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7篇
  免费   2211篇
  国内免费   3309篇
测绘学   491篇
大气科学   965篇
地球物理   724篇
地质学   10597篇
海洋学   956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779篇
自然地理   554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558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论祁雨沟式金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衍景  崔毫 《矿产与地质》1992,6(2):103-110
祁雨沟金矿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系统地论述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根据围岩蚀变和矿物包裹体温度、成分的研究,确定了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各阶段的演变;通过氧同位素研究证明了成矿溶液的来源由早期岩浆水转变为晚期大气降水;用硫、碳和铅同位素组成说明成矿物质的复杂来源。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矿床的形成模式,并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2.
李宪洲 《矿物岩石》1992,12(3):80-84
本文依据21件黄铁矿样品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数据,讨论了Au,Ag,Fe,Co,Ni,S,As,Sb,Cu,Te,Sn,Se等13个元素在黄铁矿中的含量和S/Fe,As/Sb比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对矿体上的黄铁矿单晶体进行的能谱扫描电镜成分分析,Fe,S,As等成分在黄铁矿内部呈环带状分布,由晶体中心向边缘,它们的含量呈脉动式变化,反映成矿热液活动频繁。  相似文献   
993.
地质调查和年代学资料表明,研究区内早燕山期侵入岩为一套中性—酸性双峰式岩系。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对该岩系的成分演化特征、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较细致的论述,得出该岩系是一个具不连续演化特点的钙碱性岩系,形成于破坏性板块边缘的张性环境,相当于Ⅰ型花岗岩系,属于环太平洋岩浆作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发现对扩大我国黄金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该类型金矿虽然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但资料表明有向全国其它省区扩展之势,有可能成为我国黄金生产重要类型之一。但矿石中由于载金矿物很细,金的独立矿物更为微小(次显微金),且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性,因而给工业利用带来了困难。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不少单位从不同侧  相似文献   
995.
论次火山岩型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国内很大一部份地质学家将次火山岩矿床划为斑岩型矿床。笔者认为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与斑岩矿床有较明显的差别(表1)。把这类矿床单独划出,有利于深入研究,对找矿勘查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对湖南上堡、郴县及胶东地区5个黄铁矿样品和5个黄铜矿样品进行的穆斯堡尔谱及电子探针(波谱仪)的分析得出:含Fe~(2+)的黄铁矿中Fe的纯离子浓度I_(La)/I_(Ka)值为0.65±0.05,含Fe~(3+)的黄铜矿中Fe的纯离子浓度,I_(La)/I_(ka)值为0.40士0.05.可见,随Fe价态的升高,比值I_(La)/I_(ka)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7.
长江中下游铁帽金矿矿石分为四种类型:蜂窝状矿石、松散土状矿石、胶状矿石及块状矿石,前三者金含量较高。主要载金矿物为针铁矿、水针铁矿、赤铁矿、水赤铁矿,铜的次生矿物(铜蓝、蓝铜矿、辉铜矿、孔誉石)、石英以及残留的原生硫化物等,表生金、银矿物以金、银金矿为主,多呈显微金,个别为细粒、中粒金。粒度从原生矿石带→次生金富集带下部→次生金富集带上部有增大的趋势,表生金的成色为828-982,一般为921,大大高于原生带中的金,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吸附状态以独立的金、银矿物两种形式存在,自然金一般呈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等形式嵌布于载体矿物中。  相似文献   
998.
吉林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旋回大地构造演化的观点,分析吉林区域多旋回的构造运动,控制多旋回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及其相应的成矿作用,认为与含镍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受“台槽边界”赤峰—开源深断裂控制,沿深断裂一侧或两侧成带分布,分群集中。为铜镍矿床区域勘查工作,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99.
王树华 《矿物学报》1992,12(3):219-221,T001
笔者在1986年研究辽宁清原大荒沟黄铁矿矿床中银、镉的赋存状态时,发现一种极少见的银与汞的互化物——汞银矿。本文就目前所获得的成果,介绍一下它的地质产状、伴生矿物及汞银矿的物理、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横断事件:亚洲东部晚新生代的一次重大构造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研究结果表明,吉尔伯特世与高斯世的界面附近(距今约340万年)存在着一次重大构造事件,主要证据在横断山系,故称横断事件。由它引发我国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块状隆起,使横断山系新的地貌过程得以起步,从此我国地壳构造演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青藏高原隆起是横断事件以来亚洲大陆新构造运动的代表性显现,建议以该事件为起点的地壳构造运动称为青藏高原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