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9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24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Routine GC/MS analysis may apply to the volatilized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in saturate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 fractions;thus,relative studies using this technique inevitably bring about some limitations on distribution of miscellaneous sulfur atom.In this article,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with high resolution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OSCs)in the crude oil typically derived from the Eogene carbonate-evaporite sediments with further chemical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zation in molecular level by miscellaneous atomic type,carbon number,and double bond equivalent(DBE).A variety of miscellaneous atomic types with S1,S2,S3,OS,OS2,O2S,O2S2,NS,and NOS etc.(S1 means those OSCs with one sulfur atom in a molecule)were identified in OSCs in these oil samples.High levels of alkyl thioether series compounds with one ring structure were presented mainly in the crude oil in the Jianghan Basin whereas high amounts of benzothiophene,dibenzothiophene etc.compounds with higher values in DBE and carbon number range occurred in the sulfur-rich heavy oil in the Jinxian Sag.Although carbonate-evaporite sediments deposited in the saline lacustrine facies in the Eogene basin both occurred in the Jinxian Sag and Jianghan Basin,obviously,they possess different chemical diagenetic pathway of sulfur under various microbial reactions,leading to diverse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n biomarkers,OSCs,and even differen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immature crude oil.  相似文献   
542.
阳信洼陷火成岩与CO2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阳信洼陷火成岩发育和分布特征的分析、岩石矿物包裹体主挥发分和气藏组分含量的比较、火成岩的发育时代和岩石类型的不同所造成的含气性差异的分析,说明了火成岩与CO2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阳信洼陷的CO2气主要为幔源无机成因气,幔源CO2气成藏受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的控制,深大断裂的活动为岩浆活动创造了条件,岩浆是CO2气运移成藏的载体,火成岩的发育和分布为CO2气成藏提供了保障;结合阳信洼陷隐伏火山口的发育特征,采用幔源^3He通量法和CO2通量法对阳信洼陷CO2气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为该区CO2气资源的勘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3.
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歧口凹陷是地壳拆离断层(NE-NNE向沧东断层)NW-SE向伸展作用和NNE向深断裂带走滑作用叠加的产物.新生代演化分为3个时期:始新世,由于NW-SE向区域伸展作用,凹陷是一个由沧东断层控制的断坡凹陷;渐新世,凹陷受NW-SE向区域伸展和NNE向深断裂带右旋走滑的共同作用;晚第三纪到第四纪,区域伸展作用基本停止,走滑作用仍在继续,由走滑作用导致的SN向局部伸展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构造演化对凹陷油气形成和分布有控制作用,凹陷西部和南部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544.
渤南低凸起北部东二下段发育多种类型的沉积体,与坡折带的结构与演化密切相关。东二下段沉积时期,渤南低凸起北部斜坡带发育一个完整的坡折带沉积旋回:坡折带演化早期,即东二下段沉积早期,渤南低凸起北部斜坡上有断裂活动,斜坡坡度较大、起伏不平,发育一些古沟谷与洼地,其内堆积了近源碎屑物,在地震剖面上可见古沟谷内充填杂乱或蠕虫状地震反射体;坡折带演化晚期,即东二下段沉积晚期,伴随着准平原化斜坡被填低补齐,演变为沉积物的搬运通道,碎屑物借道斜坡被带到洼陷内部沉积,发育一系列高角度前积地震反射体。东二下段沉积早期斜坡内部古沟谷充填的杂乱或蠕虫状的地震反射体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主要分布在第一坡折带内;东二下段沉积晚期洼陷内部发育的高角度前积地震反射体为远源沉积,主要分布在第二坡折带内。渤南低凸起北部斜坡带发育典型的坡折带演化旋回,空间上不同成因地震异常体从斜坡带向洼陷内转移,共同构成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坡折带-沉积复合体。  相似文献   
545.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泥页岩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是泥页岩致密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之一。在岩心精细观察与描述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热解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沧东凹陷孔二段泥页岩的岩石学特征、裂缝类型及发育特征(长度、开度、角度、充填物等)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沧东凹陷孔二段泥页岩主要由长英质矿物、碳酸盐矿物及黏土矿物组成,主要岩性包括云质泥岩、砂质泥岩、泥质云岩、砂质云岩及白云岩等,沉积构造类型包括块状构造、层状构造、纹层状构造及透镜状构造等。孔二段泥页岩主要发育构造缝、层理缝、差异压实缝及异常高压缝等4种裂缝,其中构造缝最发育,其次为层理缝和差异压实缝,异常高压缝发育较少,裂缝中充填物主要包括黄铁矿、方沸石、方解石及沥青等。研究表明,构造作用、岩性与矿物组成、沉积构造、成岩作用及有机质丰度是控制沧东凹陷孔二段泥页岩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6.
依据地震、钻井、测井、地层对比以及地层厚度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泉头组坡折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 该区发育三种类型坡折,即断裂坡折、挠曲坡折和沉积坡折,坡折带沿着凹陷西部英台鼻状构造呈南北向弧形分布,平均 坡降介于19‰~50‰之间。坡折带的发育对层序结构及沉积演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断裂坡折带发育于层序的底部,控制 了SQ11河流相加积型层序的发育,其特点是坡折下部地层厚度是上部的2倍。挠曲坡折带发育于层序中部,呈现缓坡带 (α) 和陡坡带(β) 两段式特点,四级层序SQ21在坡折部位发育密集的上超点,形成了以湖相上超为特点的层序结构,同 时坡折带两侧地层具有上薄下厚的分布格局。沉积坡折带分布在层序顶部,控制了五级层序SQ22-1的发育,形成了湖泊 -三角洲相进积型层序,具有坡折下部薄、上部厚的分布特点。断裂坡折带控制的河流相加积型层序,有利于断层上倾遮 挡及点坝透镜体圈闭的发育;挠曲坡折带控制的湖相上超型层序,有利于岩性上倾尖灭圈闭的发育;沉积坡折带控制的湖 泊-三角洲进积型层序,有利于河口坝型岩性圈闭的发育,因此,坡折带的研究对于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7.
冀中、黄骅坳陷的火山岩主要发育于古近纪的断陷期,分为Ek Es4,Es2 Es3,Es1 Ed三期.火山岩的岩石系列主要为碱性玄武岩系列,古近纪晚期逐渐向拉斑玄武岩过渡;稀土元素特征同大陆裂谷碱性玄武岩的配分模式一致,为轻稀土富集型.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大地构造讨论,阐释了研究区古近纪火山活动的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548.
碳酸盐岩滩坝是断陷湖盆中一种重要的沉积类型。文章通过对古气候、古地貌、古物源、古水深和古盐度等因素对碳酸盐岩滩坝形成与分布控制作用进行研究,总结出了“古气候是基础,古地貌和古物源是条件,古水深是关键,古盐度是保障”是东营凹陷南坡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纯下亚段碳酸盐岩滩坝的“五古”控制模式。较干旱的温热适中的古气候条件下蒸发作用较强,有利于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水下隆起及其斜坡是碳酸盐岩滩坝沉积的有利场所,较低的碎屑岩物源供给指数为碳酸盐岩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3~32m左右的古水深是碳酸盐岩发育的主要深度;古盐度为碳酸盐岩的沉积提供了物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分布。采用主因素分析法对碳酸盐岩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排序,古地貌对碳酸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最大,其次为古物源和古水深,古盐度的控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549.
湖底扇是黄河口凹陷古近纪一种重要的沉积类型,扇体储集物性和含油性较好,具有勘探价值.研究黄河口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岩心、测井、地震反射特征,认为A区含油砂岩体为在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的2种类型湖底扇沉积.低位域时期发育远岸的深水浊积湖底扇;湖扩域和高位域时期发育由三角洲前缘砂体滑塌进入湖底堆积而成的滑塌浊积湖底扇.从空间分布看,深水浊积扇主要发育在低位域湖盆内二阶断裂的下降盘;滑塌浊积扇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南部的断裂陡坡带,位于扇三角洲前方,且扇体规模较大,发育时间长.湖底扇的发育受沉积坡折和断裂坡折的控制.由于构造背景、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应不同,湖底扇的位置、规模和形态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50.
涠西南凹陷与海中凹陷相邻,油气勘探成果及石油地质条件认识程度不同。通过对地层原始产状的恢复,讨论了涠西南低凸起对两凹陷古近纪沉积环境的阻隔作用,并对古新世和始新世沉积可容空间原型进行了恢复,认为古新世两凹陷局部连通,始新世和渐新世两凹陷全部连通;3号断层作为两凹陷区划边界的一部分,其活动强度控制了沉积可容空间的分布和容积的大小,始新世3号断层活动强度最大,其形成的沉积可容空间也最大,由于两凹陷沉积连通,因此两凹陷始新统生烃能力可以进行类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