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314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自原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发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山东加强了对蒙阴金刚石原生矿深部及外围的勘查,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并在金刚石找矿方法和综合研究方面取得改进和新认识。本文总结了10年来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金刚石找矿成果,蒙阴常马庄和西峪金刚石原生矿深部钻探控制至1000m,新增金刚石矿物量550万ct,改进了金刚石原生矿重砂矿物组合和粒级,完善了金刚石找矿方法和选矿方法,对金刚石成矿理论取得新认识,并在深部新发现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管,在蒙阴金刚石原生矿外围发现了含金刚石的煌斑岩,查明了费县朱田大井头岩管为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岩管。编制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金刚石》,填补了我国没有《金刚石矿勘查规范》的空白,对我国今后的金刚石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源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和确定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及储集砂体的分布、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胜坨地区沙四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前人关于目的层段的物源体系的研究成果很少。为了进一步查清研究区沙四上沉积时期砂体成因和物源方向,更好地预测砂体的分布,本文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古地貌分析法、沉积砂体岩屑类型对比法、砂岩百分含量法和沉积物特征元素等方法探讨了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的物源方向,并结合特征元素物源指数判别公式对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实现了定量评价。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具有多物源体系特征,除了直接来自于胜北断层和坨94断层上升盘的物源外,还有沿着胜北断层与坨94断层转换带处的物源体系。  相似文献   
103.
从钻探生产、钻探科研、钻探工程管理、钻探能力建设以及钻探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核地质钻探在"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作了全面的回顾总结,提出了"加强人才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加强能力建设、推行精益管理"的"十二五"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神农架三宝洞两支石笋24个230Th年龄以及637个δ13C测试数据,建立了倒数第二次冰期191±1.8~133±0.6kaB.P.时段洞穴石笋高分辨率δ13C的时间序列.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δ13C值振幅达4.5%,整体变化趋势与全球冰量曲线类似.在倒数第二次冰期,石笋δ13C记录揭示出一系列较大振荡幅度的千年...  相似文献   
105.
陈中笑  赵琦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1):1225-1233
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δ13C观测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讨论关于碳循环中δ13C的Suess效应、分布特征和同位素分馏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观测事实,介绍应用δ13C辨别碳的源汇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KeelingPlot方法分析该方法在研究大气CO2背景特征中的意义。着重讨论δ13C在研究大气C...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平顶山煤田十三矿二1煤层厚度特征及沉积环境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认为二1煤厚度大、煤质好,但区内中部出现较大范围的分叉区,表现为煤层厚度变薄直至尖灭,其分叉型式属二分式。根据二1煤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规律认为,影响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原生沉积环境,后期构造及大占砂岩的冲刷影响仅限于局部。该研究对矿井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年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的变迁历程,并将其划分为缓慢探索阶段(1949-1980年)、积极参与阶段(1981-1990年)、快速拓展阶段(1991-2000年)和逐步深化阶段(2000年以来)4大阶段,系统总结了城市地理科研工作者在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调整、中国城镇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108.
苏里格气田东部下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是苏里格气田东部主要含气层位,其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孔隙为主。为明确次生孔隙控制因素,结合铸体薄片鉴定与定量统计、流体包裹体温度及成分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东部盒8段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受有机酸溶蚀、深部热流体作用共同影响;平面分布受沉积相、构造及油气运移路径复合控制。沿构造鼻隆轴线方向、基底断裂结合部位与厚砂体叠合区附近次生孔隙最发育。  相似文献   
109.
根据2013年4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会议的特邀报告、主题报告以及论文集所报道的目前国内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现状,分别从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减灾对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应急处置、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国内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今后的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