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863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493篇
地质学   1566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根据耦合作用实现方式的不同,将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分为“力学”耦合和“参数”耦合两大类,“力学”耦合通过场之间的某种力学作用或过程实现,而“参数”耦合则通过场的控制参数的变化而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冲击钻机、打桩机、打夯机以及筑路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源,对开展工程地震勘探时的利用价值,在东庞矿2093工作面治水钻孔冲击钻进过程中进行了该项实验工作。试验采用WF-1006遥测数字地震仪及CGS-40型加速度检波器,接收排列之间方位角间隔20。,接收道数24道,道距5m,采样率1ms,记录长度2s。最近检波器距钻孔7m。利用SCHRAMM钻机产生的强大振动为被动震源,进行了250m、257m、183m、263m等不同钻井深度,以及与此相对应不同方位角(250°、250°、230°275°)的地震波接收试验。通过分析其地震记录,判定引发东庞矿矿井突水的陷落柱中心位于治水钻孔西南方向。该结论与三维地震勘探确定的陷落柱位置一致,可见通过选择合理的接收方式及参数,被动震源也能够用于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建筑场地及厂房内部无控制网的情况下,利用精密工程测量的手段和方法,检验校正设备,提高安装精度,解决设备安装后存在的安装定位不精确问题的方法,以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矿井构造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对瓦斯突出、矿井突水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矿井构造具有空间性和非线性等特点,使矿井构造复杂程度评价的难度较大,据此利用MapObject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非线性人工神经网络(ANN)耦合技术,对矿井构造复杂程度进行评价。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突水系数、底板倾角变异系数、底板标高变异系数、断层强度指数、断层密度等5项指标引入评价体系,经过空间分析统计和模型识别,建立了矿井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模型。在开滦矿区东欢矿8煤层构造复杂程度的评价中,共训练及评价了研究区的226个评价单元.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西部及西北部构造复杂,中部及东南部构造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胶东牟平—乳山热液脉状金,铅锌矿床成矿动力学控制规律的研究,说明了建立热液成矿反应体系的方法,并得出以下认识:(1)区域断裂构造活动,通过影响成矿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和条件,控制元素的富集和分散。(2)热液成矿过程中容矿断裂活动可划分为两种作用方式:脆性破裂和韧—脆性张开,构成热液成矿的两种构造动力学环境。(3)热液成矿反应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热力学体系。断裂的脆性破裂阶段,使体系处于强烈的过饱和状态,矿质在远离平衡状态下快速结晶,加剧物质分异;在脆—韧性张开阶段,矿质在接近平衡态体系中缓慢晶出。(4)热液演化晚期,金在残余溶液中富集;当断裂再次发生构造脉动震颤时,早期形成的块状黄铁矿矿石碎裂,富金溶液充填其中,形成含裂隙金和晶隙金的富矿石。成矿体系热力学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条件有利的匹配控制着富矿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982年磁扰期间琼中、北京两站地磁X分量变化的分析,证实了磁层-电离层电动耦合对中纬电离层电流的影响.分析发现:磁静、磁扰条件下的平均日变化中,两站X分量变化在白天有反向的趋势.这表明它们分处于与动力效应对应的电离层发电机电流圈中心之南北两侧.在磁暴主相期间,X分量变化形态与之明显不同,两站地磁南北分量有同向变化,且变幅相近,甚至有时北京站△X更大.对环电流能量增长指数R小于-25nT/h的21次事件所作的时序叠加分析(以R最负时为零时)进一步证明,这种同向变化是普遍存在的.两站零时之△X大小相近,相关系数高达0.98.该同向变化与R指数突然变负密切相关. 以上对比表明,与发电机电流造成两站X分量反向变化不同,同向变化是磁层源高纬扰动电流向中低纬直接穿透的结果.本文对动力和电动耦合两种过程的不同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study reports on waterborne polymer emulsion systems that were used for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sandy soils. The first emulsion used was a styrene-acrylic, copolymer emulsion; the second and third were vinyl-acrylic, copolymer-based emulsions.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different polymer emulsions to the sand and water in prescribed amoun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fferent emulsion systems as sand stabilizers was estimated through measurement of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Measurement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ere conducted in a flexible membrane test apparatus.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or the three emulsions decreased at different rates, with an increase in polymer content up to 3 wt. (i.e., % by weight). Additional increase of polymer content did not introduce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at 5 wt.%, the three emulsions had essentially the same effect. Measurements made on dry cylindrical specimens disclosed remarkable enhancement i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ystem.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the examined emulsions increased with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polym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revealed that the reduction in the permeability and the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ree dominant structural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onnecting ties between the sand particles, the development of adhesion between neighboring sand particles in contact, and the covering of the sand particles with a thin polymer film.  相似文献   
19.
检波器尾锥与地表耦合阻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检波器与松散地表耦合的实际,设计了双自由度耦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检波器与地表耦合系统的特性,并结合野外实验定性地分析了在不同表土情况下,检波器尾锥与地表耦合系统中尾锥与地表之间的阻尼变化时对耦合系统特性及地震资料的影响,揭示了合理的选择检波器尾锥与地表之间的阻尼在地震信号采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笼状水合物拉曼光谱特征与结构水合数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气体组分和环境介质对形成笼状结构类型水合物和水合数的影响, 开展了一元体系 (CH4、CO2、C3H8 )和二元体系(CH4 +CO2、CH4 +C3H8、CH4 +N2 )的水合物生成结晶充填过程、结晶构型和动力学特性分析, 并对生成的水合物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单组分甲烷充填小孔穴 512和大孔穴 512 62 形成Ⅰ型笼状结构水合物(SⅠ), 二氧化碳和丙烷只占据大孔穴 512 64 形成Ⅱ型笼状结构水合物 (SⅡ ); 而二元混合组分中小孔穴中只充填有甲烷, 而没有CO2、N2 和C3H8。应用反褶积的ν1 对称谱带测定了CH4 分子在Ⅰ型结构大孔穴和小孔穴中的相对占有率,并根据谱带的面积比(对应于小孔穴与大孔穴)计算了平衡条件下甲烷水合物孔穴占有率及其耦合的水合数, 认为气体分子的大小不仅影响它所充填的孔穴形态和类型, 而且影响水合物生成的结构类型和水合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