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0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930篇
测绘学   710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364篇
地质学   2662篇
海洋学   421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386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宁武煤田朔南矿区5号、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段,5号煤厚0~3.20m,6号煤厚0~2.94m,均属局部可采煤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区分对比。通过对矿区含煤地层及煤层顶板砂岩K2、K3、K4沉积环境的研究,认为5号煤层形成于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的泛滥盆地,6号煤层形成于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基础上发育的潮坪环境,属于三角洲平原水下沉积体系的两个不同旋回。运用岩性标志,物性参数及煤质特征可有效区分5、6号煤层,并进行追踪对比,为进一步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92.
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要求冲洗液有良好的流变性、泥皮薄而韧,能有效防止钻杆内壁结垢,有利于内管通过。ST-1无固相冲洗液主要南ST-1高分子防塌剂组成,具有吸附在孔壁岩层粘土矿物,抑制粘土岩、泥岩水化膨胀的优点.其线型长链卷曲成团状物,渗析于孔壁表面或孔隙内,减少或阻止冲洗液向孔壁内渗透,具有絮凝劣质土、岩屑而不絮凝优质土的功能,把冲洗液中的岩屑携带到地面及时絮凝聚沉,从而降低冲洗液的同相含量,保持冲洗液的低比重、低粘度。详细介绍了该冲洗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在不同地层中的应用,经过生产试验证实该冲液在预防钻杆内壁结垢,使孔壁园滑.防塌防缩径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五凤井田龙潭组含煤层数多,厚度变化较大,根据井田钻孔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物性特征及煤质特征等对井田主要可采煤层进行对比。该井田6号煤位于龙潭组顶部,上距龙潭组顶部灰岩标志层6m,±常分叉为6上、6中、6下三层,6中煤层平均厚度〉2m,为全区最厚,且唯一可采煤层,对比可靠;26号煤位于龙潭组中段底部,结构简单,无夹石,其直接顶板为高伽马异常,与上下相邻煤层区别明显;33号煤位于龙潭组下段,是井田内唯一一层大可部分可采的高硫煤,易于对比。  相似文献   
994.
淮南朱集西井田二叠系含煤地层可划分为7个含煤段,下石盒子组为第二含煤段共含煤10层,其中4-1、402、5-1、7—8煤层为可采煤层。根据井田大量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物性特征、煤质特征对第二含煤段可采煤层进行划分对比。4煤组中4-1、4-2均为较稳定的中厚煤层,距4-1,煤层下约13m的铝质泥岩是对比本煤组的主要依据;5煤组中5-1,煤下1m左右常见0.5m薄煤层,在39线以西常合并为一层,以此为特征区别于其他煤组:7-2为较稳定煤层,其视电阻率曲线特征呈单峰形态,长源距伽马曲线顶部靠下有一小台阶,本煤组距8煤层15m左右,间距较稳定,也可作为对比标志层;8煤层顶板富含植物化石,以常见较完整的椭圆斜羽叶及栉羊齿富集为特征,8煤层视电阻率幅值为第二含煤段最高,长源距伽马曲线常呈不对称状态,顶部曲线幅值常低于底板而明显区别于其他煤层。  相似文献   
995.
贵州五轮山井田自二叠系煤层形成以来,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更替。在构造控制下,煤层主要经历了四期煤化作用。煤层气主要生产阶段,发生在印支期末-燕山早期,保存的煤层气资源量巨大,据勘探资料推算,可采煤层的煤层气含量达到7.14—32.30m3/t·r。构造演化研究表明,自燕山期煤层气成藏以来,五轮山地区处于持续抬升剥蚀状态,煤层埋藏不断变浅,并发育了多组节理和断层。该区构造较为完整,煤层厚度较大,其主力煤储层层间距较小,盖层以泥岩为主,虽经多期构造改造,盖层仍保存完整,煤层较小,为煤层气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6.
分叉煤层对比是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朔县平原从普查阶段,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促进了6号及9号煤层分叉的对比工作。在详查阶段摸清了煤层分叉规律,9号煤层形成于滨海潟湖潮坪体系,6号煤层形成于水下三角洲平原体系,因海水进退,使9号煤层在西南方向分叉,6号煤层在35号勘探线以南分叉。在勘探阶段进一步证明预测的正确性。沉积环境的分析有力地提高了勘探质量,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滕东预测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条件的分析,论证了张汪勘探区3煤层赋存的可能性。根据3下煤层顶板砂岩分布特征,排除了同生冲刷作用对3下煤层的影响;区域构造对3煤层埋藏起到保护作用;根据岩浆岩在邻区的分布,分析了岩浆侵入对3煤层的影响;利用南沙河勘探区、田陈井田、许楼井田钻探资料,推测了本区3煤层厚度,估算煤层埋深在-1200m以浅、-1200~-1500m的资源量合计15950万t,有单独建井的前景,建议进一步开展工作,为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98.
田月平  韩文红 《河北地质》2008,(1):27-28,32
地震波在煤、岩层中传播,当遇到不同岩性之间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根据这一原理,利用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接收岩层中反射波信息,解析得到反射界面的位置,进而确定煤、岩层的厚度。这种方法在探测四台矿81003工作面12^#煤层厚度的应用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99.
江仓矿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木里煤田中最大的矿区,通过多年地质工作,在矿区构造特征和构造对煤系地层的控制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笔者通过对江仓矿区构造特征的研究,试图对整个木里煤田及其他矿区相似构造环境下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江仓矿区煤系地层构造形态为北陡南缓的不对称向斜构造,该构造控制了煤系地层及煤层的延深.矿区内发育近东西向、北西-南东向及北东向三组断裂构造.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是控制煤系地层的主要构造,江仓向斜南北两翼的浅部均被该方向压扭性或压性断层切割,大部分地段成为矿区南部和北部的自然边界.矿区构造控煤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准噶尔盆地腹部盆1井西凹陷存在明显的深部超压系统(4400m以下)。通过对超压段地质、钻井、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发现,超压段多为砂、泥岩互层,泥岩段大多几米到十几米厚,孔隙度在8%以下,已经过充分的压实,进入超压段,泥浆密度大幅增加,远大于1.2g/cm~3,砂岩、泥岩段同时具有高声波时差和低电阻率特征,井旁地震速度具有异常低值特征,超压顶面形态不规则,穿层分布,并且宏观上往往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经过分析,欠压实以及煤层不是超压带低速的原因,烃类生成尤其是天然气生成对现今超压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