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50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东北山区湿地的保育与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刘兴土  吕宪国 《湿地科学》2004,2(4):241-247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东北湿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山区湿地面积452.31万hm^2,以沼泽湿地为主,占山区湿地总面积的76.71%,分布着特有的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山区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是保护东北平原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重要天然屏障。在分析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保护利用现状的同时,提出增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能力建设、实施对湿地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立湿地生态监测试验站、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及增强湿地保护的经济活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752.
北京山区泥石流的分类与类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科学性、实用性和简明易行性的泥石流分类原则,制定出北京山区泥石流的分类指标,从7个方面对已判定出的705条泥石流进行分类。结果如下:1.按泥石流发育的地貌形态分类,有河谷型泥石流57条,沟谷型534条,山坡型114条(处);2.按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分类,有大规模泥石流51条,中等规模164条,小规模490条(处);3.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分类,有粘性泥石流136条,稀性泥石流30条,过渡性泥石流539条;4.按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296条,活跃期343条,衰退期66条;5.按泥石流的危害程度分类,有危害严重的泥石流117条,较严重的255条,中等的161条,轻微的172条;6.按泥石流的活动频率分类,有中频率的泥石流539条,低频率的166条;7.按泥石流形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类,有人为泥石流36条,自然泥石流669条。  相似文献   
753.
北祁连山中西段塞浦路斯型铜矿特征、成矿作用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本文总结北祁连山中西段塞浦路斯型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获得如下认识 :1成矿环境为奥陶纪亲弧扩张脊 (岛弧扩张脊和弧后扩张脊 ) ,容矿岩石为蛇绿岩套上部火山 -沉积岩系 ;矿床成矿金属组合为铜锌 ,贫铅 ;2矿床地质模型为蘑菇状 ,蘑菇茎代表沿热液通道的柱状矿体 ,蘑菇伞代表在热液喷流口周围海底展开的透镜状、似层状矿体 ,伞翼之下为基性火山岩 ,伞上常覆盖碧玉岩 ,成矿环境不稳定时 ,缺失碧玉岩。近喷流口位置矿体 Cu>Zn,远喷流口位置矿体 Cu相似文献   
754.
阿舍勒铜锌矿床的开合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哲夫 《新疆地质》2002,20(1):34-37
在总结该矿床形成的开合构造环境,火山-沉积建造序列,变形序列,成矿序列,裂谷带发展多旋回,开合构演变特征,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6点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755.
东天山晚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与矿产勘查   总被引:85,自引:8,他引:85  
大地构造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地球科学中的纯基础性理论研究,实际上它与矿产勘查工作关系也很密切,其结论可为资源评价特别是含矿潜力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近年研究东天山地区构造格架取得的新资料和新认识,对该区部分矿产的含矿潜力及找矿方向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56.
东天山前寒武纪基底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李铨  于海峰  修群业 《新疆地质》2002,20(4):346-351
东天山前寒武纪基底由星星峡群和卡瓦布拉克群组成。通过其物质组成、同位素年龄资料并与邻区-库鲁克塔格和甘肃北山前寒武纪基底对比,提出东天山前寒武纪基底是由已变质的深成岩侵入体(包括奥长花岗岩等)和表壳岩组成,与库鲁克塔格和甘肃北山前寒武纪基底有着显著差别,绝不是同一地质环境的产物。年龄数据显示它有晚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成分,其岩石组合反映具有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特征,应暂将其置于一个单独的大地构造单元,建议将星星峡群和卡瓦布拉克群暂分别称为星星峡杂岩和卡瓦布拉克岩群。  相似文献   
757.
阿尔金山及邻近地区深部地电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的深部地电结构特征和各构造单元之间的地电接触关系。指出阿尔金隆起、柴达木和塔里木盆地地壳深部存在壳内高导层。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和柴达木盆地百北部均存在规模较大的逆掩推覆构造,它们的形成、发展和阿尔金断裂系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8.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系划分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59.
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初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北祁连山出露有中寒武世中晚期和早中奥陶世两期蛇绿岩。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35.5 Ma和440-460 Ma的两期高压变质带赋存于中寒武统和下中奥陶统中。大量地质记录揭示北祁连山是介于阿拉善地块和中祁连地块间的一个早古生代缝合带。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是复杂的。中寒武世早期统一的中国古陆经陆内裂谷作用发生裂解,于中寒武世中晚期形成北祁连洋。到晚寒武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早奥陶世北祁连地区再次拉张,遭受第二次大洋化,到中奥陶世形成具沟弧盆体系的成熟大洋。晚奥陶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于晚奥陶世末碰撞成山,志留纪在新生褶皱山系前形成前陆盆地,盆地底部的下志留统下部层位的磨拉斯可视为碰撞造山的标志。到泥盆纪进入碰撞期后造山阶段,泥盆纪磨拉斯则作为碰撞期后造山作用的标志。北祁连山及其邻区经历了石炭-三叠纪上叠盆地发展阶段,到侏罗纪进入陆内造山阶段。陆内造山作用的主要特征是山脉抬升、盆地沉降,形成盆-岭构造。这个作用一直持续到现在。笔者还对碰撞作用和造山作用的类型进行了讨论。认为软碰撞(soft collision)引起洋盆闭合,但不造山,硬碰撞(rigid collision)使残留海盆闭合并形成新生褶皱山系。在北祁连可以辨认出碰撞造山、碰撞期后造山及陆内造山这3种类型各具特征的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760.
吴山 《矿物岩石》1993,13(2):71-77
本文从构造变形和断层岩的角度,运用断裂构造的新观念.通过野外宏观特征和糜棱岩的显微构造研究,证实了彭灌杂岩体中韧性剪切蒂的存在,并以构造层次原理阐述了它们对该区构造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