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9篇
  免费   1534篇
  国内免费   3178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997篇
地质学   9209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381篇
自然地理   86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根据姚楼井田地质勘探所取得的资料,分析了B煤开采上覆岩土层的水文地质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对该井田厚松散层含水层下近露头带开采的防水煤岩柱尺寸作出了评价,为开采设计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论新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分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划分为南北两个岩带.南岩带(称为兴地河基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中元古代,系幔深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产物,具铜镍硫化物成矿专属性,北岩带(称为且干布拉克-团结村偏碱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晚元古代,系幔源碱性橄榄玄武岩浆、碳酸岩浆及类金伯利岩浆活动的产物,具蛭石、磷灰石、透辉石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993.
上地幔熔体-岩石相互作用与大陆地幔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实验岩石学、幔源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模拟等,评述了上地幔熔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指出熔体岩石相互作用不仅深刻地制约了岩石圈地幔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变化以及地幔不均一性的形成及演化,而且也会最终控制各种构造环境下喷出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深部岩浆的分离机制。  相似文献   
994.
绿洲与荒漠相互影响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模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发展的二维中尺度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数值模式模拟了绿洲与荒漠相互影响下的大气边界层特征。得到了绿洲和临近荒漠之间的边界层高度、风螺线、风速廓线、位温廓线和比湿廓线的差别,并给出了绿洲对其上游和下游荒漠大气的不同影响。基本再现了白天绿洲大气逆温和临近绿洲的荒漠大气逆湿。模拟实验研究不仅验证了外场观测结果,而且也使我们对复杂下垫面边界层结构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陕西省人工神经元网络降水年,季度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武文  王玉玺 《高原气象》1998,17(3):317-322
利用B-P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行了陕西省年度,季度降水预报试验,提出了利用0-1模型解决多等级预报问题的方法,并建立了年度,季度等级预报模型,经过试验,表明该方法预报效果良好,最后对模式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及目前其它预报模型的差异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人工增雨试验中的反效果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人工增雨试验中出现的反效果(减雨)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和原因作了概要的评述和分析。根据实例分析,指出人工增雨作业中不适当的催化对象、不适当的催化剂和催化剂量以及不适当的催化部位和催化时机都有可能导致无效或减雨的反效果。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应力求在作业有关的各环节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以提高人工增雨实效。文章还简要探讨了人工削弱局地暴雨的可能性,指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具有重大潜在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97.
依据研究区的地热梯度(25℃/km),在高温高压(最高温度为1050℃,最高压力为1.2GPa)条件下系统测量了横穿红河-哀牢山断裂带的元江-墨江地质剖面上的哀牢山岩群各类变质岩(千枚岩、片岩、浅粒岩、变粒岩、大理岩和片麻岩)的纵波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岩类的纵波速度随温度压力变化的趋势不同.在相当于衷牢山岩群变质岩峰期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P=0.4-0.8GPa,T=35-700℃),测得大部分岩石的纵波速度为5.50-5.80km/s,这一纵波速度值与区域地球物理测深揭示的中地壳低速层的纵波速度相当因此,结合该区变质岩、地壳内热状态及地球物理测深研究成果可初步认为:组成哀牢山岩群的浅粒岩、变粒岩、酸性片麻岩以及部分千枚岩、片岩为该地区中地壳低速层的主要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998.
SummarySome Foundation Stability Problems of the Railway Bridge over the Mala Rijeka The authors presented an outlay of problems occurring in estimating the stability of rocky slopes loaded by large vertical forces. General attitudes, kept by the authors during th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an actual case — foundation of piers No. 3 and 4 of the railway bridge across the Mala Rijeka, are also presented.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roach applied are outlined in the paper. Finally, general conclusions are drawn regarding the method to be kept in solving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loaded by large artificial loading.With 7 Figures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Abstract Water balances for a re-vegetated xerophyte shrub (Caragana korshinskii) area were compared to that of a bare surface area by using auto-weighing type lysimeters during the 1990–1995 growing seasons at the southeast Tengger Desert, Shapotou, China. The six-year experiment displayed how major daily water balance components might vary for a bare and a re-vegetated sand dune area.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the C. korshinskii lysimeter represented a major part of the water balance. The average annual ET/P ratios varied between 69 and 142%. No seepage was observed for the vegetated lysimeter. For the bare lysimeter, on the other hand, 48 mm or 27% of observed rainfall per year occurred as seep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vegetating large sandy areas with xerophytic shrubs could reduce soil water storage by transpiration. Als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vegetating large sandy areas could significantly change groundwater recharge conditions. However, from a viewpoint of desert ecosystem reconstruction, it appears that natural rainfall can sustain xerophytic shrubs such as C. korshinskii which would reduce erosion loss of sand. However, re-vegetation has to be balanced with recharge/groundwater needs of local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000.
干旱荒漠区土地利用方式快速转变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入渗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及径流调节。以快速城市化的兰州新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例,利用圆盘入渗仪,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使土壤砂粒和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降低;待建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入渗参数值均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率与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粉粒含量正相关,与容重和砂粒、黏粒含量负相关。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向待建地的转变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分入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