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提高辽宁省高速公路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出了建立辽宁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辽宁及国内外的高速公路气象保障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于气象保障服务的实际需求,认为建立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应合理布设和增加高速公路沿线的自动气象监测站点,要以气象部门信息网络为依托,以气象数据库、预报技术平台、预报技术方法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发高速公路气象预报预警模式和决策系统,并提出了建立高速公路信息反馈及损毁评估平台的设想,试图为提高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提高地面自动站资料审核的质量控制,引入了小波阈值法分析方法。根据气象资料的多时间尺度特征,通过小波分解分析了气象要素的变化过程、变化强度和变化复杂性,实现了噪声阈值对地面自动站资料异常数据的自动判别,保证了地面自动站资料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3.
利用伍豪非线性编辑系统并根据气象部门需求,结合大连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特点,介绍了伍豪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系统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4.
0509号台风暴雨过程分析与暴雨灾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2005年8月8~10日辽宁区域性台风暴雨过程,以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是台风、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结果,较好的水汽条件是产生台风暴雨的重要条件之一,低空急流是水汽输送的通道,也是台风暴雨的明显特征之一;结合单站气压连续变化以及云系变化判断“麦莎”登陆时间地点;应用基于概率分析的暴雨事件快速评估模型对暴雨灾害进行评估,评估表明暴雨过程为三级暴雨灾害,属中度级别。  相似文献   
105.
广西黎塘岩溶塌陷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  雷明堂  蒋小珍 《中国岩溶》2006,25(4):341-346
黎塘是一个构造和岩溶发育的地区,抵抗岩溶地面塌陷的能力较低,在一定的条件触发下较容易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研究表明,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和湿化崩解作用是黎塘塌陷的主要影响和触发因素。本文采用现场实时监测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黎塘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安全性。监测结果表明, I、II、II I监测区的最大水压变化速度分别为0. 048kPa /s、0. 160kPa /s和0. 007k Pa /s,小于临界变化速度0. 163kPa /s;最大水力坡降分别为0. 717、1. 052和0. 566,小于临界坡降7. 5。但是, I区满足临界水位埋深条件, 而II区和II I区则未满足临界水位埋深条件。因此,在目前的开采条件下, II 区、III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I区处于不稳定状态。这说明在发生大规模塌陷后,当地政府从2000年起对地下水开发方案的调整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06.
深变质岩区遥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洪宾 《国土资源遥感》2000,11(2):35-38,42
通过深变质岩区遥感影像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影像群、影像组为基础,建立了变质岩影像岩石填图单位,进行了研究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的遥感地质解译,总结了变质岩区遥感地质填图的方法技术。该方法对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变质岩区填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Most studies have the achieved rapid and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using laboratory spectroscopy; however,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map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 To predict and map SOC at a regional scale, we obtained fourteen hyperspectral images from the Gaofen-5 (GF-5) satellite and decomposed and reconstructed the original reflectance (OR) and the first derivative reflectance (FDR) using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at different scales. At these different scales, as inputs, we selected the 3 optimal bands with the highest weight coefficient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hose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index (NDI), ratio index (RI) and difference index (DI) with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SOC content using a contour map method. These inputs were then used to build regional-scale SOC prediction models using random forest (R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and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 algorith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at a low decomposition scale, DWT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noise in satellite hyperspectral data, and the FDR combined with DWT can improve the SOC prediction accuracy significantly; 2)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input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 contour map can eliminate the redundancy of hyperspectral data while retaining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inputs. For the model with the highest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inputs were all derived from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SOC variations; 3) the differences in prediction accuracy among the different prediction models are small; and 4) the SOC prediction accuracy using hyperspectral satellite data is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previous SOC prediction studies using multispectral satellite data. This study provides a highly robust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predicting and mapping regional SOC contents.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决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建设后探测数据的应用和共享问题,利用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开发一套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处理储存、灾害天气预警和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  相似文献   
109.
平方千米阵列即将开始建设,各子工作包也进入关键设计评估阶段。基于云与容器技术是平方千米阵列科学数据处理器未来可能采用的平台技术。针对超大规模海量数据处理面临的天文应用软件快速部署、运行与实测要求,充分考虑天文应用软件运行环境复杂、云计算环境下超大规模计算集群部署困难等问题,系统研究并给出了一种使用容器技术的天文应用软件通用自动部署方法。以目前较为常用的可见度函数校准软件SAGECaL为例,首先分析了SAGECaL的相关特性和分布式部署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而给出了基于容器技术的SAGECaL分布式集群的自动部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自动部署方法极大地提高了SAGECaL分布式集群的部署效率,满足项目组承担平方千米阵列科学数据处理器相关测试工作所需要的基础平台部署与切换等需求,同时也为其它天文软件在云端的快速部署与执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值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地震系统行政值班人员数量、频次、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针对河北省地震局行政值班工作的人工管理现状,科研人员结合当前值班规则与工作需求,设计开发一套河北省地震局行政值班管理系统,通过模块实现在线自动排班换班、实时更新排班情况与值班次数统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