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53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缩小,科技合作的空间正在扩大.海峡两岸,唇齿相依,在台风预警、应急救援、地震灾害预报、海底资源勘探开发、通信光缆安全保障等诸多领域,可以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在客家、玛祖和疍民等面向海洋的蓝色文明的文化交流方面,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当海岛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时,趋向回归大陆,乃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702.
台南盆地的地震构造h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明圣  萧谦丽 《地震学报》2004,26(4):404-409
由于发生1906,1941,1946,1994和1999年的破坏性地震,对台南盆地的地震构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对台湾西南部的活动右旋走滑的义竹断裂有了新的看法. 曾熟知的梅山断裂和新化断裂不是独立的地震断裂,它们均属于义竹断裂的分段. 1994年9月16日,震中在台湾海峡、台南盆地边缘的地震,断层面接近东西向.此地震为台南盆地沉降历史过程中,右旋走滑断裂的活动剪裂所导致. 从1941年和1999年地震的主震和微震记录中发现,这些菱形分布的地震图像,象征走滑断裂双轨构造中的压缩区. 基于上述研究及其它资料表明义竹断裂是台湾西南部重要的构造活动带,并具有引发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03.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这是自1918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本文综述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地震烈度、地震活动序列、震这情况、人员死亡情况、地震地质情况、震害特征以及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04.
台湾海峡7.3级地震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充分的数据,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详尽地介绍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旨在让人们了解在该区域发生的这次罕见的特殊的构造地震的特点,以便今后更深入地研究台湾海峡与南海亚板块相互作用的特点-洋壳化的南海亚板块与陆缘活动构造带碰撞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705.
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从1974年开始对东海进行了包括反射地震、重力、磁法、测深、浅地层剖面等多种疗法的综合调查,基本上建立了东海的新生代地层层序、构造分区及其构造演化历史。台湾海峡在地理上位于东海陆架的西南延伸部位,但其地质演化既具东海陆架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演化的特点,又深受渐新世至中新世南海深海盆扩张的影响。根据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之对比,台西盆地至少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和中新世三次海侵,从而使其既区别于南海之珠江盆地,又有别于东海陆架盆地。  相似文献   
706.
用Euler反褶积方法反演台湾海峡磁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Euler反褶积方法反演台湾海峡磁异常,选取的窗口不能大,而决定取舍反褶积解的误差限又不能小,这势必对解的质量有较大影响.为此,不仅用了不同延深的单体模型,而且进行了多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复杂分布的磁性体,用Euler反褶积方法确定磁性体的轮廓可能是困难的,但可确定磁性体的水平位置和深度,从而降低了对资料精度和计算参数选取的要求.在磁异常比较复杂的地区.  相似文献   
707.
1987年9月,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确定了东库克海峡(Cook Stait)中腔吻鳕的卵及稚鱼分布与水文状况的关系。由于地方性风的原因,当地的水文结构非常复杂。南塔拉纳基湾(Taranaki Bight)水占据了库克海峡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水域。克劳迪湾(Cloudy Bay)沿岸水被河水冲淡,并由于库克海峡峡谷上升流进入克利福德湾(Clifford Bay)和开普.坎贝尔(Cape Campbell)南部沿岸,使克劳迪湾的沿岸水向近岸呈羽状伸展。东开普流水体出现在库克海峡峡谷水深200m附近和陆架外缘。开普.帕利瑟(Cape Palliser)南部的深层混合说明,该地区有一股反气旋涡旋。叶绿素α浓度与混合层深度有关,它在垂直分层的表面水体中最高。腔吻鳕卵在库克海峡峡谷内最多,该地区是这种鱼类著名的产卵场。小的腔吻鳕稚鱼(2.0~3.9mm)数在卵高密度集区和开普。坎贝尔附近最多,而较大的稚鱼(>10mm)在近岸区最多。根据刚孵化出来的稚鱼的分布情况来看,腔吻鳕卵随着当地的上升流进入开普。坎贝尔的近岸地区。  相似文献   
708.
台湾海峡西岸近40年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鹿世瑾 《台湾海峡》1994,13(1):62-70
本文以平潭,东山两海岛气象站的资料为主要依据,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近40a台湾海峡西岸的气候变化(气象要素和灾害天气的变化),并对沿海种植防护林所产生的局部气候效应了分析,与同期福建省的气候变化相比,既有相同的趋势,也有海峡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09.
Intensive CTD observations that resolve the mean and tidal components were done with a total of 129 casts in summer of 2001 at Bussol’ Strait. Based on these data and all the available historical data, we have revealed the outflow from Bussol’ Strait to the Pacific and the significant diapycnal mixing in the strait. In the range 27.0−27.3σ θ , the water property in Bussol’ Strait is almost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Kuril Basin Water (KBW). The KBW out of Bussol’ Strait forms a water mass front with the East Kamchatka Current Water (EKCW). This front also corresponds to the front of the Oyashio Current.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termediate layer (27.3−27.6σ θ ), part of the water in the strai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er temperature, lower salinity, and higher dissolved oxygen than that of KBW and EKCW, which can be explained only by the diapycnal mixing. The strong diapycnal mixing in the strait can also be shown by the density inversion,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which corresponds well to the amplitude distribution of the diurnal current. In the density range 26.7−26.8σ θ , the water in Bussol’ Strait has the lowest potential vorticity, suggesting that it is a source region of the low potential vorticity water. Seasonal change of the water can reach up to a density of 26.8σ θ around Bussol’ Strait. This leads us to propos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winter convection and local tidal mixing leads to effective ventil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layer.  相似文献   
710.
吕宋海峡两侧中尺度涡统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93-2000年间的T/P卫星高度计轨道资料的时间序列和MODAS同化产品中的卫星高度计最优插值资料对南海东北部海区中尺度涡旋进行动态追踪。按照给定的标准从2种资料中提取了涡旋信息并对其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海区中尺度涡旋十分活跃,平均每年6个,其中暖涡4个,尺度一般为200~250 km,平均地转流速为44 cm/s;冷涡每年平均2个,尺度一般为150~200 km,平均地转流速为-37 cm/s。吕宋海峡两侧涡旋的比较分析表明,南海东北部海区仍属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的涡旋带,冷、暖涡旋处于不断的形成—西移—消散过程中。南海东北部中尺度冷涡大多是南海内部产生的,而暖涡与吕宋海峡外侧暖涡有一定的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分析认为西北太平洋的西行暖涡在到达吕宋海峡时,受到黑潮东翼东向下倾的等密度面的抑制和岛链的阻碍,涡旋停滞于吕宋海峡外侧并逐渐消弱,被阻挡于吕宋海峡东侧涡旋释放的能量,形成一支横穿吕宋海峡(同时横穿过黑潮)的高速急流,把能量传递给吕宋海峡西侧的涡旋,使其得到强化,这是吕宋海峡两侧涡旋联系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