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4篇
  1939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海雾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海上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对海上航运、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港务活动及沿海地区农作物和人类身体健康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海雾研究受到世界各沿海国家的普遍重视。国内对黄、东海海雾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王彬华(1983)对中国邻海海雾的分布、特性和变化,以及海雾形成的海洋和大气环境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此外,井传才(1980)、狩生义明(1972)、赵永平(1983)等对黄、东海海雾的统计特征及天气学分类进行了分析,亦得到了有益的结果。但以上工作大多是采用沿海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本文根据近十几年(1983-1994年)的卫星云图和近3年(1992-1994)出现在黄、东海区的15个典型个例,分析了海雾在海上的出现频率,海雾过程中海洋和大气背景场,提出了黄海海雾出现和不出现的24小时大气环流型,为黄、东海海雾的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2.
StylidoPhyllum就是块状的 Lonsdaleia,他和Polythecalis都是二叠纪棲霞石灰岩中的重要化石。後者由矢部和早坂於1916年命名,与Styli-dophyllum 主要的区别据命名者的意见是(1)有Secondary wall的存在(2)外壁部份消失。关於这两点,二三十年来曾经中外古生物学家详细讨论过,然而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著者根据中央地质调查所同仁包括黄汲清先生及著者在西南和南京山地采集的数百标本,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本文就是对於这一研究的报道。外壁部份消失,这一特性不是 Polythecalis所特有的,在 Stylidophyllum 中也有这种情形,反之,在 Polythecalis属的若干种之中,也有外壁不消失的。所以这一性质不能作为 Polythecalis的属性。“Secondary wall”是否存在,争辩的很多。黄汲清在 1932年发表的古生物志里曾指出矢部和早坂所谓的“Secondary wall”并不是“Wall”,不过是“Septaldenticles”而已。1936年Douglas研究波斯的材料之後,说是在 Polythecalis中间有这种“Seco...  相似文献   
603.
编者言     
《地质论评》1945,10(Z3)
“地质论评”在中国地质学会困苦的支持下,八年来幸未间断。这是我们的领导当局之苦心,与工作同人之努力,所收的效果。对于学会出版物,黄汲清,尹建猷,谢季骅,李赓阳,王斐轩,及帮助编印诸君,都尽了不少义务。他们求学之专,生活之苦,检讨之严,服务之热,都到了可敬佩的地步。出版  相似文献   
604.
605.
著者索引     
(文)爆编文:(群)踢害拓述爵奠柱擦言(文)群振阖:‘文J树磁望:(文)茹廷姗抓文)秦馨菱:‘文) 十一贪盛萃失:{蔚)黄汲清:舞) 十二蛊曾世英:(文)张文佑:(文)张尝常:(文)张更:(文)斯行健:‘文)彭琪瑞;〔文) 十三霭超家壤:(文)郁玉害:(文)集连俊:(文)福踵健:(文)1了51451031乳3右781忍47。29178177_2舒163145。267145。277缸7 .363313.吕涛367珊黝瓣珊 四寰王峡青:〔文)王恭睦忿(文)尹臀敷爵(文) 六叠米秦哲:乙豁)吴景袖:(文) 七妻李四光,〔文)李春显:(文)李星摹:(文)李唱叙:(文) 九叠舒条森到文)郭文魁拭文) 十叠孤健初:(文)柴登榜到文)翁文颧:…  相似文献   
606.
四川华莹山三叠纪之分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汲清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8,13(Z2):253-255
民国三十一年夏黄汲清曾鼎乾李陶三人曾以近两个月之时间,专研华蓥山之二叠纪剖面。野外工作集中於地层单位之丈量与划分,并同时逐层采集各种化石。经初步鉴定,根据珊瑚及腕足类,二叠纪可作下列之分层:  相似文献   
607.
根据黄栀子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抚州市的历史气候资料,对抚州市种植黄栀子进行了科学的区划,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措施和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08.
寒区汇流数学模型在描述环境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黄河源区干旱化趋势加剧,出现大量中、小型湖、塘干涸,草场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沼泽湿地失水严重,饱冰冻土向少冰冻土退化趋势明显,一些外流湖变为内陆湖等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本文采用寒区汇流数学模型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补给系数(A1)、(A2)、(A3)和地下径流储蓄系数k2、k3的变化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可用于定量描述黄河源区水环境恶化状况。  相似文献   
609.
黄河源区1000年以来的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环境变化一方面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反映,另一方面对研究黄河的发育和演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详细研究了黄河源区鄂陵湖岸边剖面的第四系沉积特征、孢粉组合特征、磁化率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结合OSL测年,将黄河源区1000年以来的环境演化分为三大阶段,即1000年以前和360年以来气候相对比较干旱,1000~360年期间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显示出一个较大的干冷-温湿-干冷气候变化旋回。在后两大阶段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出4个相对温湿的气候段和3个相对干冷的气候段。  相似文献   
610.
丁国瑜 《地质论评》2004,50(3):252-255
值此纪念黄汲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回顾了“新构造”研究的早期历史和奥布鲁切夫(1863~1956)对新构造研究的贡献,回顾了新构造研究历史中不同阶段的一些特点,介绍了天山内陆新造山带的新构造研究和欧美的“活动构造”研究在新构造的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展望了新构造研究当前发展的一些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