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24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634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利用37个CMIP5模式和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包含40个成员的超级集合试验的表面气温预估数据,比较了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多项式拟合法和方差分析方法这三种目前在国际上运用较多的方法所估算的表面气温内部变率的异同,分析了内部变率的估算对气候预估中信号萌芽时间(TOE)的影响。结果表明:若采用CMIP5多模式集合,则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和多项式拟合法都是估算内部变率的合理方法,而方差分析方法则由于包含模式性能自身的影响会夸大内部变率故不推荐使用。内部变率的全球分布呈现出极向强化的现象,中高纬度地区的内部变率幅度远大于热带、副热带地区。内部变率受不同排放情景的影响较小,且随时间无显著变化,但方差分析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在热带地区容易受到排放情景的影响。若基于类似CESM这样的单个气候模式的超级集合模拟试验来估算内部变率,三种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似。不同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对TOE的影响主要位于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南大洋威德尔海和罗斯海等邻近海洋深对流区。对于中国区域平均来说,基于CESM超级集合模拟试验,三种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与强迫信号之比都小于15%;对CMIP5多模式集合,采用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和多项式拟合法得到的结果与此接近,但若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则显著高估内部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李丽 《广东气象》2003,(3):21-23
利用韶关市近50年降水资料,对逐日降水量R24(20~20时)≥50.0mm的强降水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韶关暴雨及以上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多水期的3~7月,其中5、6月份为最多,这与韶关的自然季节降水特点是相吻合的;从50年代至90年代,各年代大暴雨和暴雨分别呈现出偏少.正常-正常-偏少-偏多和偏多~正常-偏少~偏少~偏多的演变趋势;R24≥50.0mm的强降水总次数及历年5、6月份R24≥50.0mm的强降水次数存在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93.
吴清海 《现代测绘》2006,29(6):30-32
泊松曲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沉降预测方法,但是它只能在等时距数据条件下方能使用,在工程实际中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本文采用插值法将非等时距数据转化成等时距数列,并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泊松曲线模型预测建筑物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The relaxed eddy accumulation (REA) method allows the measurement of trace gas fluxes when no fast sensors are available for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The flux parameterisation used in REA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scalar similarity, i.e., similarity of the turbulent exchange of two scalar quantities. In this study changes in scalar similarity between carbon dioxide, sonic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ur were assessed using scal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spectr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n REA measurements was assessed by simulation. The evaluation is based on observations over grassland, irrigated cotton plantation and spruce forest.Scalar similarity between carbon dioxide, sonic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ur showed a distinct diurnal pattern and change within the day. Poor scalar similarity was found to be linked to dissimilarities in the energy contained in the low frequency part of the turbulent spectra ( < 0.01 Hz).The simulations of REA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 in b-factors throughout the diurnal course. The b-factor is part of the REA parameterisation scheme and describes a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and the vertical flux of a trace gas. The diurnal course of b-factors for carbon dioxide, sonic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ur matched well. Relative flux errors induced in REA by varying scalar similarity were generally below ± 10%. Systematic underestimation of the flux of up to − 40% was found for the use of REA applying a hyperbolic deadband (HREA). This underestimation was related to poor scalar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calar of interest and the scalar used as proxy for the deadband definition.  相似文献   
95.
Statistical tools based on the maximal overlap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MODWT) are reviewed, and then applied to a dataset of aircraft observations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from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which includes quasi-stationary and non-stationary segments. The wavelet methods provide decompositions of variances and covariances, e.g. fluxes, between time scales that effectively describe a broadband process like atmospheric turbulence. Easily understood statistical confidence bounds are discussed and applied to these scale decompositions, and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Fourier methods for quasi-stationary turbulence. The least asymmetric LA(8) wavelet filter yields coefficients that exhibit better uncorrelatedness across scales than the Haar filter and is better suited for decomposition of broadband turbulent signals. An application to a non-stationary segment of our dataset, namely vertical profiles of the turbulent dissipation rate, highlights the flexibility of wavelet methods.  相似文献   
96.
阐述了民国时期上海霍乱的发生情况,并对其频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民国时期上海霍乱流行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频繁,数十年几乎无年不发生;二是死亡人数多,并涉及各色人等,尤以移民、苦力等下层社会群体受害最深;三是成因极为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分层、战争等。多种因素叠加交互作用,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霍乱中心之一。研究还发现,民国时期上海霍乱不同于一般的传染病,而是现代沿海城市畸形发展的一种城市病,其社会问题的层面要多于自然的层面。  相似文献   
97.
南昌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南昌市省外办环境空气监测点2003—2006年臭氧监测资料,使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省外办监测点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已经达到一定程度,2006年臭氧年日均值达0.203 mg/m3,年日均值超标率为12.63%;臭氧污染指数为2.03,污染负荷高达53.88%,比目前最为关注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负荷高39.07%。臭氧已成为城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尤其是每年的9月和10月,其污染更为严重。建议全省各城市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环境空气臭氧监测,并纳入必测项目参加评价;环保部门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科学分析江西环境空气臭氧污染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8.
清咸丰六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旱灾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清咸丰六年(185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旱的发生情况,认为此次大旱持续时间长,属夏秋连旱;旱情严重,波及面广,几乎影响到了长江三角洲的所有地区,太湖流域北部、南部,江北淮南地区最严重,太湖东部的苏州、松江二府、太仓直隶州的灾情略轻,江北东部的通州直隶州灾情也较轻,最东边的海门直隶厅甚至没有找到大灾的明确记载。大旱之后继发了大蝗灾。在此基础上,对引发此次严重干旱的气候背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但脊线位置偏北,造成了季风雨带偏北,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时间处在副高控制下,从5月底至8月底没有出现连续性降水,造成了罕见的大旱;而春季降水不足,又加剧了灾情。  相似文献   
99.
冷空气侵入的暴雨过程物理量场变化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的几次有低层冷空气侵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发现很多暴雨天气过程都与冷空气侵入有密切关系,连续暴雨过程是在较好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发生的,K指数、Q矢量辐合、螺旋度、水汽通量辐合、涡度和上升速度等物理量大值区的范围和演变趋势,同暴雨范围及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暴雨区上空有高位涡柱存在,并有自低层到高层的高位涡上传。  相似文献   
100.
运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天气图资料,对2006年7月6日出现在浙江中西部的1次大面积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大面积降水过程中的图像特征。发现在不同的降水时段,垂直风廓线(VWP)产品和径向速度PPI图像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利用EVAD技术和变分法计算的散度和垂直速度产品,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这次过程中大气各层辐合、辐散和垂直运动情况,并以此对浙江大面积降水过程发生、发展、维持和消亡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