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291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由于黄河两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迅猛增加及中上游地区水利设施的不断投入使用,黄河对于下游三角洲为说已由常年流水性河流逐渐变这一条季节性断续来水的河流,来沙情况 定程度的变化,致使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泥沙搬动与沉积,河流纵横断面特征,河口推进情况及沉积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572.
埕岛及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域晚第四纪地层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埕岛海域DB9孔岩性、生物以及年代学的地层分析,将其自上而下划分成三个海相层(全新世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层、献县海侵海相层、浅海相层)和三个陆相层(平原河湖相层、平原河流相层、陆相层),并解释了古环境演变。对比现代黄河三角洲近海各钻孔,总结出黄骅海侵以来的滨浅海—前三角洲—滨浅海—前三角洲等四元层序,从而全面地阐明了埕岛海域晚第四纪地质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573.
现代黄河三角洲以粉质类土沉积为主,土体渗透系数是三角洲上进行工程开发活动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变化规律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采集原状土样,利用模拟加栽渗透实验,研究固结压力、渗透压力对黄河三角洲粉质土渗透系数的影响,得到土样在不同方向上渗透系数随固结压力和渗透压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试验,从微观结构上探讨了土体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的机理。  相似文献   
574.
黄河三角洲冰-泥(沙)互层及其产出的沉积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水文条件和气候环境形成了大量冰 泥互层的特殊现象。按成因,黄河三角洲上冰 泥互层可分为沉积型和侵蚀充填型两种。冬末春初,当气温回升,冰层融化,在冰 泥互层区可以形成3种特殊的、未见报道的沉积构造:冰成泥沙笋、冰成豆粒和冰融水滴坑。这些沉积构造和冰 泥互层区遗迹是冰 泥互层现象重要的地质记录,可用以指导古代地层中类似现象的识别和正确解释。冰 泥互层多发育于冬季广泛出露的边滩、心滩和部分河道上,是暴露与准暴露沉积环境和低温(±0℃)气候条件下的产物。结合黄河三角洲和莱阳盆地莱阳组马耳山段地层研究认为,对冰 泥互层及其产出的沉积构造的研究对于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5.
东营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项跨世纪工程的重合部。本文论证了发挥东营市海陆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三大基地的规划设想,同时提出了以“科技驱动”实现总体目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76.
朱天征  李振国 《气象科技》2003,31(3):156-159
通过对1980~1999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棉铃虫的调查,分析了同期气象条件对棉铃虫发育及其第五代发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第五代棉铃虫发生的预报方程,2000和2001年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7.
《山东地质》2008,(6):78-79
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是2004年1月19日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并于2004年3月19日正式授牌,2006年9月3日揭碑开园的国家级地质公园。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境内),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一致,占地面积1530km^2,主要地质遗迹面积520km^2。  相似文献   
578.
波浪载荷导致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垂向运移现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7~8日,现代黄河三角洲刁口地区经历了一次由台风麦莎引起的风暴潮过程。通过对比分析风暴潮前后受保护潮坪滩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变化情况,发现了风暴潮期间在强烈的波浪载荷导致的渗流作用下,粉质土海床出现了极细粉粒由下向上运移并输出滩面的现象。结合现场试验期间采集到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本文基于海床动力响应的观点分析了其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579.
“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是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基于1998年、2008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构建黄河三角洲“三生”用地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重心转移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区“三生”用地转型特征、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 1998—2018年黄河三角洲“三生”用地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占比大幅增加(+13.50%),生态用地占比大幅减少(?17.19%),生活用地占比小幅增长(+3.69%)。1998—2008年,“三生”用地转型以生态用地向生产用地转型为主。2008—2018年,无绝对优势转型类型,转型过程复杂化。② 1998—2018年,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指数由0.390升至0.395,较高质量区与高质量区占主体地位。研究区中部及黄河入海口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东南及东北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降低。③ 植被覆盖度、微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是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区位因子与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贡献率随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生态保护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80.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型的图谱方法--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hangesinlandcoverandland-usehaveimpactsandimplicationsatlocal,regionalandglobalscalesbecauseofthewaytheyalterbiophysical,biogeochemicalandhydrologicalstatesandprocesses(Alcamoetal.,1996;Li,1996).Since1990,scientistsathomeandabroadhavebeenpayingattentiontoresearcheson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LUCC)(Turneretal.,1990;MeyerandTurner,1994),butresearchisnotenoughon"spaceandprocess"ofLUCC(Turneretal.,1995).Spatialrelationshipbetweenvariablesyethasnotbeenestablished(Bockstael,1996).Soitispa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