下游的下蜀粘土之间的特性进行比较以及对龙门山和成都平原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古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典型的成都粘土的成因是属于风成“黄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0.
文章简述了李连捷先生为中国的土壤科学和为生产服务而奋斗的一生。20世纪40年代,他在去美国深造之前,就在国内到贵州、广西和华南的许多省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土壤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接受先后到黑龙江、青海和内蒙古等省区进行荒地资源垦殖的调查任务,并于50~60年代,先后参与和组织了对西藏、新疆等地多专业的大型综合考察。通过这些考察,为西部大开发摸清和积累了大批可贵的自然资源资料,为我国土壤的发生和分类、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李先生在他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工作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土壤科学人才。他一生刚正不阿、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李连捷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