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在中国东北地区始新世48~32 Ma期间,每1 Ma内至少发生一处或数处玄武岩浆喷发火山事件。K-Ar测年数据记录了其活动的存在。唯44~42 Ma间,火山事件间隔时间超过1Ma,在全区该时段近60个测年数据未发现有43 Ma±测年记录。此时,正是太平洋板块由48~43 MaNNW向运动(7.1 cm/a)到43~37Ma转向NW—NWW向运动(5.8 cm/a)的转折时间,也是全球大洋板块第三增生时段(97~85 Ma)新的增生构造全部停止活动的时间(50~45 Ma)。东北大陆边缘从拉分—张裂的区域应力场转换为NW向的拉伸(或伸展)应力场。陆缘裂谷或叠加于其早期的拉分—张裂盆地之上,或出现新的裂谷盆地。形成了晚始新世石油、油页岩、煤等含矿岩系,并成为古近纪沉积盆地该类资源的主含矿层。  相似文献   
92.
在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元古代深变质地层中发现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了它的产状、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特征及其发现的地质意义。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后侵位的镁铁质杂岩体和花岗岩所穿切与破坏,其正堆晶结构发育,并可划分出两个结晶与演化旋回。四顶黑山层状钱铁质-超镁铁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含量和配分结构与该地区镁铁质杂岩、及图拉尔根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明显不同,具低∑REE、正δEu 异常、高 Sr 低Rh、高 Nb/U 值、及 Nb、Zr 和 Hf 亏损等地球化学特征,该特征与裂谷成因的攀枝花层状辉长岩和曹家村层状岩体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四顶黑山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能也形成于裂谷构造环境。选择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下部韵律层顶部辉石角闪石岩、镁铁质杂岩体闪长岩和角闪花岗岩中的角闪石开展~(39)Ar/~(40)Ar 定年,结果显示3种岩体分别形成于545±5Ma、263.8±2.6Ma 和200.8±0.91Ma。四顶黑山545Ma 裂谷成因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育,意味着早寒武世是天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 Cu-Ni 矿的成矿期之一,天山地区在元古宙变质岩为基底的古大陆在早寒武世出现了雏形裂谷构造,545Ma可能是古天山洋形成的初始期。  相似文献   
93.
硅化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科研价值,但浅埋硅化木的探测仍无较好手段。在即墨马山地区首次使用物探手段进行浅埋硅化木的探测研究。在前期高密度电法探测的基础上,对电阻率异常点进行地质雷达复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硅化木的产出特征,硅化木异常多表现为小的抛物线突起,且异常深度集中在2~6m,最后对异常点进行钻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可有效探测浅埋硅化木。  相似文献   
94.
规划监督测量是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测绘工作。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在开展相关的测绘工作,但是对城市规划监督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查方面缺少相应的规范。本文通过对规划监督测量的各个阶段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各个阶段成果的质量检查项,并对各检查项的相关精度指标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对规划监督测量质量检查的流程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对规划监督测量的质量检查关键点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5.
渭河宝鸡段河谷地貌的构造气候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渭河宝鸡段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分别形成于1.2MaBP,0.8MaBP,0.5MaBP,0.13MaBP,0.009MaBP。它们是第四纪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青藏高原整体隆升过程中几个大幅度抬升阶段及其驱动的气候变化的响应,记录了准0.4Ma,准0.1Ma周期的构造气候旋回与亚旋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