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1668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ancheng-LujiangFaultSystem:ItsCharactersandControlonOil-GasDistributioninEasternChinaChenQuanmao;LiangXiaodong;ZhangGuangya;...  相似文献   
992.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electrokinetic studies show that both the talc particles and the isooctane droplets are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hydrolysable metal species of Al(III) and Cr(III). The inherent lipophilicity of talc is unchanged by the hydroxo complexes of these metal species, while positive shifts in zeta potentials of talc and isooctane take place due partly to the strong adsorption of these hydroxo complexes. In the pH range where the hydroxide precipitates, the talc particles are rendered hydrophillic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 pH and the point-of-zero charge of the metal hydroxide. This hydrophile-lipophile transition of talc in the isooctane-water system relates to heterocoagulation among talc particles, isooctane droplets and hydroxide precipitates.  相似文献   
993.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组上段可划出三个陆相层序,其沉积相由南而北表现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配置型式。在明确研究区物源方向、物源区及其大地构造性质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研究区目的层段的钻井、测井及地质资料,根据其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并由此归纳出研究区核三组上段的沉积模式。在研究区所划的三个陆相层序中,共发育四类13个小层序组,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50多个。在这些众多的小层序中,可识别的沉积微相达十余种、岩性相共33种。  相似文献   
994.
InversionofbreakoutdatafrominclinedboreholesforstressstateoftheuppercrustinJizhong depressionYAN-XIANGYU(俞言祥)andZHONG-HUAIXU(...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2 distribution of soil atmosphere in the Shilin National Park. The measurement sites were chos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opographic features and different vegetations. Seven measurement sites on 3 cross sections were chosen to pass through 3 karstic depressions or on the slopes of depressions. All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soils with pH values lower than 7.0 (from 5.4 to 6.6). There are 2 cases for the pH values of soil in different topographic features: the pH values of 2 profiles on the ridges or upper slopes of depressions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depressions; and the pH values of 2 soil profiles on the slopes of depressions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depressions. Most samples show relatively low humidity and CO2 contents on the ridges or slopes of depressions compared with soil profiles in the depressions. High CO2 contents occur at depths from -40 to -80 cm and high and dense grassland shows high CO2 contents in the soil atmosphere. Grass roots may grow and are distribu  相似文献   
996.
白音查干凹陷层序地层格架及充填样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是一个北断南超型的箕状断陷盆地。通过岩心、录井剖面、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EXXON公司的层序地层划分模型和T.Cross高分辨层序地层的基准面旋回模式,将凹陷的主要研究目的层-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划分出2个超层序,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等6种沉积相类型,其中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在凹陷的北部陡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和浊积扇发育在凹陷南部缓坡;发现凹陷经历3次大的湖泛,在层序演化上具有早期形成及继承性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济阳坳陷沾化东区块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区内钻井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RO资料,在该区现今地温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岩石圈和盆地尺度相结合的多期热演化模型对该区的热史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1)现今地温梯度为35.8℃/km.孤岛及垦东地区地温梯度较高,大于3℃/km.(2)古新世早期的大地热流值为83.6mW/m2,相当于现代活动裂谷的热流值.自古新世以来,盆地有逐步变冷的趋势,中间有二次回升,但回升的幅度逐渐变小.现今大地热流值为63mW/m2,接近全球大地热流的平均值.(3)该区主力烃源岩经历了持续的受热过程,现今仍处于“生油窗口”内,在深度上具有较大的油气赋存空间,热演化背景对油气生成有利.上述模拟结果可以用渤海湾盆地的裂谷演化模式进行较好的解释,并对胜利油田沾化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无水石榴石橄榄岩地幔的绝热减压部分熔融模型进行详细的数学推导,本文建立了准确的数学表达式以定量描述伸展因子、地幔部分熔融系数以及熔融体厚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在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认为软流圈的部分熔融是济阳坳陷新生代火山岩的来源,并利用该模型对济阳坳陷新生代伸展裂陷阶段形成的熔融体厚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了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较为接近的结果。认为中下地壳中赋存的高导低速体是软流圈熔融体释放气体后聚集的结果,是盆地内分布的火山岩的直接源区。  相似文献   
999.
埕岛地区构造体系归属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埕岛地区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潜山披覆构造带,已取得了很大的勘探成果,但它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和关系一宜不太清楚,影响到进一步的勘探。该文从构造演化、沉积发育等方面分析了埕岛地区的地层、构造及沉积特征,说明桩西潜山和埕岛潜山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属于同一构造带;埕岛构造应该属于沾化凹陷构造体系,而非以前那样即把它划在沾化体系之外,又不能够确定它属于渤中构造体系,从而对该区的勘探研究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层序低位域砂体沉积特征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有良  李思田 《地质论评》2001,47(3):278-286
本文基于构造层序分析和基准面分析原理,利用测井曲线,岩相等资料,重点研究了东营凹陷沙三段3个层序的低位域砂体沉积特征,发育规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应用构造坡折带的概念在该凹陷划分出了4种构造坡折带样式。研究表明:该凹陷沙三段层序低位域砂体发育下切水道充填,低位楔和低位扇。构造坡折带的发育特征和样式控制了低位域砂体的时空展布特征。构造坡折带控制下的低位域砂体发育在层序底部,构造坡折带附近,成藏条件优良,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