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2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49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991.
重点论述白兴吐铀矿床预测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松辽盆地的东泛西超、北沉南隆的沉积构造演化格局的新观点及“辫状河道洼地一反转隆升剥蚀构造天窗一贯通性断裂——基性岩浆活动带”三位一体成矿理论,用多源复成因成矿理论重建了钱家店铀矿的成矿模式,并运用这一新的成矿理论模式,成功地预测了远景靶区,经生产部门深入勘查,落实了白兴吐铀矿床。  相似文献   
992.
运用矿液致裂理论与多种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桂北苗儿山矿田花岗岩型脉状铀矿床矿脉的形态与内部结构,获知成矿时矿液的压力大于围岩的静压力,矿脉由矿液压裂作用形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液致裂对花岗岩型脉状铀矿床多期成矿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3.
沈长周 《福建地质》2012,31(2):161-166
简要介绍了铀矿床的类型和铀矿石的分选方法,重点介绍了某火山岩型铀矿床硬岩类原生沥青铀矿石的实验室溶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沥青铀矿石在用天然铁锰矿石为氧化剂的条件下,经过123d实验室溶浸试验,铀浸出率可达78.92%。  相似文献   
994.
松辽盆地白兴吐铀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白兴吐铀矿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岭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水云母化、绢云母化和赤铁矿化等低温热液蚀变发育,铀矿物与热液成因的胶状-团块状和莓状黄铁矿、铁白云石、赤铁矿等共生;(2)工业铀矿化呈脉状,铀矿物组合以铀石为主,少量为沥青铀矿和含钛铀矿物;(3)碳(δ13C为-2.68‰~-10.49‰)、氧(δ18 O为-10.74‰~-17.1‰)、硫(δ34S为12.24‰~14.33‰和-33.06‰)等同位素特征呈现出与大气成因水、岩浆热作用、生物改造和硫酸盐、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关系密切。因此,认为矿床的成因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和热液作用双重特征,铀矿化是浅部氧化作用和深部流体作用的综合结果,即矿床具有渗入型与渗出型"双开放成矿系统"的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995.
邹家山铀矿床碱交代蚀变广泛发育,与铀成矿作用关系极为密切。笔者通过野外宏观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相学、电子探针分析、常量及微量元素化学分析等方法,初步查明该矿床碱交代型矿石的矿物交代蚀变顺序为钠交代、钾交代、硅质交代。碱性成矿热液先是富Na,而后富K,且两者成分相似,但富K热液更利于铀成矿。与正常碎斑熔岩相比,碱交代型矿石SiO2含量减少,K2O或Na2O、Al2O3、Fe2O3、MgO、P2O5、CaO和U、Th、Zr、Hf、Sm、Ti及REE含量明显增高。与钾交代型矿石相比,钠交代型矿石Rb和REE含量较少,稀土分异强。碱交代作用有利于副矿物蚀变并释放铀,有利于对地层中铀的萃取,有利于铀的稳定迁移。  相似文献   
996.
蔡彤 《西部资源》2014,(4):170-173
该文在分析研究努和廷铀矿床主含矿层沉积充填序列和矿石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铀成矿规律,初步建立了沉积成岩型铀成矿模式。研究认为,努和廷铀矿床属于典型的沉积成岩型铀矿床,其形成主要经历了晚白垩世二连期沉积成矿作用阶段和古近纪——新近纪成岩成矿作用阶段;该矿床产在晚白垩世形成的次级凹陷的沉积沉降中心,铀矿体严格受二连组湖泊扩张时期接受的湖泊沉积层控制;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在二连组湖泊发育区的铀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97.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矿体产于一组陡倾的、近南北向展布的构造蚀变带中,在矿体附近多见有细粒花岗质岩脉穿插,通过对该类脉岩的研究表明,其锆石 U Pb 年龄为138.6±1.3 Ma (MSWD=0.81),属于晚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脉岩的硅含量高,镁、铁、钙和钛含量低, ACNK 值均>1.1, CaO/Na2 O值<0.3,刚玉分子数C>1.8%,属于典型的 S型花岗岩类;脉岩中富集大离子元素K、Rb、Th而亏损Ba、Sr、Ti和P,稀土总量低,配分模式明显呈海鸥型,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四分组效应”, Eu亏损明显.细粒花岗质脉岩的侵入作用使围岩中的铀活化、预富集,因此铀矿化与其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98.
999.
新疆伊犁盆地达拉地铀矿床多层性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种明  张新科 《新疆地质》2003,21(4):433-436
新疆伊犁盆地达拉地铀矿床产于构造活动强烈区具承压自流水特征的小型达拉地盆式向斜,属伊犁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活动区南部向斜带的一部分.主含矿地层水西沟群(J1-2sh)以独特的“煤-砂-泥”结构为主,层间砂体较发育。具多层性成矿特点.工业铀矿化主要是煤岩型,其次是砂岩型.通过与其它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构造活动区小构造中难以形成和保存大矿,而构造稳定的大范围单斜区具“泥-砂-泥”结构地层,易于形成和保存大型后生淋滤型砂岩铀矿.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