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2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193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68篇
地质学   5442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96篇
自然地理   2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71.
香炉碗子金矿床产于脆一韧性剪切带内,控矿围岩为火山隐爆角砾岩体,通过硫,铅,氢,氧,碳,锶等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的研究可以看出,该矿床是一个中,低温有大气水参与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其火山岩岩浆属太古宙结晶基底重熔再造,壳幔混合型。  相似文献   
172.
陆相火山岩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陆相火山岩铜矿床的成矿条件,对于多发现新的铜矿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的实际存在,大陆玄武岩型铜矿的成矿系列,大陆裂谷的成矿环境和热液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3.
天山东段尾亚地区白尖山超单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石炭世白尖山超单元横亘于尾亚站东西两侧,沙泉子断裂以南的狭长地带(研究区长50余千米,宽3~6km)。它是北部觉洛塔格早石炭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与其南(以沙泉子断裂为界)卡瓦布拉克古陆块汇聚事件的产物。这次事件导致沿卡瓦布拉克地块北缘成线状分布的巨大岩基链的形成,即该带事实上成为一个活动陆缘弧──白尖山岩浆弧(白尖山超单元)。根据各岩石单元的接触关系,白尖山超单元由早至晚为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从沙泉子断裂向南,大体上反映出偏基性的石英闪长岩单元偏北侧分布,钾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单元偏南分布,表现出当时碰撞带的特性。由于晚石炭世末受到韧性剪切作用,大部分产生塑性变形,成为初糜棱岩—超糜棱岩的花岗质岩石,宏观上似具片麻状构造。无论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来看,均具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白尖山超单元侵入于含早石炭世动物化石的卡拉火大山组中,被二叠纪尾亚超单元组合(原尾亚岩体)侵入,测定U—Pb同位素年龄为338.4Ma及325.24Ma,从而确定白尖山超单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174.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白银地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及韧性变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的白银地区可划分出四个构造单元(B1、B2、B3和B4):B1属于中宫变质地块,B2为古祁洋在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杂岩,B3属于加里东期的古火山岛弧B4为弧后残余海盆。本区存在两期韧性变形,和线期韧性变形以形成近垂直于造山带的NE-SW向拉伸线理为特征,剪切标志显示其主要为一系列从N-S的逆冲叠覆构造2,与古祁连洋向北的俯冲作用有关,第二期韧性变形形成四条韧性平移剪切带(SZ1、S  相似文献   
175.
云南东川铜矿田白锡腊铜矿床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化学组成、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特征对白锡腊矿区岩浆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岩浆岩是由来自深部的碱性-超碱性玄武岩浆分异结晶而成,晚期向富碱、富硅演化,形成了与富铜矿化关系密切的基性脉岩。  相似文献   
176.
首次发现报道了曼信一带海相火山岩微枕状构造的地质特征。主要根据野外第一手资料,分析探讨了曼信—老厂一带火山岩的时代,主要认识是:“依柳组”火山岩的主要形成于晚二叠世;老厂地区泥盆纪—中晚石炭世有少量基性—中性火山活动及三叠纪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177.
黄沙坪矿区岩浆岩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正春 《矿产与地质》1996,10(6):400-405
在总结黄沙坪矿区各类岩浆岩特征及其控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浆岩的演化系列及其成因,认为区内301花岗斑岩和304花斑岩是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源岩,而石英斑岩则是区内斑岩铜矿的成矿岩体。  相似文献   
178.
鹅公山火山盆地受郯庐断裂系影响,NW断裂构造尤为特色:张扭性,倾向NE,右行下滑,对盆地中3个铀矿床及绝大多数铀矿(化)点具明显控制作用,是铀矿成矿的关键要素。研究NW断裂对在鹅公山火山盆地及其它地区找矿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9.
The occurrence of groundwater in South Africa is to a very large degree limited to a surficial zone of weathered and fractured hard rock formations. Primary aquifers include narrow strips of alluvium along certain river stretches and to Cenozoic coastal deposits. Coupled with a rainfall that is well below the world average, South Africa is therefore poorly endowed with large springs. These are almost totally confined to karst areas.  相似文献   
180.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本文选择了铜陵地区主要岩石类型的代表性岩体中黑云母为测定对象,准确地测定了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的年龄均小于140Ma,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后期热事件为成矿时代,晚于岩浆侵入时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KAr法、RbSr法同位素年龄产生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