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0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1165篇
测绘学   743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355篇
地质学   3211篇
海洋学   565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372篇
自然地理   32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通过对我国主要金矿类型中黄铁矿导电类型的分析表明,黄铁矿“电子。空穴心”与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密切的联系,华北地台太古代变基性火山岩中的金矿床(绿岩带型)、热水淋滤型(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多为单一的“电子心”型导电。大多数产于中生代岩体中的中深脉状金矿、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床,黄铁矿为“电子心”、“空穴心”混合型导电,个别的为单一的“空穴心”导电。黄铁矿的“电子.空穴心”受杂质成分As、Co、Nl在成矿背景中的丰度,进入黄铁矿品格中的替代能力的差异、补偿类质同象现象、成矿时温度以及.f(S2)等多种因素的耦合制约。  相似文献   
172.
栖霞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沉积环境的古氧相特征是沉积环境和古海洋特征恢复的重要内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判断其形成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来宾地区铁桥面为重点.通过对栖霞组灰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沉积学、古生态学特征.认为栖霞组沉积于贫氧的沉{只背景.是在海水深度和海域的局限程度等沉积条件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形成的。古氧相地球化学指标V(V十Ni)、Cc/La、U/Th值都适用于该组以钙质沉积为主的沉积物。黄铁矿矿化程度(DOP值)变。化较大.眨映该区多变的古氧相特征。  相似文献   
173.
花岗岩研究进展 ———ISMA花岗岩类分类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论述花岗岩主要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ISMA花岗岩类的基本含义,讨论了人们在以后应用和推广ISMA这类花岗岩分类方案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ISMA花岗岩类本身在分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4.
中欧亚地质编图2004年工作会议于5月11日-5月1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内容分两个部分.11-13日主要由各国代表团汇报前一阶段的工作并提出2004-2005年度的工作方案;14-16日考察了新疆阿希金矿.  相似文献   
175.
Some pyrrhotite-chalcopyrite-bearing amphibole megacrysts (including pyroxene megacrysts) were discovered in Mesozoic augite diorite-porphyrite at Caoshan in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belonging mainly to pargasite and magnesiohastingsite,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mphibol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mantle and crystallized in lower crust. In general, the aggregates of pyrrhotite-chalcopyrite take the shapes of cylinder and sphere. Three occurren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parallel linear, bunchy and scattered. The unique cylinder-like shape of the aggregates and remarkable Ni-poo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spherical Ni-rich sulfides in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any other kinds of megacrysts.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and thei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pyroxenite xenoliths in Qil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erms of origin, the pyrrhotite-chalcopyrites as exsolution products resulted from the subsolidus re-equilibration of sulfide solid solution within amphibole megacrysts.amphibole megacryst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This discove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magma evolution and its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s and ore sour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176.
赵家堡子金矿床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黄铁矿分为自形立方体,自形-半自形、半自形-他形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它们的聚形几种形态。不同形态的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不同,从围岩-矿体黄铁矿的形态特征、热电性、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及包体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不但指示矿床成因,而且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7.
提出一种基于高度和彩色纹理信息的目标识别方法 ,其目的是提取具有相对高度的地物。由于传统二维纹理分析的方法往往不能有效地提取这类目标 ,本文把高度、色彩和纹理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了识别率。依据影像提取结果 ,探讨了树林对森林覆盖地区自动空中三角测量选点的负面影响 ,同时建议采用数据分组的方案来改善森林覆盖地区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 ,并用对比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8.
含钒金红石可见光下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含有钒等杂质的金红石可部分吸收可见光的特性,以500 W卤素灯作为光源,实验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该金红石具有催化活性,7 h后亚甲基蓝可降解71 2%。经过加热、粉碎改性方法处理后的金红石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加热1 100 ℃的金红石样品7 h后可使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0 4%。增加光照强度、加入适当的H2O2 都可提高降解效果。实验为充分开发利用天然金红石提出了新的途径,为环境污染治理提出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9.
INTRODUCTION Microfossilsaregenerallythemostversatileand “useful”offossilsforbothcorrelationandagedeter minationandpaleoenvironmentalanalysis.Among microfossilstheforaminiferaarepre eminent(Fig. 1).Wefindinthesamesample—beitoutcropor subsurface,onshor…  相似文献   
180.
广东大降坪硫(铅锌)矿床位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大绀山多金属矿田的中部,主矿体为赋存在震旦纪变质岩中的层状、透镜状黄铁矿矿体,最近在两个不同产状的黄铁矿矿体下部又新发现了脉状及层状铅锌矿体。文章通过对铅锌矿体的年龄及硫同位素研究,探讨其与主矿体的成因关系,获得了脉状铅锌矿体中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88.5±3.9)Ma,即晚白垩世,与上部黄铁矿矿体的年龄(约630 Ma)相差较大,而与整个大绀山多金属矿田的成矿作用时限一致。三种不同产状的矿体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层状黄铁矿矿体富集硫的轻同位素(δ34S=-10.90‰~-25.55‰),且与围岩的硫同位素范围一致,说明硫来自生物的细菌还原硫;透镜状黄铁矿矿体δ34S组成范围较宽(-9.38‰~22.69‰),具多源性硫的特征;铅锌矿体的δ34S在-7.1‰~6.4‰之间变化,硫可能来自深源岩浆,并受围岩成分混染。多方面的证据表明,大降坪黄铁矿矿体下部的铅锌矿体形成于晚白垩世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透镜状黄铁矿矿体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