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调制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矿物中,利用具有照相特点的CCD平面高灵敏探测器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公度和非公度调制结构的单晶衍射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倒易点的分布规律和晶胞特点提出了超结构的分类方法和非公度调制结构的高维指标化方法。  相似文献   
32.
新疆白石头泉高铷氟花岗岩不同相带云母成分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石头泉含黄玉花岗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和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岩体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部分富铷的为天河石)、钠长石、黄玉和云母,副矿物为锰铝榴石和萤石.总体说来,从a带到c带,云母的Al、Mn、F和Rb含量递增,Fe、Mg和Ti含量递减;Li含量从a带到b带和c带递增,但b带和c带之间变化不明显.从c带到e带,随着Fe、Mg和Ti的减少,总体上表现为Al、Li递增,F、Mn和Rb递减的演化方向,但Li、F、Mn和Rb在c带和d带之间变化不明显,d带和e带之间却表现出急剧的变化.e带中的次生云母与原生云母相比,前者F、Li高而Al低,从a带到e带,Na K变化不明显.云母成分的这些变化特征与岩体的演化趋势相一致.白石头泉岩体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类似花岗岩相比,没有出现锂云母这种高度富锂矿物,这可能与岩体中锂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33.
熊小林  朱金初 《地质论评》1999,45(3):313-313
在P=100MPa,t=840-450℃条件下,通过钠长花岗岩H2O-HF体系相关系实验获得;(1)随体系F含量的增加,固相线温度显著下降。(2)石英和黄玉的温度稳定域上限升高,碱性长石的稳定域上限降低;在F≤4%时,体系能在固线性之上结晶出典型的黄玉花岗岩矿物组合;在F=6%时,体系能在固相线之上结晶出典型的黄玉云英矿物组合;(2)含氟浅色花岗质熔体具有能分异出极端富F残余熔体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水溪庙不对称层状伟晶岩─细晶岩岩脉生根于黄玉钠长石花岗岩中,其底板部分多以钠质细晶岩为主,顶板部分多以钾硅质伟晶岩为主,中间部分则往往以上述二种岩性的韵律式互层为主。笔者认为,岩脉的母岩浆应该与黄玉钠长石花岗岩的母岩浆相同,是一种富含F、Na的残余花岗质熔浆。岩脉自底板至顶板在组分和结构上的规律性变化,与这种特殊熔浆在岩脉环境下的分异演化、F含量的涨落和黄玉的周期性晶出以及熔浆结晶的动力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5.
华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富铝岩石为陆壳岩石经变质而成,其典型的岩石类型为蓝晶石黄玉石英岩。矿物温压计估算其p-T条件为T=700℃,p=1.2GPa;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蓝晶石+黄玉组合在T=1000~1200℃,P=3.1~3.77GPa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是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物。在蓝晶石石英岩中发现柯石英及柯石英假象,区域上其它岩石组合也有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变质富铝岩石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产物,从而证明陆壳岩石可以经历>2.0GPa的变质压力条件。  相似文献   
36.
东天山一个多相带高铷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成岩作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东天山星星峡白石头泉含黄玉花岗岩岩体在露头上显示很好的岩性分带,从下至上依次为:淡色花岗岩(a带),含天河石花岗岩(b带),天河石花岗岩(c带),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d带)以及黄玉钠长花岗岩(e带)。在岩体中存在众多的天河石伟晶岩脉和透镜体,在岩体围岩中还可见到黄玉钠长石脉。岩体的结晶和固结是由下往上进行的。石英和黄玉是最早从熔体中晶出的矿物相,而天河石是由富含流体的残余熔体填隙结晶或与先存矿物反应而成。从a带到e带总的趋势是:(1)随着石英斑晶粒径渐大和晶形渐好,岩石结构从等粒状变为似斑状;(2)天河石和黄玉富集于最上部的三个带;(3)随着Li和(Al Ti)含量的增加,白色云母成份从a,b,c带的铁叶云母演化到d带的铁锂云母;(4)F、H2O、AJ2O3和Na2O含量增加,而SiO,FeO、KO含量和Fe^2 /Fe^3 比值降低,且在标准矿物Qz-Ab-Or图解上,成分投影向Ab顶角移动;(5)Co、M、Cr、W、Nb、Zr、U、Th、Y、含量和K/Rb、Zr/Hf比值降低,而F、Li、Rb、Ga、V、Sn含量和Rb/Cs、Ga/Al、LaCN/LuCN比值加大;(6)δ^18O从9.25‰-9.75‰下降到7.32‰;(7)石英熔体包裹体均-法温度从860℃-810℃下降到680℃-660℃。上述岩性和地球化学分带是由于岩浆中较高的F和H:O含量,促进了分离结晶和流体搬运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38.
在0.5-5千巴、775-1000℃条件下,实验测定了水流体与细岗岩、黄玉流纹岩成分的熔融体之间F和CI的分配。F和CI的分配系数Di已经计算出来。DC1为0.8-85;然而,在典型的地质条件下,相对于含F花岗质熔融体来说,CI更强烈地分配进入水流体。由于流体和岩浆中的F减少而H2O^fl(流体中H2O/(H2O+CO2)体积摩尔数)、温度、压力以及流体和熔融体中的CI增加,因此愈来愈有利于CI分配进入流体。在1000℃和2千巴条件下,CI有利于分配进入含F>7wt%和CI≤1200ppm的细岗岩熔融体中。DF为0.2-1.0;但是相对于水流体来说,F在花岗质熔融体中更富集。由于压力及熔融体中的F、温度以及XH2O^fl减少,F在黄玉流纹岩熔融体中更强烈地富集。然而,在800℃和2千巴条件下,如果熔融体含F≥7wt%,那么相对于黄玉流纹岩熔融体来说,F有利于分配进入水流体。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岩浆中初始H2O、CaO和铁镁含量低,而所产生的水饱和压力高。那么在黄玉流纹岩岩浆及与克莱马克斯(Climax)型钼矿床有关的岩浆结晶作用的最后阶段,在岩浆以及共生的岩浆热液流体中可以出现F(>4wt%)和CI(>5000ppm)的极大富集。  相似文献   
39.
SMART APEX-CCDX射线单晶衍射仪的粉晶衍射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名思义 ,单晶衍射仪是进行单晶衍射及结构分析而设计的 ,在传统的X射线衍射仪器中 ,单晶衍射仪及粉晶衍射仪功能各别 ,如四圆单晶衍射仪 ,如果所挑选的晶体颗粒不是严格的单晶体 ,则无法进行后继的测试研究 ,而粉晶衍射仪也不能进行单晶数据收集。与上述的衍射仪不同 ,SMARTAPEXCCD单晶衍射系统采用了平面电子耦合探测装置在面上进行衍射数据收集 ,当在旋转照相时可在面探测器上得到清楚的衍射点 ,如果衍射是彼此分离的单晶衍射斑点 ,则启动单晶测定程序进行晶胞参数、空间群测定及数据收集 ,如果得到的不是分离的衍射斑点而是连续…  相似文献   
40.
提高人造金刚石单晶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设备的更新,原材料质量的提高,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的改进等方面,对如何提高金刚石单晶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