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6篇
  免费   1817篇
  国内免费   3347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91篇
地质学   11788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762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484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海南岛抱板群岩石高温高压实验及金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是地质学、岩石学领域中的“硬科学”犤1999,王德滋,等犦。目前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岩石的熔化和融离实验,而针对多物源成因的花岗岩模拟其物源贡献大小的实验岩石学及同时发生的成矿作用研究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文章根据海南岛戈枕含金剪切带中元古代花岗岩的物源特征及与之有关的戈枕式金矿成因特点,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模拟,初步探讨古中元古代抱板群岩石高温高压下的熔融行为及金的成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具原地-半原地性质的中元古代花岗岩很可能是由6份(或4份)石英绢云母片岩+1份斜长角闪片麻岩、在压力为1.879~2.143GPa、温度849~901℃的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部分熔融过程同时还发生了金的聚集和活化迁移。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对高应力区破裂岩体回采巷道支护 1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首次提出了相对于主次承载区协调作用关系的关键支护技术 ,即一次强化支护技术。该支护技术不仅强调了对于高应力区破裂岩巷道支护时间的及时性 ,支护强度一次到位 ,更重要的是区别于先让后抗、二次支护的指导思想 ;同时 ,一次强化支护技术还详细明确了支护类型、支护结构以及施工工艺。该支护技术在小官庄铁矿高应力区的应用成功 ,表明该支护关键技术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93.
笔将复杂性理论及非线性科学与矿床地质学相结合,对我国扬子古陆周缘6个矿集区的基本范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指出,成矿系统总体上是开放、远离平衡、时-空延展的动力学系统。它们具有复杂性和自组织临界性的内禀基本属性,并且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  相似文献   
994.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国平 《矿床地质》2002,21(1):53-57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东金矿集中区,为产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类型独特。文章采用了绢云母^40Ar/^39Ar法对样品从450℃进行了8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型金矿石中挑选出与金矿化密切共生的绢云母单矿物,通过^40Ar/^39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坪年龄为167Ma。绢云母^40Ar/^39Ar法测年结果与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区域岩浆活动的演化规律相吻合,进一步证明了该金矿床为燕山期成矿。同时,绢云母^40Ar/^39Ar的马鞍形年龄谱还表明,在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形成过程中,可捕获部分“过剩剩氩”,这可能是造成K-Ar法年龄值高、范围较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金矿物颗粒的产出及其成矿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金主要呈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产出状态.文章根据成矿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论证了金元素在含矿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活动中析出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受反应动力学条件的制约,形成矿石中金不同产出状态的规律.指出热液矿床中普遍存在的包体金为热液成矿早期阶段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成矿流体沸腾,导致快速反应结晶的产物;而裂隙金和晶隙金为成矿晚期金等矿质在流体中残余富集,同时成矿断裂再次发生脉动破裂,即成矿热力学演化与有利的构造动力学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得出金矿物颗粒的产出状态具有成矿动力学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广西高龙鸡公岩金矿床是广西地矿局在"八五"期间勘查并开发的第一个中型微细粒型金矿.矿体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地层第三段(T2b3)硅化砂泥岩中,直接受二叠系碳酸盐隆起边缘古侵蚀间沉积断面控制,应属于层控微细粒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7.
新疆阿克陶县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体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床属于台缘碳酸盐岩容矿的超低温度热液成因。矿麻赋存于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3个控矿的由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组成的古含水层中,角砾岩、矿体均具有复杂的产状,影响矿体产出了主要因素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界面、构造、低温热液交代作用以及容矿围岩的岩性,铅锌、铜、铁矿均是统一的成矿系统的一部分,锌(铅)矿围岩以碳酸盐岩为主,铜矿围岩为紫工色碎屑岩,铅矿围岩为灰白色碎屑岩,各主要矿空部及外围均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8.
内蒙赤峰南部众多金矿床(点)多集中在槽区的地台一侧,而撰山子是赤峰地区产于槽区的唯一成型的金矿床。撰山子金矿赋存规律的研究,不但对该矿生产有指导意义,而且对该区槽区找矿工作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研究金矿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ochemistry of sediment samples placed in floodplains and alluvial terraces downstream from gold mines in the Carmo River basin, Quadrilátero Ferrífero, Minas Gerais, Brazil. The geochemistry signature Na2O, K2O, SiO2, CaO, MgO, Al2O3, Fe2O3, TiO2, P2O5, Mn, As, Cu, Zn, Ba, Ni, Cr, S, Co were analyzed in different facies from stratigraphic profiles. As, Cu, Zn, and Mn anomalies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clayed facies deposited in floodplains and oxbow lakes, and with coarse‐sediment facies deposited in the channel. The facies were accumulated by the gold exploitation activity in the region. The contamination of As, Cu, and Zn was controlled by minerals such as iron oxides and hydroxides (hematite, magnetite, and mainly goethite), manganese oxides, and sulfide‐rich minerals. The As‐bearing sediments of the region characterize one of the most As contaminated area of Brazil. Their main source is associated with gold exploration in the last three centuries.  相似文献   
1000.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侧重研究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建立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模式。进而开展三轴温压条件下的成岩成矿实验,构造形变特征及其与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该区岩石、矿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褶皱)和脆性变形(破裂);(2)在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形成顺层及穿层的含金石英脉,并在多期多次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叠加富集;(3)在褶皱(背斜)轴部形成富矿体。模拟实验结果与所建立的该类型金矿构造控矿和成矿模式非常相似。实验资料的力学分析表明,由轴压所产生的构造附加压力大大地提高了实际围压,从而促进了岩石流变、变形和物质的迁移,由此促进含矿流体向构造附加压力小的部位定向迁移、充填和成矿。构造附加压力是促进该区金成矿的重要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