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4篇
  免费   2144篇
  国内免费   2612篇
测绘学   3028篇
大气科学   874篇
地球物理   1351篇
地质学   7812篇
海洋学   1553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1103篇
自然地理   875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571篇
  2015年   557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815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6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3篇
  1942年   6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将专家系统技术与常规控制、模糊控制、超前控制、仿人智能操作控制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专家系统决策的多模式控制(MCDBES)。经试验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MCDBES系统对未知数学模型的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本文提出的MCDBES已成功地应用于燃油陶瓷窑炉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2.
33.
34.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多中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如罗森斯坦一罗丹(Rosenstein.Rodan)的平均增长理论:赫尔希曼(A.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等以及中国区域经济的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战略西移理论等,他们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林林总总,归根结底分为两种:平衡增长与不  相似文献   
35.
《地球化学》1986,(1):66-77
实验结果证明,天然腐殖酸对Pb、zn元素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如每克溶解的胡啡酸可结合487mg Pb、165mg Zn,每克溶解的河流胡敏酸可结合262mg、Pb、308mg Zn;有机-金属络合物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如在饱和蒸汽压条件下,胡啡酸-Zn络合物开始分解的温度为190±5D℃,乳酸-Zn络合物为180±5℃,EDTA-Zn为200±5℃以及苯醌-Zn为240±5℃。作者认为,在层控铅-锌矿床形成过程中,有机-金属络合物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迁移形式。  相似文献   
36.
提出川滇地洼系“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形成与陆壳演化的成生联系,是与本区陆壳由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演化各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成矿作用的产物.与此同时,并总结了本区“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新生性、旋回性及层控性四大特点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7.
徐州土壤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江苏徐州黄棕壤进行不同深度层位多环芳烃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多环芳烃在土壤深度剖面中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多环芳烃在徐州土壤剖面中主要集中在地表0~20 cm内。其中低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迁移能力较强,4~6环等高环化合物相对较难迁移,主要残留于地表生态系统环境中。  相似文献   
38.
滇西北核桃坪铅锌矿是保山地块内沿澜沧江断裂带发育的一个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严格受近SN向的断裂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及矽卡岩中。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V1矿体的氢、氧、碳、硫、硅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溶液中水、碳、硅、硫和铅的来源以及成矿流体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V1矿体中矿石的石英δ18O水值变化范围为6·1‰~7·6‰,平均为6·7‰,其δDV-SMOW值变化范围为-100‰~-108‰,平均为-104‰,说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分异水,并在后期成矿作用过程中有地层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的加入;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V-PDB和δ18O水值分别为-6·6‰~-5·9‰和5·0‰~5·2‰,反映成矿流体的碳、氧具有深部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的特征。硅、硫和铅同位素具深部岩浆或地幔来源的特点,但遭受后期壳源物质的混染。据此提出该矿床是与深部岩浆热液或幔源流体贯入有关的构造热液脉型矿床,其成矿作用受控于深部过程的驱动和控制,可为指导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广西大厂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李华芹  王登红  梅玉萍  梁婷  陈振宇  郭春丽  应立娟 《地质学报》2008,82(7):912-2008-01-30
本文对广西大厂矿田拉么矿区内出露的酸性侵入岩和矿石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龙箱盖含斑黑云母花岗岩锆石原位SHRIMP UPb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4±4Ma(95%可信度)和98.6±1.9Ma(95%可信度),矽卡岩成矿期锌铜矿石中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98.6±6Ma(95%可信度)。上述测定结果表明,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与相关岩体的成岩年龄接近,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40.
从祁连山七一冰川流域各介质中总共检测出2~7环的多环芳烃50多种,其中16种美国EPA优控物质中,只有二氢苊和二苯并[a,h]蒽没有被检测到.雪冰和冰川融水样品中相对富集3环和4环,雪冰不溶微粒和冰尘以及七一冰川周围表层土壤样品主要以4~6环为主,这是由PAHs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荧蒽/芘,菲/蒽比值表明,研究区检测出来的多环芳烃可能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特别是煤的燃烧和机车尾气排放产生.大气污染传输与干湿沉降是七一冰川及其周围土壤中PAHs的主要输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