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20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702篇
海洋学   279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5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3月27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山青等领导带队深入化隆县就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调研.现场协调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并与地县领导对接工作.共同研究下一步项目实施和新村建设工作。海东行署专员金长华、副专员马丰胜、王发昌以及化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地县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副厅长朱小川、张辉,厅党委委员、省移民安置局局长祁颢云,厅副巡视员贾玉仓等领导参加调研。  相似文献   
972.
6月的青海景色宜人,满目葱茏。行走在百万亩重大项目公伯峡北岸片区化隆县甘都街村项目区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红山、绿野、黄河间的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  相似文献   
973.
近日,国土资源部专家、领导组一行在部耕地保护司副司长闫刚、部财务司副巡视员宋静波的带队下,来我省就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调整方案进行调研评估。专家组一行不顾长途劳累、高原缺氧,起早贪黑,深入重大项目区化隆、循化、尖扎、贵德县的田间地头,实地认真查看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并对重大项目有效推  相似文献   
974.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前提。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农村耕地抛荒给粮食生产安全敲响了警钟,也使土地管理工作成效受到影响。据调查,浙江省舟山市2010年底耕地抛荒面积为1.17万亩,抛荒率达5.62%;湖南某县耕地抛荒面积达4.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3%;四川省武胜县2008年抛荒耕地3.2万亩,占全县耕  相似文献   
975.
截至5月18日,计划于年底前完工的公伯峡北片区工程已完成投资6388.5万元,土地开发11563亩,完成了84%;耕地整理9405亩,完成了70%;  相似文献   
976.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与省监察厅、省检察院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联合开展对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理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研究出台加强征地补偿金发放、物资采购等七个重点环节监督管理办法,从七个重点环节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7.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随继  李玲  颜明 《地理研究》2013,32(3):395-402
黄河中游产流量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鉴于迄今有关气候及人类活动对该区产流量减小的影响比重仍存争议,本研究利用累积距平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近60年来的产流量变化趋势,识别出1971年和1985年两个拐点年份,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方法(SCRCQ)估算了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在产流量变化中的贡献率。与基准时期1950-1970年(TA)相比,在不考虑蒸散量影响的情况下,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在1971-1985年(TB)分别为25.94%和74.06%,在1986-2009年(TC)分别为25.13%和74.87%;如果考虑蒸散量的影响,则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在TB和TC时期分别增大到91.74%和93.41%。显然,人类活动是该区间地表产流量减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方式是拦蓄滞留,这些拦蓄滞留的水量大多数最终通过蒸散作用而从地表径流循环进入大气循环,即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8.
979.
寻找和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是落实国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要措施.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对河南省黄河滩区滩涂的类型、面积和分布现状等进行遥感调查和统计分析,按照行洪安全标准和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得出黄河滩涂中老滩的宜耕区适合作为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的重要结论,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滩涂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0.
Based on long-term measurements at three gauging stations, Toudaoguai, Fugu and Hequ, and on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discharge (Q)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Cs) of a riv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with a reservoir located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impacts of the local sub-watershed between Toudaoguai and Fugu gauging stations on sediment budget to the Yellow River have been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deposition processes in the Tianqiao Reservoi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over 80% of the precipitation that falls in the local subwatershed is unable to contribute to the Yellow River runoff 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annualmaximum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usually less than 30 kg/m^3 during flood seasons at Toudaoguai Gauging Station, but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varies dramatically at Fugu Gauging Station. About 35% of the sediment eroded in the sub-watersheds between Toudaoguai and Fugu gauging stationswas produced from the Huangfuchuan sub-watershed which has a drainage area accounting only for 10% of the drainage area between Toudaoguai and Fugu gauging stations. The Tianqiao Reservoir generally has deposition during the summer flood season, and scouring during the non-flood season.On average, over 85% of deposited sediment in the reservoir occurs in the 12 km long lower reservoir reach. The volume of annual deposition in the reservoir mainly depends on the volume of water from the local region between Hequ and Fugu gauging s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